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但愿再莫“鬼打墙”—谈新世纪数学作业处理方式的改革
引用本文:杨之,王雪芹.但愿再莫“鬼打墙”—谈新世纪数学作业处理方式的改革[J].中学数学杂志,2002(5):9-11.
作者姓名:杨之  王雪芹
作者单位:[1]天津宝坻区教研室 [2]北师大天津附中
摘    要:1对现行作业处理方式的反思 近几年来,由于研究工作的要求,在天津、江苏、山东、北京、河北、新疆、甘肃、湖北城乡中小学观摩一些数学课.几乎无一例外的是,走进教研组,老师的办公桌上,总是堆着两堆"作业山",顺口问他们:"每天判作业要用多少时间?"答曰:"三个多小时吧!"我粗略算了一下:平均班容量按45人(一般在50-60人,特殊的有达到90-120人超大班容量的),每本作业按2分钟(代数大致如此,几何要3-5分钟)计,教师的"标准工作量"是教2班90人,即每节课后批改作业时间约为2×90=180(分钟),即三个小时,再加上部分学生要当面说一说,要记录有关资料,分析情况,还要花去1小时,仅"处理作业"这一环节,就用去教师近乎半个工作日,那么,"朝舌倦,夜笔麻"的情景,就可想而知,因此,办公桌上"作业山",夜深人静教师发扬"红烛精神"也就不足为怪,传媒作为保留节目颂扬教师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也成为教师的"职业特征",也成为教学管理看得见、容易抓的常规.

关 键 词:数学作业  处理方式  中学  数学教学  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