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与水的对话,渔与耕的交流——探寻《桃花源记》中“渔人”“桃花源”及“竹”等文化意象的深意
引用本文:黄玉芬.山与水的对话,渔与耕的交流——探寻《桃花源记》中“渔人”“桃花源”及“竹”等文化意象的深意[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2):36-38.
作者姓名:黄玉芬
作者单位: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摘    要:《桃花源记》作为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目,常读常新,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创作,对后世文人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在重读《桃花源记》的过程中,细加品读玩味,产生一些疑问,疑问一:探寻桃花源的对象,为何设置为渔人?其中有无深意?疑问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所代表的理想生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这种农耕的生活方式会成为中国文人“精神家园”的代名词?疑问三:阐述桃花源物产的丰富,列举“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良田、美池、桑树皆系生活之必需品,那么,举“竹”的用意何在?于是笔者试着从作者的经历、时代思潮的影响、文化现象的积淀等角度来探疑解惑,探寻《桃花源记》中“渔人”“桃花源”及“竹”等文化意象的深意。

关 键 词:陶渊明  《桃花源记》  渔人  文化意象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