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1世纪将是由生物学世纪。突飞猛进的生物技术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生物经济,而生物经济的前途不可限量,必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生物经济是指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包括生物体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分配和应用在内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新经济形态。该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于2000年5月提出。  相似文献   

3.
周琛 《广西教育》2010,(23):55-56
2000年,美国科学家Stan Davis和Christopher Mayer提出了生物经济的概念。所谓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生物学博士和政治经济学博士潘爱华预言,2020年世界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可以说,生物经济在不久将来的社会经济中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学生对经济的了解已经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开发,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王宏广认为“生物经济将是网络经济之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产业将成为本世纪新的主导产业。本文就我国生物产业的概念、特点及发展情况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搜索生物信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开元 《成才之路》2009,(15):85-85
新的世纪,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革命在世纪初就已显端倪。尤其是生物技术,将超乎寻常地影响人类,改变整个生物圈的状况,进而决定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因而,学习生物知识、掌握生物技术也相应成为本世纪人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传授生物知识的基础阶段的中学生物教育教学,也将面临新世纪生物技术革命而进行重大改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学生广泛搜集生物信息,更新学习观念,提高学习效果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物技术自从上世纪 70年代崛起以来 ,迅猛发展迄今 ,已不仅改变着人类衣食住行医诸方面生活的方式和质量 ,而且对当代各国面临的粮食、能源、资源、环境、国防、人口与优生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作出卓越的贡献。这里聚结着多种高新技术和社会力量 ,构成了当今全球生物技术世纪的运作构架。生物技术世纪的到来也给我国生物教育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育部在全国“生物课程标准”中加入了“生物技术”新主题 ,为教育学院在中学教师岗位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继续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1]。现阶段,以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本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将需要大批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2],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创办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8.
杨薇 《中学生百科》2012,(26):59-61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简称"生物专业")至今仍是各大重点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北大、清华的生物专业更是经常成为省市高考"状元"的选择。但与火热的报考招生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生物专业在就业市场的"冷遇"——近年来生物专业频频在"最难就业的专业"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选择生物专业就一定会"高开低走"吗?本文意在对生物专  相似文献   

9.
生物产业具体涉及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四个产业。“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方面初具基础。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为令人关注的是,将会加大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培养生物产业高端创新型人才、产业链关键环节专业人才和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人才。  相似文献   

10.
医学院校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国年产值过亿元的生物技术企业已蓬勃发展起来,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生物技术人才仍有极大需求,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是生物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结合实际对中医药背景生物类专业需求、现状和在该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体会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物种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近20年来沿海经济发展引起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度采捕、围海造田和滩涂开发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包括法规建设、污染治理、保护物种多样性、发展远洋渔业及可转让的捕捞证制度等各种措施,保证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生物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及方法以及技术发明的历史背景和应用;可以证明科学具有超前性;可以作为体现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载体;可以显示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靠学校,培养实用性的人才靠教改。本文就新形势下转变教学观念,如何为农村经济培养人才,为振兴当地经济服务而进行生物学教改方面作了大胆的探讨,并在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方面作了“五讲三看二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是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开放性的实验平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对培养21世纪高素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方宗熙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遗传学家、科普作家,也是新中国生物教科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初期先后担任生物组组长、生物编辑室主任,工作异常勤奋,成绩十分显著,主编了中学生物教科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和小学《自然》课本,还发表了许多论著。这些课本均入选国家中小学教科用书表,既是人教社最早自编的一套中学生物和小学自然教科书,也是新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生物教材”和“第二套全国通用自然教材”。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的生物高考几起几落,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建国以来中国生物高考的变革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受重视期、平等性取消与延缓恢复期、恢复与发展期、歧视性取消期、恢复与改革期等五个时期,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生物高考和生物教学改革的大致脉络.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生物课程是渗透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科目之一,生物课程承担了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而环境教育正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最好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院高职生《医学生物学》失分的主要原因,制定了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案,通过整合教材、优化组合教学媒体、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设选修课、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学在其中、思在其中、乐在其中,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生物学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9.
师范生物教育在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师范生物教育较好地坚持了师范性,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诸多问题。师范生物教育改革必须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坚持科教兴农,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