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是对一个人最初的启蒙教育,在学生的人生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指导的作用,良好的语文教育,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注重对小学生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分析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语文教学环境、学生学习观念和关注学生差异中加强对其语文素质的培养。语文素质培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小学生语文素质培养工作为基础,结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进行合理分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语言积累、言语实践、综合性学习、习作及思维方式、情感习惯等的养成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的舞台上学习语文,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4.
语境建构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感受,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建构文本语境、活动语境、互文语境,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体验,触发学生的语文情思。文本语境、活动语境与互文语境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相机拓展,建构了一个学生自主感受、体验语文的学习场域。语境建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所有科目中应用最基础的一门学科,语文的学习能让学生学会阅读从而能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与他人的沟通。随着教育的改革,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中,语文已然不仅需要满足以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小学语文阶段就建立起语文思维,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新课改之后对语文教学做出了新的规定,要求采用综合学习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究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难点,应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等,让学生参与到综合学习活动中,真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语文教育界倡导一种“慢”语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我阅读时多给学生充分酝酿、合作探知和深度揣摩的机会,引导学生从自主阅读中找出其中的理解感知切入点,触发他们的感悟生成点,让他们在自由快乐地学习和使用语文中获得丰富感知体验,提升其综合语用能力。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大胆尝试,在“慢”语文教学中极大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仔细品析,用心感悟,既活跃了课堂,丰富了语文教学,更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许秀梅 《学苑教育》2012,(23):91-92
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教材,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重度智障学生也能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得到听、说、读、写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使语文教师要提高认识,改变授课方法,善于指导,方能收到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黄惠珍 《亚太教育》2019,(8):104-104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学习能力。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朗读时间和朗读机会,引领他们有条理、有特性地进行朗读,同时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育,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本文针对怎样运用语文实践来提高语文素养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毕艳萍 《考试周刊》2015,(14):43-44
语文课程教学应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长期阅读过程中情感的积淀和升华。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科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重点从字、词、句入手,通过多种阅读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适当点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知识向语文思维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学生在知识理解过程中产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培养小学阶段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关键。在充分分析小学语文知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语文知识向语文思维转化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面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拓宽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渠道,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材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在课外阅读中去积累运用,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职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充分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特点,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学生积极接受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心理素质的培养、个性的健全、思维能力的锻炼和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获得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新教材的一大设计亮点。新课标背景下,将语文要素融入作业设计中,能有效拓展作业的价值功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外时段引发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深层次思考。作业中的语文要素设计需要贴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目标以及整体教学中语文要素的纵向联系。基于此,文章以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质量为目标,以语文要素作为作业设计的切入点,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质量即学生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在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健康的心理是重要的保证。语文教学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素质的提高又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教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探讨学生语文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寻求在心理健康理念指导下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7.
厘定语文要素内涵,推动以语文要素为载体、为脉络的语文教学是当务之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度解读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深度实践语文要素、反思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亮点",聚焦语文要素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真的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学校学语文基本上等于学课文,学课文的分析、解释、记忆,学生在长期的听课、作业、考试中,失去了学语文的兴趣。学了九年的语文,也不见得生活中语文能力提高了多少,言语依然缺少书卷味,写作依然很直白。这是学校学习语文而不用语文的结果,而生活中许多要用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却没有教学,所以学生所学都停留在课本上,离开课堂,什么也用不上。因而用语文,改变学生生活语文面貌的任务很重,教师需要思考学生用语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的首要一步。教师要把汉语拼音纳入到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去认识、去定位,进行适度的开发。在拼音教学中嵌入各种语文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拼音中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更能激发他们热爱语文的兴趣,更能为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基。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