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运动承诺、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建立基于运动承诺的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假设理论模型。采用运动承诺、锻炼行为、锻炼动机和锻炼效 果等心理量表对582 名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理论模型 与观测数据拟合很好;锻炼内部动机、锻炼效果和锻炼条件对运动承诺均表现为显著正影响,外部动机对运动承诺表现为显著负影响;运动承诺 能够很好的预测锻炼行为;并且锻炼动机、锻炼效果和锻炼条件通过运动承诺影响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2.
基于运动承诺视角的大学生锻炼坚持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运动承诺理论为基础,采用访谈和解释结构模型法建立锻炼坚持机制的概念模型。提出个体行为坚持的认知决策理论框架。通过1179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和LISREL8.53的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锻炼承诺是锻炼者渴望和决心继续进行身体锻炼的一种心理状态,锻炼动机定向、锻炼效果评价、坚持锻炼可能性预测是形成锻炼承诺的心理决策过程,其中锻炼效果评价的决定作用最大;2)大学生认知到的个体和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是作为心理决策的前因变量,通过3个心理决策过程的中介作用,调节对坚持锻炼的承诺程度;3)在影响因素申,个人投入、运动能力、参与机会、社会支持、锻炼条件和锻炼氛围对锻炼坚持行为具有促进和加强的作用,而社会约束、运动风险、制度约束和参与选择表现出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乒乓球选项课大学生在锻炼情景下运动承诺模型的实证分析,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240名大学生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乒乓球选项课大学生在运动承诺情境下的锻炼坚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锻炼情境中,运动承诺理论具有较好的效度,但运动承诺理论的单层次结构模型忽略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变量的中介作用,分层后的结构模型在理论解释和数据拟合上更为合理.②乒乓球选项课的大学生运动承诺得分较低,坚持体育锻炼的决心不强;运动乐趣、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和参与机会能够较好地预测大学生的运动承诺强度,故可以通过干预上述几个方面来促进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4.
运动承诺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承诺是用于表示促使人们坚持某种行为的动机力量的一个术语。由于运动行为坚持对运动成就和锻炼效果的重要性,运动承诺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运动和锻炼心理学的前沿。对运动承诺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希望能为锻炼坚持和退出现象的研究以及采用这一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动承诺是指个体渴望和决心继续参加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对个体的运动行为和心理有重要影响。研究对国内外运动承诺的理论模型和测量工具的发展过程以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运动承诺模型的科学性和测量工具的信效度在不断改进,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在运动承诺与运动行为、运动承诺与运动参与者的心理以及运动承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但在研究中仍然存在研究工具使用不规范、本土化研究偏少的情况。今后的研究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运动承诺理论模型的研究,另一方面需要编制适用不同类型和水平运动群体的测量工具,提高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67名大学生的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体育锻炼情况的大学生在锻炼承诺与锻炼坚持性上的不同,结果表明,锻炼时间、锻炼方式、锻炼效果和身体自我感觉的不同在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赵臻  李薇 《体育科研》2014,(3):28-31-52
研究基于行为的阶段变化和锻炼坚持机制行为分析框架心理机制,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现状进行阶段上的描述,并依此展开讨论。通过对整体以及不同锻炼行为阶段上大学生运动承诺等因素的统计分析,表明运动承诺对锻炼坚持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会员的运动坚持,以减少商业性健身俱乐部会员流失,促进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良性发展。依据Scanlan提出的运动承诺模型,综述了影响商业性健身俱乐部会员锻炼坚持性的因素。分析认为健身课程服务、健身教练服务、健身俱乐部员工满足感、健身效果、健身项目、健身会费等因素影响会员运动坚持。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人群体质下降明显,肥胖率增幅显著。数据统计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质下降与社会体育空间和时间供给不足、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生活饮食不健康等诸多因素有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体感游戏"作为集娱乐与肢体运动为一体的电子游戏产品,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与影响日益广泛。青少年最容易对新事物感兴趣,将"体感游戏"应用于青少年体育当中,提升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兴趣意识,引导青少年进行身体锻炼,不仅可以满足青少年娱乐的心理需求,通过适当的引导更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完成青少年身体运动和锻炼的生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德国学者SCHWAZER于1992年提出了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该理论同时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并将锻炼行为分为无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在无意向阶段,个体并没有要决定参加体育锻炼;在意向阶段,个体形成了参与身体锻炼的意向,但仍旧处于无运动或运动不足的状态;在行动阶段,个体进行充分的身体锻炼。前人研究已经证实,该模型可以对成年人锻炼行为进行有效预测和干预,但前人研究使用的阶段量表大多直接取材于TTM的5阶段测量方法,并不适合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3阶段模型。为了准确地测量个体所在的阶段,更好地检验HAPA模型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的提高,以辽宁和湖南部分中学生为被试,编制了青少年锻炼阶段量表。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行为可以分为无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2)使用锻炼阶段量表可以进行3个阶段的划分;(3)青少年锻炼阶段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测量青少年锻炼阶段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