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颜延之其人、其文的研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成绩。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研究,成绩较为突出。但主要集中在对颜延之生平、思想和诗歌的研究,诗歌研究又集中论述颜诗的风格特征和表现手段。今后应该把重点放在《颜延之集》版本研究、颜延之著述的梳理以及文和赋的研究等方面,并要重新编定收辑全面、编校完善的《颜延之集》,从而解决一些制约深入研究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袁传璋教授的《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以下简称《考论》)2005年12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后,颇获学界好评,在很短时间内便又重印,这本学术专著受到读者的欢迎,并非偶然。《考论》的特色和成就,在于文献考证。在探讨太史公生平的部分,作者系统而且非常深入地考察了司马迁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吕思勉是史学大家,在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建树。他的两部通史著述《白话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取得了多方面的撰述成就。文章就学术界对吕思勉学术的研究来叙及他的通史著述研究状况,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期推动吕思勉通史著述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吕思勉是史学大家,在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建树。他的两部通史著述《白话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取得了多方面的撰述成就。文章就学术界对吕思勉学术的研究来叙及他的通史著述研究状况,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期推动吕思勉通史著述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20世纪学界对李渔生平考论的历史进程,认为随着时代学术思潮的变迁,对李渔生平考论的兴趣及角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变化的整体趋向就是政治色彩的逐渐淡化和价值评判的日渐疏离,以及多元化的学术研究方法。同时,这一进程也折射出整个学界在作家生平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吴伟斌同志一生最重大的研究课题是元稹研究,在研究生毕业之前及以后,他是我家的常客,谈论得最多的自然是元稹研究。三十五年来,吴伟斌同志心无旁骛,专心致力于元稹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元稹评传》、《元稹考论》等专著,学术界反映甚好。我曾经说过:"《元稹考论》与《元稹评传》两书互相补充,互为印证:《元稹评传》全面展示了元稹生平的各个方面,是《元稹考论》论述元稹的坚实基础。而《元稹考论》解决了元稹的诸多  相似文献   

7.
<正>朱政惠、崔丕主编的《北美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一书,于2013年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70多万字的论文集,主要来源于2011年上海举行相关国际学术会议提交的学术论文。论文作者人数众多,为全国各个大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单位,以及美国多所大学的学者。论文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史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从内容特色、学术信息量还是学术观念上看,本书都是非常值得关注、应当认真阅读的著述。  相似文献   

8.
关于颜延之的生平和作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南朝宋时代,颜延之和谢灵运并称“颜谢”。“爰及宋氏,颜谢腾声”(《宋书·谢灵运传》),“颜谢重叶以文章”(《文心雕龙·时序》),“爰及江左,称彼颜谢”(裴子野《雕虫论》),从这些南朝人的评论都可以看出颜延之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事实上,颜与谢不能敌体,后来的评论家几乎没有异辞。不过,无论如何,颜延之总是一位有影响的诗人。本文试图探讨有关他生平和作品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姚宽考     
姚宽是南宋初期的重要学者,在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其《西溪丛语》二卷更是研究宋代文史的重要资料.但在宋代学术史研究领域,姚宽本人的生平和思想却未能像他的著述一样受到重视.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家世、生平、著述三个方面对姚宽其人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0.
日前,作为刘静博士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周密研究》一书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周密作为宋元之际著名的文学家及学者,著作等身,成就斐然,是当时遗民群体的杰出代表,而以其为研究对象的探讨多集中在词体创作方面,全面的研究尚付阙如,这部《周密研究》则很好地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该书著者站在当代学人的视角,秉承“知人论世”的传统批评理念,交叉运用多种学科研究方法,结合作家生存的时代风貌和文化背景对周密其人其文作了全方位、多元化的细致探讨。著者在包括周密家世及生平、交游、思想、文史撰述及评价等问题上都进行了具体翔实的考论,产生了很多具有原创性的观点,特别是在其思想体系及野史撰述方面尤为着力,颇多创获。  相似文献   

11.
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遵从严谨的学术规范、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期刊的必要格式。在这方面,有众多的专门著述和网传经验,如"万卷方法·研究规范与写作指导丛书"、《远程教育研究方法》、《美国心理协会写作手册》、《这个领域,如何认定好的学术研究》、《好论文是如何炼成的》、《怎样写好论文——一个大学教授、审稿专家的写作经验》……等等。这些著述与经验从研究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刘邵的生平、著述,《人物志》的理论体系、版本流传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3.
周建忠先生《楚辞考论》运用“楚辞研究与楚辞学研究”同步进行的方法,将本体研究与史学研究结合起来,对楚辞及楚辞学研究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其双重的述结构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研究风格;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刘邵的生平、著述,《人物志》的理论体系、版本流传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5.
宋鉴是清代著名的考据学家,《尚书考辨》是宋鉴关于古文辨伪的重要著述。是书通过考论《尚书》篇数,明确以义理划分篇章的思想,在厘清古文《尚书》传授系统中彰显杜林学术地位,又提出在考辨中阙疑慎重的学术态度等,其考辨之目的是正古文之本、明伪书之源。这些真知灼见在清初《尚书》辨伪中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应为学界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评介《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一书在司马迁生卒年、在《史记》叙事起讫与演变等考证上做出的新贡献,评论书中所提出的“司马迁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也兼而论及一种学风。  相似文献   

17.
何干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理论家和中共党史专家,其生平活动和著述对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学术界对其思想和生平研究的概况进行历史的回顾,总结以往研究成果,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陶学研究中,在陶渊明名字、享年、颜陶关系及颜延之对陶诗文创作评价等问题上,迄今仍存在较多争议。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是除陶渊明作品外最早、最可信的材料。现立足颜氏此诔所涉信息,就上述相关争论进行评议;对其中个别问题,也试图提出一些新见。  相似文献   

19.
高小慧 《天中学刊》2006,21(3):100-106
杨慎是明代中期一个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他不仅学术成就卓越,更富有文学才能。目前学界关于杨慎的研究在生平著述、学术成就、文学成就、诗学思想和文化史意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和有待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高小慧 《天中学刊》2006,21(1):82-87
杨慎是明代中期一个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他不仅学术成就卓越,更富有文学才能。目前学界关于杨慎的研究在生平著述、学术成就、文学成就、诗学思想和文化史意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和有待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