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划时代的文学巨著——浅析《子夜》的主题
引用本文:闫秀珍,封永福.划时代的文学巨著——浅析《子夜》的主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Z1).
作者姓名:闫秀珍  封永福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学院语文与写作教研室 主任副教授(闫秀珍),内蒙古教育学院外语系 党总支书记副编审(封永福)
摘    要:长篇小说《子夜》是一部30万字的宏篇巨著,写于1931年10月到1932年12月,发表于1933年1月.《子夜》的成功,标志着茅盾在艺术上的完全成熟.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当时茅盾成为无人与之抗衡的文学巨匠.《子夜》的出版,震动了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也引起了世界文坛的注意和兴趣.就连当时一些反动文人,也不得不承认《子夜》在艺术上的成功.评论家普遍认为,《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或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巨著.《子夜》所描写的时代背景是广阔的,揭示的主题是深刻的.容量博大、思想精深.这是《子夜》获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一条.《子夜》反映了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30年的5至7月,地点主要是上海,(?)(?)(?)一个农村小镇.这两个地点,即作为当时冒险家乐园的上海,以及和上海有着血肉关系的农村双桥镇,就构成了当时的典型环境,能够集中体现当时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1930年初,正是中国的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进行殊死搏斗的重要时期.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对外依附于英美帝国主义,对内进行法西斯统治,残酷镇压工农运动、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