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路理论》是国家教委认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面对21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高要求,促进我们思考在新形势下《电路课程》如何进一步改革。本文全面的介绍了《电路理论》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经验和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对《电工学》教学中电路分析的解题规律及电路分析方法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结合例题,归纳出求解具体电路时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1.教材简介制作“红绿灯”是《简单电路》中的第四部分,是一个拓展活动,希望通过学生亲手制作来增强对电路的认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深入探究的能力。《简单电路》前三部分从思考“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这一问题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认识一些简单的电器元件,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  相似文献   

4.
钱叶旺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3):59-60,89
本文主要阐述运放的性能,通过对集成运放在《模拟电路》中应用情况分析,提出集成运放在《模拟电路》中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巧秀 《职教论坛》2002,(10):38-38
《电工基础》是许多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中专的《电工基础》主要内容是分析线性电阻性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动态电路的全响应等。由于电路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解题方法也各不相同,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到很艰难。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要轻松学好这门课应注意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是分析计算各种电路的基本依据,所以要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的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及电阻、电感、电容这三个基本元件的电压…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教学组在建设精品课项目过程中出访美国3所大学就相关课程进行教学考察的报告。报告中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这些大学中5门与《电路原理》相关课程的教学要素,并对MIT的《电路与电子》课程的讲授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值得本课程及相关课程借鉴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电工学》、《电路及磁路》中两类电路结构相似、电路性质完全不同的题目,指出了容易出现解题误区的根源,提出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兴禹 《考试周刊》2011,(10):170-171
戴维南定理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路分析》(第一版)第二章"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简化复杂电路的重要方法,特别适用于求复杂电路中某一支路中电流或功率的情况,而且是电路分析中的一个普遍实用的重要定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电类专业《电路分析》课程教学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学生学习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对偶原理进行辅助教学的方法。该方法原理简单,容易掌握,对帮助学生学习《电路分析》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路》实验是电类专业非常重要的实验课,其中,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是大家普遍反映难于理解的内容。本文以典型正弦稳态电路为例,详述了如何运用MATLAB语言编程的方法来对复杂电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职教改革的要求,在学习探究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模拟电路》课程的教学特点,对中等职业学校《模拟电路》采用探究式教学进行了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电路基础》是在校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与电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就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对如何运用《电路基础》的基本分析方法来解决有源电路等效变换中的难点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3.
《电磁感应及其用》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一主题的内容,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是《电磁感应及其用》的一个方面,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解题时需要将电磁感应、电路的知识综合起来应用,需要学生找出等效电源,弄清电路结构,利用电路规律。  相似文献   

14.
OTL电路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TL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问题解的方法,逐渐完善电路,力争重现科学的演进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电路原理》课程中的某些概念、定理、解题方法,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关系,或者是数学技巧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在学习《电路原理》课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将有利于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模拟电路》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模拟电路》课程的教学普遍采用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针对《模拟电路》课程的特点,提出在《模拟电路》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唐皓 《四川教育》2003,(7):62-62
这是一节四年级的科学课。学习了《电路》后,教师专门设计了一个须由集体合作完成的科学探究活动——《解暗箱》,暗箱里是一些导线、电池等电路元件组成的线路,这些元件与盒子外的金属插头相连。活动要求孩子们通过提供的一个由电池、小电珠、导线组成的外接电路,探究盒子里的线路的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电路分析题是《恒定电流》一章中的重要题型。它不需要计算具体的电路值,只需判断电阻、电压、电流等参量的变化情况。由于往往是局部电阻改变引起各个电阻电压、电源、功率等的变化。所以分析时要注意从局部开始,又要注意整体的考虑。具体分析顺序为:  相似文献   

19.
《电路》课程是高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难学,进而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应对《电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如适当降低理论强度,引入技能型、应用型实验,将多媒体引进课堂等。为此,《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应是加强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黄贵玉 《科学课》2010,(1):22-22
1.教材简介制作“红绿灯”是《简单电路》中的第四部分,是一个拓展活动,希望通过学生亲手制作来增强对电路的认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深入探究的能力。《简单电路》前三部分从思考“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这一问题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认识一些简单的电器元件,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