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国时期北京中山公园社会功能初探
引用本文:刘媛,姜秉辰,杨宇辰.民国时期北京中山公园社会功能初探[J].北京档案,2015(4):56-58.
作者姓名:刘媛  姜秉辰  杨宇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摘    要:公园是公众消遣游憩的场所,是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人们在此亲近自然、娱乐赏玩,或参与文艺活动。中国最早的近代公园是建成于1868年的上海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而开放于1914年的北京中山公园则是最早辟为公园的皇家园林。中山公园前身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神、谷神的社稷坛,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革故鼎新、兵燹马乱之际,大势已去、东山不复的清政府早已没了祭天奠地的心思,终于在1912年宣告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了“古柏参天,废置既逾期年,遍地榛莽,间种苜蓿,以饲羊豕……渤溲凌杂,尤为荒秽不堪”1]的社稷坛。1914年,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鉴于“京师首善之地,人文骈萃,圜贵殷繁,向无公共之园林,堪备四民之游息,致城市之居嚣阗为患,幽邃之区荒芜无用”2]的现状,以解放思想,移风易俗为主要目的,倡导公园开放运动,并成功与前清皇室交涉,将曾经为皇家禁地的社稷坛开辟为中央公园,从此北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园诞生。

关 键 词:民国时期  北京  中山公园  退出历史舞台  社稷  中央公园  中国  皇家园林  移风易俗  文艺活动  开放运动  解放思想  皇帝祭祀  公共空间  城市  朱启钤  清政府  近自然  总长  娱乐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