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节富有新意的复习课: 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1.列式计算: (1) 12是4的几倍? (2) 12是36的几分之几? (3) 15的1(1/3)倍是多少? (4) 15的1/3是多少? 提问:(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除?) (2)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乘?) 2.说出下列式子的意义,并列出求( )里数的算式: ( )×2(1/3)=14 ( )×2/3=8 提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除?)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规律1.列式计算:(要求学生按照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说出列式理由) (1)一堆货物120吨,运走40吨,运走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2.
《百分数的三种计算问题》是高小算术第四册第二单元《百分数》的教学重点。我过去教学这节教材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联系旧知识,讲解新知识。百分数的三种计算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分别与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相同。我在教每一种百分法的计算问题以前,首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再过渡到新知识的讲解。例如,讲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先复习了这样两道文字题:15的2倍是多少?15的1/2是多少?明确求15的2倍、求15的1/2都用乘法。然后把1/2改成50%,问15的50%是多少?这样,学生就清楚地认识到求一个数的50%与求一个数的1/2的意义和方法都是相同的。从而初步建立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的概念。这样联系旧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74~75页的例7、例8。 教学目的: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初步学会应用“倍”的概念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难点:建立倍的概念和应用此概念解答有关应用题是重点;难点是把倍的概念与已知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即“求几个几”)联系起来,实现概念的同化。  相似文献   

4.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因为小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概念题的正确解答.多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总有这么一部分学生,在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时,常常混淆不清,方法用错.为此我在“倍数”概念教学中注重强化对比教学,有一定的效果,具体作法是:一、注重求“一倍数”与求“几个一倍学生解答有关“倍数”概念题时,解题方法的错误,关键是数量关系分不清.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倍数”概念的基础上,强化有线段图进行对比分析教学.如在“倍数”概念的教学时,我设计了一组浅显易懂的题目.如例1.小明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分析:谁的年龄是一倍数”,谁的年龄是“5个这样的一倍数”.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四册,第74页,例7。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学会解答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1)3个2是多少?(2)8个3是多少?(3)6里面有几个2?(4)12里面有几个4二、导入新课: (一)讲准备题,建立倍的概念。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演示,学生观察。2、提问:老师在计数器上杆一次拨了几颗珠子,又是怎样在下杆拨的?(一次拔2颗珠子,下杆和上杆拨的同样多,也是2颗)师:下杆的珠子颗数和上杆同样多,我们就说下杆的珠子颗数是上杆的1倍(板书这句话)。小朋友们能记住吗?谁能重复一遍?  相似文献   

6.
有位教师教“一个数乘以分数”时,出示数学十一册4页的准备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求3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3; 求1/2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1/2; 求3/4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3/4。然后,教师小结: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时,一位学生举手说:  相似文献   

7.
数学活动课上,大象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二年一班的同学要栽160棵树,栽树时同学们分成了8个小组,每组3人。平均每人栽几棵?还剩几棵?小猫咪咪抢(qiǎnɡ)先发言:“先求每组栽多少棵,160÷8=20(棵);再求每人栽多少棵,还剩多少棵,20÷3=6(棵)……2(棵)。所以平均每个同学栽6棵,还剩2棵。”小兔灵灵说:“我先求共有多少人,3×8=24(人);再求每人栽几棵,还剩多少棵,160÷24=6(棵)……16(棵)。所以平均每人栽6棵,还剩16棵。”老师说:“他们两人计算的结果,剩下的棵数不一样,谁的结果是错误的呢?”检验咪咪的计算结果为6×3×8+2=146(棵)。检验灵灵…  相似文献   

8.
倍数和分率     
倍数是指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甲数叫做乙数的倍数。而通常所说的倍数是指整数的整倍数。有关倍数的计算问题,是在小学二、三年级数学课本中先后出现的。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1)甲数是80,乙数是20,甲数是乙数的几倍? 80÷20=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2)乙数是20,甲数是乙数的4倍,求甲数。 20×4=80(求  相似文献   

9.
例某车库停着若干辆小汽车和面包车,小汽车比面包车多8辆,如果面包车的辆数增加2倍就和小汽车同样多。小汽车和面包车各有多少辆?分析与解:这道题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分析。根据题意画图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面包车的辆数是1倍数,小汽车比面包车多出的8辆,正好是面包车增加2倍的辆数。所以1倍数即面包车有8÷2=4(辆),小汽车有4+8=12(辆)。也可以这样求小汽车的辆数4×(1+2)=12(辆)。这道题告诉我们:已知两数的差(小汽车比面包车多8辆),以及这两数之间相差的倍数(2倍),求这两个数,叫差倍应用题。差倍应用题的解法是:⒈把较小数作为“1倍数…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要求:通过教具、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使倍的概念跟小学生所熟悉的“几个几”联系起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二、教具与学具准备;计数器一件;小圆形,小正方形,小三角形各10个;纸白蝴蝶4只,花蝴蝶3只。三、操作过程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较为复杂,结构变化多样。为了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整体应变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抓好应用题的思路训练。一、抓好起点训练1.关于分数乘法意识的引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根本出发点,它是由“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延伸发展而来的。因此训练中要运用类比推理等手段,积极组织知识的正迁移,可对比引进。如:(1)10只鸡是4只鸭的几倍?摇摇摇10÷4=212(2)2只鸭是4只鸡的几分之几?摇摇摇2÷4=12由乘除法关系得:4×212=10摇摇摇摇4×12=2意义:4的212倍是多少?4的12是多少?概…  相似文献   

12.
在对比中揭示数量关系昆明市五华区红旗小学范淑敏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建立了“倍”的概念,学习了前两类倍数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新知识置...  相似文献   

13.
问题:试将20表示成一些合数的和,这些合数的积最大是多少?(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题)这是一道求合数积最大的问题。解题关键是弄清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寻找合数积最大的计算规律。意义:①一个数如果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例如:2、3、5、7、11都是质数。2是最小的质数。②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4是最小的合数。试算12=4+8=6+6=4+4+4(都是合数的和),合数积:4×8=32,6×6=36,4×4×4=64,以64最大。于是得出以下规律。规律:如果把一个数拆分成若干个…  相似文献   

14.
在一步计算的式题教学中,采用看式题想数量关系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刀。例如,看式题25+30,要求学生说出,这道式题是求两数之和的,并要求学生说出式题所反映的数量关系:①一个数是25,另一个数是30,两个数一共是多少?②甲数是25,乙数比甲数多30,乙数是多少?或甲数是25,它比乙数少30,乙数是多少?再如看式题84÷4,要求学生说出这道式题是求两数之商的,并要求学生说出式题反映的数量关系:①把8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②84里面有多少个4?③84是是4的多少倍?④一个数的4倍是84,求这个数。这种训练形式,可以把单调、枯燥的式题计算变成有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五年制第三册数学课本第30页例6。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直点把几倍的概念同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在数量关系上是一样的。教具投影片、小鸡和小鸭的教学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略)2.看图填空。(投影片)(l)凸凸凸凸有.个,0有、个,12里面有个3,0的个数是凸的_倍。(2)kkkkkkkk..*有_个,@有_个,*的个数是@的倍。这道题应该怎样想?二、新投1.导…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继续巩固“倍”的概念,知道6里面有3个2,6是2的3倍;反过来,2的3倍就是3个2.2.能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转化为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掌握解题思路.3.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两位数乘多位数"的教学难点,教材安排了一道准备题"12×1=12,12×10=120;12×3=36,12×30=360",着重讲清用整十数(或者说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个数时,乘得的积是多少个"十".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让学生说出每组算式的意义.12×1=12表示1个12是12,12×10表示10个12是120;12×3=表示3个12是36,12×30表示30个12是360.2.引导学生把12×1=12与12×10=120和12  相似文献   

18.
例 一张长 厘米、宽 厘米的长方形纸,把它裁成 12 5长 厘米、宽 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最多可裁成多少块?3 2 小林的解法是: 求整张纸的面积 (平方厘米) 12×5=60 求小纸片的面积 (平方厘米) 3×2=6 求裁成的块数 (块) 60÷6=10 小红的解法是: …… 2 12÷3=4 5÷2=2 1 3 3 3 3 (块) 2 4×2=8 小朋友,他俩谁做得对? 1 小红的解法不对,小林解的得数虽然对了,但是一种巧合,很多地方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正确的解法应该是: …  相似文献   

19.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比较抽象,往往容易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混淆。突破这个难点,要讲清两点:1.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什么意思?2.用什么方法解答?教材上例8再次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同时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  相似文献   

20.
有位同学拿着一道题问我错在哪里?原题是这样的。甲数是25,乙数比甲数多它的15,乙数是多少?他的解答是:乙数是25+15=2515。到底错在哪里呢?很明显,这位同学犯了“量率混淆”的错误。具体讲,对“乙数比甲数多它的15”一句话理解错了。乙数比甲数多它的“15”,是指“把甲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5份,乙数比甲数多其中的1份。”一种思路是先“求甲数的15是多少”,即:25×15=5,然后再求乙数是多少,即25+5=30。另一种思路是:因为乙数比甲数多它(即甲数)的15,所以说,乙数是(或相当于)甲数的1+15=115(倍),这样,再求甲数的115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