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成林 《教师》2011,(24):5-7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地处鲁西南的农村初中,15年前面临关闭,自1998年教改以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闻名全国,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40多项。到目前为止,杜郎口中学已接待来自包括香港、台湾等全国各省市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达50多万人次。成名之后的杜郎口中学在拥有鲜花和掌声的背后,社会对"杜郎口现象"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本刊一直关注这所处在中国教育改革风口浪尖的学校,多次刊登有关杜郎口中学的文章。作为一个教育界有良知和信仰的媒体,在"杜郎口现象"还处在被争议的尴尬境地的当下,是应该站出来做点什么。从本期开始,本刊连载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个人、山东泰山功勋教师崔成林老师一文,以飨关注"杜郎口现象"、关心中国教育的读者。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期,位于山东聊城的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引起了全国许多学校的关注。这所农村中学在校长崔其升的带领下,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改革,一举成为了全国农村素质教育的典范,在全国刮起了“杜郎口旋风”。许多学校纷纷组织教师到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笔者也曾前往教育考察。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杜郎口中学现在已是中国教育界相互关注的一支奇葩,全国各地都在学习杜郎口,杜郎口现象成了我们教师谈论最多的话题.杜郎口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把整个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做到了我的课堂我  相似文献   

4.
王花艳 《考试周刊》2011,(23):225-226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奇迹。这一所最初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并且形成了自己一套系统的特有的教育教学理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杜郎口、了解杜郎口、学习杜郎口。时至今日,杜郎口已经成为了教改的代名词。勤奋的杜郎口人在逆境中力挽狂澜,谱写了一曲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  相似文献   

5.
杜郎口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最东边的一个乡镇。杜郎口中学座落在距镇3公里外的旷野中,但就是这样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由于其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关注,刮起了一股“杜郎口旋风”。其改革的特色在于提出并实践了以学生自主参与课堂为特色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学刊》、新华社《内参选编》、《当代教育科学》、《山东教育》等纷纷刊登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事迹,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来实地考察,学校组织教师蹲点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杜郎口中学是山东省茌平县的一所农村乡镇学校,从1997年开始,在校长崔其升的带领下,从乡土学情出发,锐意改革,大胆实践,创造了杜郎口奇迹,在中国教育界刮起了一股杜郎口旋风。中国教育学会评价它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创新教育的原创性典范,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杜郎口中学已被《中国教师报》确立为全国教师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我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恰逢“全国教育专家教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在银川市召开,终于有机会和与会的其他教师共同观摩杜郎口中学徐立峰老师的《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基础教育界,有两所初中学校赫赫有名:一是江苏洋思中学,一是山东杜郎口中学。这次,我先说说杜郎口中学。教改前的杜郎口中学是远近闻名的薄弱学校,三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1998年春,初三年级曾经60名学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2010,(8):29-30
从g6期开始,本刊特别策划“重读‘杜郎口’”的讨论,已经刊发了两期专家撰写的文章。本期我们除了一起分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陶文中老师赴杜郎口中学考察的体会外,还专门推出一组一线教师对“杜郎口”的评价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喝茶,谈起目前众口热评的“杜郎口现象”。杜郎口中学是一所条件不太好的中学,师资学历水平较低,30位来自师范院校的教师中,本科只有一人,其余皆为中师或师专毕业。前些年每次县里统考,该校都是倒数第一,但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能够创造全国闻名的“杜郎口现象”?  相似文献   

11.
杨迎君 《甘肃教育》2014,(15):71-71
正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容乐观,杜郎口中学的教改成为实施新课程、实践素质教育的一面鲜活旗帜,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热潮。笔者就自己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的观察和思考,结合实际工作,谈谈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与教育创新。一、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启示1.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我展示,教室里到处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7,(16)
杜郎口中学本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像它这样的中学全国有成千上万所;杜郎口中学的教师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人,他们大多是从师范类学校或者电大等院校毕业的;杜郎口中学的学生都是当地农民的孩子,没有城里的孩子生活优越,也没有他们的视野宽广。然而,这里的老师很敬业,教学成绩突  相似文献   

13.
《教师》2009,(16)
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的热潮.一时间,各路教育朝圣者、取经者、考察者源源不断来到齐鲁大地,把一个地处偏僻的山东茌平县弄得声名鹊起.大家在赞叹、钦佩杜郎口中学课改神奇之余,更多的是模仿、复制……<中国教师报>也派出了专业团队,倾力打造杜郎口这个教育品牌,以期在全国各地"克隆"出千千万万个杜郎口.  相似文献   

14.
“杜郎口教改”的“还原”与“祛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本土化的教育实验与改革,作为一所乡村中学,杜郎口中学以课堂改革为突破121,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总结起来,杜郎口教育改革关键是三点:一是学习组织形式的变化,即分组学习;二是“10+35”或“0+45”,保证学生活动时间;三是预习展示反馈的环节。作为自主创新的成果,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与保护,但是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却遭到人们不同程度的误解与妖魔化。杜郎口只是杜郎口,对之进行“还原”与“祛魅”,能够清除人们认识上的障碍与误解,也利于杜郎口中学日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一个现象级典型。国家和教育部的领导人多次到校考察,全国各地教师们飞鸿般地涌来。杜郎口中学里那些穿着土气甚至有些破乱的农村初中生,不管走到那里,也不管面对的是谁,总是高声说着标准的普通话,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信的微笑。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新教育工程智库主任李鸽先生说,孟国泰先生不仅是中国教育界最富有智慧、最锐利的专家之一,还是中国教育界最能接地气的实践家之一。2012年4月,著名教育家孟国泰先生来到杜郎口中学亲临指导。在为期两天的听课调研中,孟先生走进基层、步入课堂,专心研究杜郎口中学的课程设置,发现了学校存在的很多问题,并与崔其升校长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谈话,对诸多问题提出了实质性的解决办法。他对杜郎口中学的"诊断结果"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回应,也对教  相似文献   

17.
在杜郎口中学毕业生对“杜郎口”的认知中,杜郎口中学以严格的程式化管理,培养了学生主人翁的心态,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以小组合作,先学后展和互助点评的教学环节组成了翻转常规的教学模式;养成了学生囿于“杜郎口”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信的人生态度.杜郎口中学毕业生在喜欢和认可“杜郎口”的同时,也对其做了辩证的评价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在“杜郎口”是自主抑或他主,是探究抑或接受,是普适性存在抑或特殊性存在等方面,杜郎口中学毕业生较之其他人的“杜郎口”认知更为复杂,为辩证认识自主教育与严格管理和教师作用以及教育改革与学校生态的关系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成立是新课程时期的一大教育事件.中国名校共同体陷入了学校教育哲学与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迷路之境.共同体成员校正在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共同体学校课堂教学患上了一种流行性病症--假性主体症;杜郎口中学评价方法的效度偏低,学生中心主导的课堂教学未必能唤起学习者的兴趣,生本取向的模式会弱化教师的导学功能.作为杜郎口中学及其他成员校,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杜郎口教学模式”以及引发的“杜郎口现象”成为教育界的又一热门话题。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开始与发展并没有鲜明的理论作为指导,是依据教学实践经验,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不断思索探索中获得的“灵感”,走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从理论层面讲,杜郎口中学创造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是建构主义本土应用的范例,为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生动的例证。用建构主义理论解析“杜郎口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认识和实践“杜郎口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上,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学校,几乎每介绍经验都必提杜郎口中学;每天来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的人一直络绎不绝。询问参观者的感受,许多人连连表示“太震撼了”,“课,居然可以这样上”。杜郎口中学刮起的教育改革“旋风”使其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关于“杜郎口现象”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