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主体”的成长与“革命”的在场——1910~1930年代上海主流商业女刊呈现的女性形象
引用本文:张宏,王景强.“主体”的成长与“革命”的在场——1910~1930年代上海主流商业女刊呈现的女性形象[J].青年记者,2016(29):108-109.
作者姓名:张宏  王景强
作者单位:1. 鲁商传媒集团;2. 山东行政学院
摘    要:问题的提出 对我国近代以来“妇女解放”运动的叙事,常见“压迫一反抗”的模式.这一状况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明清妇女史专家高彦颐(Dorothy Ko)《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一书的出版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部著作明确采用了琼·斯科特的“社会性别”框架,作者高彦颐在绪论中开宗明义,批评“五四妇女史观”把传统社会的妇女塑造成了僵化的“受害者”的刻板形象.新的“社会性别”范式,要求把妇女解放纳入传统/现代的分析框架中,高度重视妇女本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由此,在高彦颐等研究者的理论图景中,“社会性别”范式成为“革命范式”的替代范式.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