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所“认识”的编辑
摘    要:五年来,我在“作者”这辆车上,立上了一只脚。我大约只乘一站,也许谁也不清楚我是否乘过这辆车子。所以,我至今与编辑一个也不曾认识,更谈不上交情。只是通过稿件、书信往来,产生了一些依稀印象。为着新闻出版事业的兴旺,还是想借助“黑箱思维”方法,不讨喜欢地在这里谈论谈论他们。目下,我联系着的,大约是40多家编辑部,面貌各异,但下面四类编辑留给我的印象是无法忘怀的。第一,象慈蔼的阿哥。我与他们信息通畅,心心相印。稿去两个月内,便有回音。两个月没有回音,自知列为编外。凡来信,简明、扼要,绝无“大作拜读”之类套话,诚恳可见,读来生煦。信也有长一点的时候,但建设性强,从字迹上看,写得很快,也有涂改,可见是想什么立即写上什么的:说本刊近期发稿热点和趋势,希望来哪类稿件;说根据分析,建议写哪类稿件。也有约稿,即使责任编辑(?)的,也并不一定用,不用时,直叙过不了关的原因。有时还请你评选刊内文章。以上内容,常常仅一页纸长,多数是一事一行。能看出编辑部的确很忙,但也很勤;编辑部的确是在培养人,但又很严;他们的确是在集体决策,至少后门风不重。有一家刊物,在处理我四年里投去的文稿中,不用的和退下重写的,已不下十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