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V不及物+NP”结构的生成机制--兼议现代汉语“V+介词短语”结构
引用本文:李昕妍.试论“V不及物+NP”结构的生成机制--兼议现代汉语“V+介词短语”结构[J].现代语文,2021(6):22-27.
作者姓名:李昕妍
作者单位:1.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100083;
摘    要:以“走西口”等短语为例,根据生成语法功能范畴假设,“V不及物+NP”的生成可以实现为由方位范畴扩展轻动词引进不及物动词的论元,并指派处所宾语的题元角色。现代汉语中,“动词+介词短语”的划分存在争议,有些学者将“动词+介词”分析为动介复合词;有些学者则将介词短语或介词分析为补语,并将“动词+介词短语”分析为“动+补+宾”的形式。受“V不及物+NP”的生成机制启发,将“在、向、到”等介词分析为轻动词的语音实现形式,并将其设定为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范畴,同时,通过致使范畴和时体范畴来测试方位范畴的句法位置。

关 键 词:方位范畴  功能范畴假设  不及物动词  动介复合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