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十几年间,以"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为代表的综艺节目逐渐占据了中国媒体的黄金时段。对于国内的这些电视综艺节目成功的原因可归结为其敢于借鉴美国和韩国等国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与内容,敢于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生军  富饶 《新闻传播》2010,(7):143-143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综艺节目火爆荧屏。但近年来.曾经占据各大电视台周末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却已风光不再,某些节目还引起观众和专家的激烈“讨伐”。那么电视综艺节目到底该如何发展?本文客观分析了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来羽雨 《视听》2016,(12):39-4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娱乐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得尤为迅速。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相较于以往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观众对其喜爱程度也在慢慢加深。然而,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在具体的发展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韩国、日本、英国等一些娱乐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主要对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希望对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中国各电视台对韩国综艺节目的引进播出,使得中国电视观众对韩国综艺节目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许多的韩国综艺节目主持人也被广大中国观众所熟知,中韩综艺节目主持人也在被观众审度和比较。一档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发挥和表现对于节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主持人的控场、调度和临时发挥都是对节目节奏的把握,甚至主持人的内涵、修养、学识和性格也能决定节目的整体氛围和风格。因此,对中韩综艺节目主持人风格对比的研究更有利于我国综艺节目的创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宜芳 《东南传播》2015,(6):98-100
近年来,国内对于韩国电视综艺的热度持续走高,我国也已成为了韩产综艺节目的进口大国。历经了"模仿—引进—共同制作"的三个阶段,韩国综艺的确给予了国产综艺制作众多启示。而本文就以韩国名品综艺《Running Man》为例,基于游戏、出演者、剧情、文化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综艺节目的可借鉴之处。并试图从韩国电视综艺的发展趋势出发探析中国综艺节目的走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侯娟  朱倩 《新闻世界》2014,(5):69-70
继韩国电视剧席卷我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忠实"韩粉"之后,韩国的综艺节目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一现象在各大卫视"扎堆"引进韩国综艺节目的行为中可见一斑。本文以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Man》为研究对象,对节目中的游戏设置、主持人及营销策略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谢鸿鹤 《声屏世界》2000,(12):23-23
大家知道.湖南电视最先引人注目的是新锐综艺节目.而今影响最大的依然是观众习惯在周末品尝的“综艺大餐”:目前.湖南电视“五虎三龙“有一半以上频道拥有自己的综艺节目.而且每周至少二档.有的频道还有三四档之多.当然最有代表性的首推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湖南卫视称之为谈话类节目.但人们习惯划入综艺节目范畴)和湖南经视的《真情对对碰》(《真情》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  相似文献   

8.
马凯 《现代视听》2013,(6):31-34
2006年以来,韩国电视综艺节目在网络上广受关注,在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受到广泛欢迎。其节目制作精致,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尤其在节目中大量宣传韩国传统文化及礼仪,使得综艺节目很好地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这些都对我国综艺节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邵大伟 《新闻窗》2010,(1):62-63
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种类 电视综艺节目又叫电视综合文艺节目,它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前期,以主题性表演的综艺节目为主;第二阶段是90年代后期至今,以游戏类综艺节目为主。由此.我们可以把综艺节目分为三大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得电视综艺节目逐渐呈现出繁盛的现象,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然而当前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存在着同质化以及国外引进的现象,使得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缺乏原创性,不利于电视综艺节目的长远发展。本文从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现状着手,探究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传媒市场的完善,电视综艺节目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节目数量巨大,节目水准也越来越高。目前,综艺节目占据着庞大的电视市场份额,但是在制作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从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加强综艺节目的制作管理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潘平 《声屏世界》2003,(12):33-34
对于电视的传播而言,它不仅是传递信息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娱乐和社会教化的需要。随着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技术和制作水平的提高,目前综艺节目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娱乐性与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传真性、纪实性、国际性的多元并重。综艺节目这一发展潮流十分明显地体现着大众传播的流通功能,使电视文艺在整个大众传播体系中日益具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电视综艺节目传播过程是大众传播中一种良性循环的交流过程世界上任何一种实物都处于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之中,由此达到一种平衡。从电视综艺节目的流通过程来看,它是一个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视观众在欣赏综艺节目的时候,不难发现各节目的一个共同趋势:以往单一的形象标志有了各种变化;演播室和舞美变得更加精彩纷呈;不同层次的观众都能从电视中欣赏到自己喜爱的综艺节目……这些微妙变化除了归功于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电视包装手段的运用。包装,为电视综艺节目打开了一片崭新的视野,在这一领域,国内王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显然是称之无愧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历史的回顾,紧密结合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从综艺节目的类型入手,分析了综艺节目平民化的原因,力求认清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由于其不断更新的节目形态、不断提升的知识性、趣味性、愉悦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魔术又称幻术、"变戏法"等,利用其专业的技术和别具一格的表演带给观众不可思议的视觉冲击及探索神奇的乐趣。本文以魔术与电视综艺节目的相宜性为切口,分析魔术与电视综艺节目结合的优势,并就如何做好、做强魔术类电视综艺节目提出见解,旨在促进魔术类电视综艺节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与电视综艺节目的结合是目前很多电视节目都采取的方式。目的是强化电视综艺节目的趣味性,提高收视效果。电视综艺节目与新媒体的互动让电视节目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以此为例,通过研究新媒体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影响,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克隆”电视综艺节目在国内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同类节目过多过滥直接导致了这类曾风光无限的电视综艺节目迅速衰败。如不想办法规范此类行为,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竞争将长期处于无序状态,这对于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8.
韩国的综艺节目近几年作为一股新的"韩流"席卷开来,一些热门综艺节目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特别之处。本文就几个优秀韩国综艺节目进行分析,希望总结出一些值得我国电视业借鉴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19.
“电视综艺节目”应该是以多种文学、艺术手段进行节目编排、制作,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进行加工,通过电视媒体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以及人类与生俱来的审美要求,使得人们在接受电视信息时,更多地喜欢选择令人轻松愉悦的文艺节目。而综艺节目由于具有形式活泼、兼容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一经产生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他们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视台来说:“新闻为龙头,社教、文艺为两翼”的办台策略,也把电视综艺节目推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电视综艺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任何事物…  相似文献   

20.
林美珊 《新闻世界》2012,(10):89-90
电视综艺节目格局多样、形态多变,并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该类节目在对新媒体的运用方面值得称道。本文试通过分析电视综艺节目对新媒体运用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综艺节目的新媒体技术以及电视综艺节目运用新媒体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