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教作为“六经之教”之一,是孔子和其他先秦儒家王道教化的重要手段,是儒家思想体系建构的形上根据,是儒家通过总结《周易》的政治、学术、社会功能等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先秦《易》教作为数千年《周易》教化传统的发端,在长期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等,不但对儒家、道家等诸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汉代及其以后的思想、学术等也有重要的范式作用,对当下的传统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等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礼乐教化"从内外两方面着手,通过外在的"礼"与内在的"乐"两方面进行政治教化,同时也是个体修养的手段.这一内外兼修的教化思想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说儒     
本文宏观地考察儒学,认为原始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之源,蕴含着极其广泛的学术发展趋向,原始儒家由于时代使命、儒的职业和地位等原因仅仅抓住了原始六经中的伦理方向,以氏族社会的巫史传统为背景,由外王而走向内圣,并不断内敛,发展成一种关注人本身的心性之学,使得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为伦理的附庸而不能真正发展起来.现代新儒家远接宋明心性之学,企图返本开新,从内圣开外王,既不符合原始儒家精神,也不符合时代特征.儒学要发展,必须抓住现实背景走内圣外王互证之路,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儒家与法家的功利思想,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儒家的功利思想趋向于价值性和伦理性,偏重于道德教化:法家的功利思想趋向于工具性和实用性,偏重于实践。由于儒法两家功利思想的趋向性与偏重不同,两家在功利思想的角度、内容以及求取功利的方式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并由此对后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阳明学派承续了儒家道德政治的传统,通过“化治世为治心”的思路,把社会治理的问题转化为个体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问题,强调道德信念对于良好政治的重要作用.基于对道德政治的坚定信念,阳明学派十分重视社会教化,他们通过积极的社会教化活动将心学理论落实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化民善俗.信念的政治以及社会教化的理论与行动构成了阳明学派在政治哲学上的两个主要指向.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在半个世纪中创造了"东南亚奇迹",其发展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政党执政的视角,概述新加坡威权政治发展的三个时期,即李光耀执政时期,吴作栋执政时期,李显龙执政时期。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和启示是: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政治发展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威权政治转向民主政治还需要一定时间,威权政治下的执政党要积极推动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东汉初年,在光武帝刘秀的提倡下,董仲舒一伙反动儒家的“天人感应”说,进而演化成为谶纬迷信。这种反动学说,故意捏造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谎言,为其统治制造反动舆论;或者把自然界的灾异变化和政治问题联系起来吓唬人们。这些鬼话往往和儒家的说教粘连在一起。儒家的书完全变成了神学胡说。就在这种乌烟瘴气笼罩下,却有一个不为世俗所拘而敢于反潮流的人。他继承了老一辈进步思想家的斗争传统,发扬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批判了谶纬迷信。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公元27—97年)。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思想是以孔子的伦理思想为源头,以道德教化为核心,经由历代思想家的不断继承和发展,日益丰富和完善起来的一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将儒家伦理思想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下,考察二者之间的教育理念基因的耦合关系并探究在教育中的互动逻辑。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践研究,发现儒家伦理思想在学习、交友、修身等方面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教育方法等方面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耦合关系,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借鉴的精华。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从自己的政治观念出发,提出了诗歌“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强调诗歌政治教化的社会作用,注重诗歌思想情感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要求按照“六义”的标准来评价诗歌。白居易诗论是对儒家诗论的总结、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启良 《职大学报》2007,(3):110-111
儒家学说,核心是道德教化,然今人以教化之角度立题研究者并不多见,此可谓是书之新意所在。作者借助儒家道德资源,对现代中国人因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精神疾病,一一作了对症下的医治,从而充分彰显了论著的实用性和当代性。作者学养深厚,治学严谨,通过对儒家思想的结构性分析,使儒学之教化更显得美仑美奂。  相似文献   

11.
梁漱溟先生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传承改造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自然不必多说,其在道家思想上也有一番见地.梁漱溟认为,道家学术应该通过生命体悟去把握,是修养之学,所以儒家学术和道家学术应该是一体的.而且道家也是中医和武术等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突出了道家学术所具有的实践性.梁漱溟先生基于自身的精神体验和工夫践履,让现代人...  相似文献   

12.
自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东汉王充对儒家思想神学化倾向批判为止的七百年间,儒家道德教化思想有一个从形成到建立一整套完备体系的过程。对它进行认真的疏理,有利于把握其发展脉络和整个思想教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儒者以参与政治、关心政治为己任,即使是在儒家义理未曾得到很大发展的唐代,儒者的政治关怀也依然得以展现。从两唐书《儒学传》来看,唐代儒者没有从义理上对儒家政治思想有较大推进,但对儒家礼教礼治的精神有所强化,他们积极运用所掌握的礼仪知识去干预政治生活,参与政权建设,这是唐代儒者政治关怀的一个重要特点。以现代视野观之,包括唐代儒者在内的传统儒者关心和参与政治的方式值得现代儒者反思,政治制度构建与维护并非儒者政治关怀落实的惟一途径。唐代儒者主要靠记诵辞章以及引经据典来维护自己的学术尊严,或者只靠繁琐的仪礼细节来说明礼治精神,拘泥于儒家学说的繁琐考证之中,失却了儒学反思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如此思路下,儒学思想的没落则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时期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其道德教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荀子发展了孔孟的理想人格目标思想,对理想人格所包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提出的独到的道德修养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预防犯罪的法律观是儒家思想的闪光点,在先秦诸子之中,可谓独树一帜.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从多方面对犯罪原因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富民、教化、以刑辅德、宽猛相济的预防犯罪对策.其中不乏明显的缺陷,但先秦儒家能从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教育甚至于执政者的责任等层面考察并谋求建立一种预防犯罪的机制,这在2000多年以前的古代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6.
元帝即位后,东晋皇权身处士族门阀势力与北方民族政权的内外夹击之中,而江南士家大族又趁机威胁,使司马睿寝食难安.元帝凭借权力身份,任用官吏以培养拥皇势力,积极推行诸如以法御下、调整中枢、搜括户口、加强军权等具体措施以振皇权,但遭到了以王氏为代表的士族抵抗而以失败告终.这表明东晋门阀政治并非一蹴而就,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皇权同士族斗争失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儒是封建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现在,我们来讨论儒家之儒的产生和儒家学派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儒,就是以文化科学教育为专门职业的知汉分子,儒家就是那些有共同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的知识分子所组成的教育与学术团体。儒是由职业而得名,儒家是学派的称谓。从儒这一职业的产生,到儒家这一学派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变革过程。至今,其中的细节,虽说还难以真正弄清,但是研究这一过程,对于我们探索中国古代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无疑是有益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政治混乱时期,诸子的美育理想是欲构"中和"之美的理想社会;美育原则方面,儒家重善;在美育途径上,儒家以乐、礼、诗为教,但在不断的继承发展上,仍存有分歧.  相似文献   

19.
书院产生于唐代,它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与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即书院有官府和民间两大源头.宋代是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兴盛期,南宋则是书院管理体制得以确立的重要时期.南宋理学家和书院结为一体,赋予书院更多的学术教育理念,使书院承担起研究学术、发展教育、推行教化的重任,其管理亦借鉴官方学校、禅林精舍、道家清规,形成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先秦军礼作为礼乐文明的重要内容,不仅反映了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文明演进的特色,同时对儒法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解决时代战乱的问题中,儒家主要继承了西周军礼的政治意义和道德特色;法家则将军礼中的军事秩序原理引入国家法度,发展了内刑外兵的法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