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领是第一批冲出体制重围的先行者,由于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先锋性,一度被社会寄予厚望。他们的一言一行被打上时代标签,被改革者注意着。由于处于社会结构的最中层,白领是最为温和的力量,也似乎正因为此,在政策设计者们对下层弱势群体关爱和同情,又对特权阶层和巨富人群鲜有约管的情况下,在  相似文献   

2.
当“白领”这个字眼还在满世界的广告词里招摇的时候,肯坦然认为自己是白领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很明显,这样的白领生活,并非他们曾经想要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白领人群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一些“敢吃螃蟹的”的白领报纸和杂志也在随之发展壮大。在共同开拓了一个巨大的白领读者市场的同时,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以南京市场为例,由于地域上的接近性,南京白领报纸受到上海报业的极强的辐射。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一周》在南京的报摊上被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广州的《周末画报》在南京也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南京本地的白领报纸以及走白领报纸路线的报  相似文献   

4.
胡华龙 《传媒观察》2003,(10):16-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白领人群的数量也在增加,将读者锁定在白领的报纸和杂志随之发展壮大。它们在共同开拓一个巨大的白领读者市场的同时,相互间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以南京市场为例,由于地域上的接近性,南京白领报纸受到上海报业的极强辐射。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  相似文献   

5.
白领们的压力之大,使得他们近年来成为各种维权的带头人.他们甚至一改不关心国事的习惯,而成为有所宣泄表达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6.
齐爱军 《新闻界》2002,(4):14-15
白领,作为一个具有强劲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的群体,正日益受到媒介市场的青睐。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新闻媒介格局大重组、大变动,也与媒体对这一受众群体的发现、认识以及进一步的市场切割、资源重组密切相关。一、白领———一个具有强劲消费能力受众群体的形成1998年,上海出现了一份非常独特的报纸———《申江服务导报》。这份报纸与当时流行的晚报、都市报等大众综合性报纸截然不同,它锁定的是上海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白领,并很快占领市场,第一年的利润就达到1000多万元。也正是从《申江服务导报》开始,中国白领,…  相似文献   

7.
史奇 《出版参考》2005,(8):49-49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近几年来,“白领”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传媒上,人们的口语中。白领的崛起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衍生出“粉领”、“金领”乃至“小资”、“布波族”、“IF族”(international freeman),联翩而至,五彩缤纷。面对日益壮大的白领阶层,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对于有关部门和出版者、作者,这既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8.
白领     
一次旅游,有个整天穿西服的男人总和我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他就像韭菜地里冒出一畦蒿子一样,虽然都是绿的,却怎么看怎么别扭。我问他是做什么的,他夹了口菜说自已是白领。就这样一个西装革履的白领每次去厕所都让别桌游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白领人群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一些“敢吃螃蟹的“的白领报纸和杂志也在随之发展壮大.在共同开拓了一个巨大的白领读者市场的同时,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白领人群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一些"敢吃螃蟹的"的白领报纸和杂志也在随之发展壮大.在共同开拓了一个巨大的白领读者市场的同时,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  相似文献   

11.
他们是中国对外开放后诞生的一个新群体,一个体面的特殊阶层。他们是精英一代,大多毕业于名牌大学,工作在传说中的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掌管着这些经济帝国的在华命运。他们的生活是许多人的梦想:西装笔挺,出入高档写字楼,出行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度假就是出国游玩。他们就是中国最早一批的外企白领。然而,人到中年的他们,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尴尬的十字路口。2012年下半年以来,外企裁员潮波及中国。受到这次职业危机影响的不仅是外企的普通白领,高管们所受的冲击比以往历次裁员都要剧烈,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最先进入外企工作的中国员工,姑且称之为"外企白领一代",他们不得不开始面对职场中的"40、50"现象。他们还好吗?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近几年来,"白领"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传媒上,人们的口语中.白领的崛起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衍生出"粉领"、"金领"乃至"小资"、"布波族"、"IF族"(international freeman),联翩而至,五彩缤纷.面对日益壮大的白领阶层,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对于有关部门和出版者、作者,这既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就看谁人捷足先登了.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经济学家》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调查中,35年间,部分地区劳动力人口不断增长。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脑力劳动者占劳动力人口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白领已形成一个庞大的阶层。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中国的白领"不开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了  相似文献   

14.
在同类报纸开始细分受众的新闻竞争中,《楚天金报》最先关注白领阶层,并于2002年开国内报纸之先河,率先推出"阳光白领"新闻版。作为一个特色新闻版,"阳光白领"独辟蹊径,关注白领人群,关注高端生活,在引领时尚潮流、倡导积极向上的都市生活及理念方面,彰显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2010年3月18日,《楚天金报》进行新一轮改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追求必然将随之变化,尤其是文化需求与消费。上海居民尤其是作为消费主力的白领,他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白领习惯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常常在天上飞来飞去,他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从飞机场到宾馆一路上所有目光所及的英文招贴他都会忍不住要念叨一遍。放在其他行业的人士身上这个习惯的确古怪了一点,但如果人们知道我的这位朋友是一个标准的白领,可能就会不足为怪了。 白领像大多数舶来品一样天生带着某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朝日新闻》记者在最繁华的新宿国铁车站西口随机采访百位20-30岁公司年轻白领职员,请他们谈一谈最近喜读的一部印象最深的图书。调查结果表明,畅销趣味性图书超越商经类图书跻身日本年轻白领喜读的十部图书排行。  相似文献   

18.
何晶 《现代传播》2007,(6):140-141
白领/中产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快速扩张,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白领阶层作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一个新兴社会阶层,所占人口比例还不大,但其生活方式、工作状态、价值观念等却在当代城市青年群体中广为传播,一股白领/中产文化浪潮悄然兴起.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构建大量以白领阶层为主题的媒介文本,大力张扬白领生活方式,还专门生产以白领阶层为目标受众的媒介产品.  相似文献   

19.
爻释·子曰是北京一支摇滚乐队,它的演出吸引了众多白领:到酒吧看他们演出的有律师,有记者,尤其是中关村IT界人士越来越多。这些听众西装革履,正襟危坐或前仰后合,成为摇滚乐坛一道奇特风景  相似文献   

20.
公衍磊 《大观周刊》2011,(51):49-49
“城市白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白领阶层”的人数不断增加。而属于这一群体的特殊问题也更加的凸显。其中,白领阶层的高单身率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