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消费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消费行为、消费文化等相关观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电视文化正在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参与着社会文化的建构。近几年以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也成为了新兴的文化消费产品,延续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明星神话并制造了新的明星。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延续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明星神话并制造了新的明星。这类节目构建的"美好生活"只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被过滤的媒介假象,作为节目主角之一的儿童,在成人社会的规则及话语中被"消费",观众在观赏与评论的过程中营造出"大众狂欢"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杨萍 《东南传播》2014,(1):84-86
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延续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明星神话并制造了新的明星.这类节目构建的“美好生活”只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被过滤的媒介假象,作为节目主角之一的儿童,在成人社会的规则及话语中被“消费”,观众在观赏与评论的过程中营造出“大众狂欢”的景象.  相似文献   

4.
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取得了极大成功。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发挥了明星效应,注意了节目内容的娱乐性,满足了人们的窥探欲。  相似文献   

5.
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为中国电视节目带来了新的思考。以下重点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电视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角度分析了节目受欢迎的原因。并且,进一步分析了《爸爸去哪儿》对中国电视节目新的发展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是湖南卫视在2014年推出的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版权引自韩国MBC电视台,由谢涤葵及其团队制作,节目一共16期;《爸爸回来了》是浙江卫视2014年推出的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节目版权引自韩国亲子节目《超人回来了》,由岑俊义及其团队制作,节目一共14期。本文从节目自身与营销传播两个方面对两档节目进行分析。节目自身节目表现形式方面,《爸爸去哪儿》  相似文献   

7.
李晓 《东南传播》2018,(2):96-98
从全民追捧到负面新闻不断,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终于在一片争议声中迎来第五季。《爸爸去哪儿》过度娱乐化、消费包装明星子女、反思教育意义淡化等问题日渐凸显,引人担忧。为进一步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多次印发相关管理通知,责令整改。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屡遭停播风波的《爸爸去哪儿5》尝试转型成为"互动网综",并不断改进节目内容与形式,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再创收视佳绩。  相似文献   

8.
一、崭新的节目形态 相对于其他真人秀, 《爸爸去哪儿》的定位是"明星父子(女)真人秀",作为中国首档大型旅行生存体验亲子真人秀,节目类型的创新本身就填补了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空白.《爸爸去哪儿》主要以五位明星父亲与自己的子女在几个自然条件迥异的环境下生存三天两夜,完成对陌生环境的体验,亲子的互动,以及团队合作.而节目团队则力求用镜头把这些明星父亲与子女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节目牢牢抓住了观众想要一斑窥豹的心态,用纪实风格大大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光鲜靓丽的明星背后有着怎样平凡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从明星真人秀节目看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超  于璐 《新闻世界》2014,(7):102-103
在如今泛娱乐化的时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风行,电视娱乐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娱乐节目往往发现一个节目类型就一拥而上,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娱乐节目扎堆的情况下,有一批节目还是取得了收视奇迹,如《爸爸去哪儿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等,以上这一类节目都主打"明星牌",是明星真人秀。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剖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0月,湖南卫视的大型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便火速蹿红电视荧屏。在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现象日趋严峻的媒介语境下,《爸爸去哪儿》凭借其创新的节目形式、多元的传播策略及对受众心理诉求全方位的挖掘与满足而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11.
李观慧 《青年记者》2016,(26):81-82
近几年,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其受关注程度之高甚至超越才艺类真人秀节目.观众对节目的喜爱热度,预示着亲子类节目仍具有较强的收视号召力.有观众需求就有节目继续创新发展的必要和动力.2016年初,北京卫视开办了一档以素人宝贝入住明星家庭的形式展现二胎时代新育儿观的真人秀节目《二胎时代》,这是根据中国家庭的特点打造的创新式亲子类真人秀节目.通过跟拍四位素人宝贝入住明星家庭后四组家庭的变化,真实展现宝贝们彼此之间的情感互动,见证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矛盾不断到和谐相处的过程.节目紧跟国家政策,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掀起了热议.节目第一季的成功播出,为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亲子类节目也能赢得超高收视率,在《爸爸去哪儿》出现之前可能没人会相信。这档融合了明星、亲子、教育等多重话题的节目,在一片同质化的歌唱、相亲类选秀中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13.
亲子类节目是以父母和孩子为主要参与对象的节目,着重展现亲子间的互动和交流,是近些年新出现的节目类型。2013年随着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一夜爆红,各种类型的亲子节目层出不穷。部分亲子节目一方面受到热捧,但也因过度消费儿童注意力,掺杂了太多“秀”的成分而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质疑。从2016年到2019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多次发布了“限童令”,对未成年人参与节目的制作规范、传播规范和监督管理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二孩"的背景下,本文以消费者行为变量理论为基础,从文化消费的视角研究亲子节目的影响力,认为消费者互动元素的有效设计将影响节目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5.
郭肖 《东南传播》2016,(2):103-104
电视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表现声画合一的媒介手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电视一直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目前门类繁多的电视娱乐节目,更是以多样的表现方式和竞技特点,获得较高的关注和追捧,其中以明星真人秀节目最为突出,但是同质化的明星真人秀节目过多,造成节目粗制滥造,内涵缺失,明星以夸张的方式博话题,节目与节目之间恶性竞争等一系列不良影响。本文从研究受众心理、消费心理、节目制作心理出发,分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盛行的社会动因,并针对当下明星真人秀节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力求寻找明星真人秀节目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爸爸去哪儿》是由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自开播以来便创下同时段收视率第一的好成绩。明星父子趣味性的对话、极具民族风情的外景拍摄、打破常规的节目表现形态,都被视为该节目最大的亮点。本文探析了该节目的成功之道,并以此为着力点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中国亲子类互动真人秀节目如何走出一条创新化、本土化的发展模式提供可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邢星 《今传媒》2016,(8):101-102
当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多注重经济价值,而忽略其文化价值,出现泛娱乐化的态势,而2013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则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文化价值创新,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植入节目中,在播出后不仅获得了高收视,还得到了业界专家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以《爸爸去哪儿》节目热播的背景为切入点,分析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而反思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以期对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火爆荧屏的娱乐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引进。2013年,引进韩国的大型户外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收视高潮,2014年4月末,以韩国《超人回来了》为模式原型的同类节目《爸爸回来了》一经开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爸爸去哪儿》的模式讨论已有相关理论成果,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两档同类型节目的不同模式,以期为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9.
正《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全新推出的大型纪录形态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版权和模式收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这是湖南卫视继《变形计》之后又一档真人秀亲子互动节目,并由《变形计》制作人谢涤葵和《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联合操刀打造。这档名人代际沟通纪实节目将创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72小时的乡村体验真人秀。节目为季播,第一季共12期,由林志颖父子、田亮父女、郭涛父子、王岳伦父女、张亮父子联手担任嘉宾。  相似文献   

20.
张悦 《新闻世界》2013,(7):50-5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不再单纯的指实体的消费,而是由现实的、物质的满足转向一种心理的满足。以向偶像致敬,重现乐坛经典为宗旨的明星模仿秀节目《百变大咖秀》,凭借其对经典的消费,对怀旧情感的消费,对明星身体与性别的消费,给综艺娱乐节目带来一股新意,也给大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