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数据统计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质下降与社会体育空间和时间供给不足、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生活饮食不健康等诸多因素有关。将"体感游戏"应用于青少年体育当中,不仅可以满足青少年娱乐的心理需求,还能适当引导其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体育手段、方法与体育目标不相一致的问题相当严重。在学校,把竞技运动、娱乐活动直接搬过来用在体育课上,教师不厌其烦地大量地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把体育竞技化、娱乐化。不管学生能不能学会,传授内容对炼身有无实效,还是成年累月的教;体育课上通用的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法,少见用锻炼学生身体的负重锻炼、重复锻炼、间歇锻炼、持续锻炼、巡回锻炼等方法;在学校里边,普遍以运动竞技的手段、方法代替了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手段、方法。在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认为多参与运动比赛、多运动就是体育,就能强身健体。似乎只要一运动,体质就能增强。国内二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娱乐活动,体育游戏则是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运动,它包括促进身体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与各项运动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由于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娱乐性、竞赛性强,且能调动体育锻炼者的积极性,所以深受人们尤其青少年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体感游戏作为体育运动与电子科技的结合产品,对其在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研究从体力活动的促进、能量消耗、运动康复、社会价值以及心理效应等方面对体感游戏进行分析,发现体感游戏对青少年体力活动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满足其锻炼的需求,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地影响,能作为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与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普通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和体育能力培养目标体系如图 1所示。体育道德品质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体育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终身体育能力体育创新能力体育心理德育渗透体质发展体育文化运用与组织锻炼能力参与社会体育能力终身体育意识体育参与意识体育经营意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娱乐体育技能体育组织技能身体锻炼技能基本运动技能运用与评价能力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身体锻炼知识竞技运动知识体育消费知识体育知识心理竞争能力基本心理因素心理健康自我控制和自我心理调节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精神竞争和创新的意识意志品质和沉着果敢精神自尊心和自信心心理适应能力心理适应性行为反应情绪状况智力发展状态体育基本活动能力体育思想道德行为调控能力体育道德行为体育思想方法的应用体育思想情感的表现体育思想认识体育信念与理想体育政治观点身体抵抗疾病能力身体适应自然能力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图 1 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与体育能力培养目标体系上述目标应该以渗透德育为核心 ,以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为重点 ,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为目的。各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统一于学校体育的实践之中。只有以学校体育实践为主线 ,把各项目标有机地...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它的实施将使学生和社会能够对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人们去积极追求身体的健康状态,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当今,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明确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研究,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着对体育与健身课程目标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未能突出"身体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对体育与健身课程还缺乏"大课程观"的认识,难以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规定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缺乏身体锻炼的因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身体锻炼的效果受到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应正确理解体育与健身课程目标和形成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大课程观"等观点,强调在体育与健身课程中要重视学生身体锻炼、合理安排运动量负荷、提倡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吃苦精神的培养以及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体育是一个已有111年历史的课程,起初的目的是促进广大青年爱国并强壮野蛮身体、文明精神,当今目的依然是如此,同时又加入了"使终生享受体育文化并依靠这个过程能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社会目的。由此可见,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改革如何推进,体育课程目的仍旧是"锻炼青少年的身体"和"学习用于健身和娱乐的运动技能",还有"利用体育的教材特性优化青少年的品行",体育教师永远不变的使命责  相似文献   

9.
徐立 《体育学刊》2000,(4):19-21
通过在运动课中增加专门性身体锻炼这一环节,结果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与能力以及体质都得到提高。身体锻炼与运动教学的目标、理论依据、原则与方法、对生理负荷的要求与对时间的需求都不同,在体育课中不能以运动教学代替身体锻炼,应增加专门性身体锻炼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2014,(9):10-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在认真总结各地实施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运动处方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习惯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处方教学对学生身心有很大改善作用。为今后利用运动处方科学地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强身健心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南京五所普通高校500名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参与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频度较低,时间短,达到体育锻炼习惯标准的只有20.5%,而且男女生差异显著,男生的积极参与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有机会参与率高于男生。本文调查结果可为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体育的各种课程的开设,虽注意了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却忽略了对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也比较欠缺,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也比较差,更没有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旨在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研究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健康的相关度不高,应增加健康指示的内容;测试指标存在相关性差,难度不适当,测试项目的选择和替代性总是还值得研究;分值跨度较大,细化不够;台阶试验和有氧耐力项目的测试不尽合理;测试仪器的质量问题和误差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调查表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还缺乏板鞋运动教学的内容。为了满足大学生能多学会一门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并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此,在普通高校开设板鞋运动课作了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板鞋运动的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缓解了目前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有积极作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网坛已经是体能与技术的融合,良好的体能是网球比赛的制胜法宝.同样,节省体能的打法更能够为在马拉松式的网球比赛的取胜增砖添瓦.节省体能的方法其一是要尽可能消耗对手的体力,其次要尽量减少己方的移动,同时要尽可能加强情绪自控,减少赛间的剧烈运动及情绪宣泄.  相似文献   

17.
朱波涛 《精武》2012,(11):91-92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一直延续着高中阶段惯性,女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针对这种情况,教委从增强大学生体制和培养毅力的角度出发,规定了大学生冬季每天要坚持长跑的计划。由于学业负担过重,加之大学女生的生理特点,长跑训练一直是大专体育活动的难点。根据大学女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从长跑的好处、运动量的确定、长跑注意事项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长跑运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对运动处方教学法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改善大学生体能状况、调节身心及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处方教学法及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实效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及锻炼效果,符合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及学生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锻炼,要想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保证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是首当其冲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加强体育锻炼这项工作也就很难全面落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口号,有助于中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术、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进而逐渐养成乐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从根本上改善现代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