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谈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引用本文:张海军.谈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J].湖南教育,2006(25).
作者姓名:张海军
作者单位: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中学
摘    要: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一些知识性的东西需要加强记忆。如何去记忆呢?我归纳了以下方法。谐音记忆法。例如,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推动下,光绪帝下诏进行戊戌变法。有些学生在记忆时会把时间记错。为了让其记得牢,我让学生反复念“1898,戊戌变法”,其“中8”与“法”谐音。这样,本来没有联系的东西,用谐音记忆法把它们联在一起,记忆效果就会增强。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整顿官吏,严禁贪污;2.颁布均田令;3.迁都洛阳;4.改革旧习,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如何记忆?首先,可把每一项归纳成一字:“官“”、地“”、都”“、学”。然后,再取谐音“关帝都学”,意为孝文帝改革措施好,连关羽都要学习。当然,关羽是不可能学习他身后的孝文帝的改革的。但这样一加工,改革的内容就成了有含义的一句话,难道还记不住吗?数字记忆法。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数字“做桥”。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条约,如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内容繁多,不利于记忆。教材编订时,编委们为了方便学生,把每个条约的内容都归纳成“了四”点。“这四”就成了记忆这些条约内容时联系的“桥”,学生可以从条约的条数上动脑筋,增强记忆的效果。我...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