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好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手指游戏作为操作性游戏的一种,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使幼儿得到心理满足,深得不同年龄幼儿的青睐。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并且,还把手比喻成大脑的"老师"。手指游戏具有锻炼幼儿手指灵活性、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力,促进幼儿大脑与手指神经协调发展、发散思  相似文献   

2.
任志宏 《成才之路》2013,(17):77-78
手指游戏,就是将"手指"作为主要材料和工具,通过活动手指来实现目的的游戏。手指不仅是幼儿对物品进行认识的重要器官,也是人体主要的触觉器官,活动手指能够对大脑皮层有较大程度的促进。幼儿比较好动、好奇,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对幼儿来说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索愿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将手指与幼儿游戏结合起来的手指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班幼儿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有效利用手指游戏发展小班幼儿的智力。  相似文献   

3.
杜艳娟 《甘肃教育》2022,(20):70-73+78
手指游戏是借助手指完成一系列的游戏活动,由于它具有简单易行、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受到了幼儿及教师的青睐。手指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产生良好的感官体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还可以通过直接刺激大脑皮层来完善幼儿的思维,开发幼儿的智力,让幼儿的整体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可以说,手指游戏在培养幼儿能力、开发幼儿智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手指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指头玩的游戏。我通过教小班幼儿循序渐进地玩手指游戏,来锻炼幼儿的手指小肌肉群,提高其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及控制能力,并进而发展幼儿的智力。第一阶段:初步了解手的结构,培养幼儿对手指活动的兴趣。首先,我教幼儿认识自己的手,使幼儿知道手有手心、手背、手腕和手指。然后,再逐一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认识后立即通过游戏《手指点名》进行巩固。老师说出一个手指的名称,幼儿立即伸出  相似文献   

5.
手指玩偶     
手指玩偶是幼儿手指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木偶戏中最简便的操作表演方法之一。幼儿操作手指玩偶能增进手指的机能活动,从而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开发幼儿智力。幼儿利用手指玩偶自编自演各种故事或复习所学过的知识,既可以丰富幼儿想象力,又可以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手指玩偶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活动不受人数、地点的限制制作时可分如下步骤: 1.首先用纸画一个动物或人物的脸谱2.把脸谱的一半复印在白卡纸上,中间划一段约五公分长的白纸作指套,在指套的另一端复印上脸谱的另一半,然后分别涂上颜色。3.把脸谱整个剪出,并在左右脸谱与指套连接处分别用剪刀左上  相似文献   

6.
手指游戏具有易操作、有趣、好玩、简便等特点,重视手指游戏的价值,将手指游戏运用起来,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作者就手指游戏的价值进行了阐述,手指游戏对孩子的情绪情感、手指灵活、智力、社会性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应正确选择手指游戏内容,真正发挥手指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剪纸活动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也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展幼儿智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点上。"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也说:"小孩应有剪纸的机会。"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的剪纸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使幼儿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下面我就谈谈我是怎样培养幼儿剪纸兴趣的。  相似文献   

8.
边唱边做动作,是幼儿唱歌活动中的特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常常一唱歌就自发地做起动作来,中大班的幼儿,除了结合歌词做些带舞蹈性质的动作外,由于他们小肌肉已有所发展,对利用十个手指边唱边动作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下面介绍的一首手指活动的歌曲,经试教,效果很好。幼儿通过唱这样的歌不仅能提高唱歌能力、发展节奏感、促进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发展计算能力。这首歌曲除了用手指表演的方法外,还可由十个小朋友边唱边表演,如唱第一段歌词时,第一个小朋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教学中,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融合了游戏的教学,例如看似简单的手指游戏,就能带给幼儿们多方面的发展,而这种利用手指进行的游戏,不但能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语言天赋,还会开发幼儿的大脑,可以说是非常实用的教育方式。一般来说,幼儿由于年纪较小比较难以管理,但采用这种游戏类型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吸引力更大,会在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故针对手指游戏对于幼儿的意义进行分析,了解当下手指游戏的运用现状,并给出一定的参考策略,帮助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手指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0.
任何人的孩提时代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游戏是最适合于幼儿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游戏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活动。幼儿在做建筑游戏,在玩水、玩泥沙以及制作一些玩具时,就能认识各种材料、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特点,同时游戏能很好地促进幼儿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和感知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要活动,而且要想象,所以游戏又能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游戏中的想象就是“假装”.完全真实的事物或活动并不被幼儿当游戏玩。他们常把自己想象成假装…  相似文献   

11.
教幼儿玩科学游戏,既能使幼儿学些粗浅的科学常识,掌握一些做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能充分发展他们的智力。幼儿在科学游戏中的活动就是一种智力实践和知识实践,这种实践越多越深刻,智力的发展就越快,知识的积累就越多。  相似文献   

12.
创新意识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原动力。人的创新意识在幼儿时期就会显露出来,幼儿时期也是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时期。体育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最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并能满足幼儿身心的需要。体育活动是激发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手段也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幼儿体质,而且还能促进幼儿的动作技能、智力、情感和个体的发展。体育活动除了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还能有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手指游戏是幼儿教育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基本游戏方式,引导幼儿在儿歌的旋律中进行感受,使用基本的手部动作语言而营造的相应游戏情境,进而组织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培养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可以将手指游戏进行有效利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同时也能够挖掘出幼儿成长的潜能,促进幼儿智力以及思维的发展。本文对手指游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究了有效的融入策略。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三算结合”教学的切身体会是:“三算结合”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解题能力。 日本医学博士中修三说:“如果要培养出智力发达、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使他(她)锻炼手指的活动而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就能使全部智力得到提高。”从生理学方面看,算盘作为一种学具,提供和创设了便于学生进行直观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和环境,使学生的大脑右半球得以充分发展。同时又为过渡到想象思维提供基础,促进大脑左半球功能也能得以相应的抽象,这就促进了脑生理技能的和谐发展,为儿童智力的不断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脑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智力游戏是一种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有组织的活动形式,每周三次的智力游戏能系统、全面地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可是在集体智力游戏中,每个孩子动手游戏的机会不均等,教师对幼儿的个别指导不充分,往往造成全体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16.
手指游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游戏形式,不受时间、年龄、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老师可以根据幼儿能力选择相应的游戏内容,通过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多种感官,刺进幼儿手眼和大脑协调。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手指游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能力,同时能强化幼儿的常规练习,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创造了"心灵手巧"这个成语,就是把动手和思维联系在了一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与手指的灵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手指活动越多,动作越精细,对大脑的刺激就越丰富。而相应的大脑的兴奋程度越高,又能更有效地调节手指的活动,提高手指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因此,幼儿的手和手指的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已经成为衡量其智力水平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8.
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存在着相互调节的关系。手的活动可以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手指活动越多、越精细,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跃,智能发展。而大脑在不断接受新的刺激后又促使手的动作更加协调和灵巧。在幼儿期,为了让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应当注重培养幼儿手的操作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出过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手的精细动作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9.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在漫长的岁月里,劳动发展了手,手的发展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幼儿手部肌肉活动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幼儿经常动手,就能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能力,以及性格、情绪等方面的发展。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中,动手操作的机会缺乏,做事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一、幼儿园民间编穿活动的意义和目标 陶行知指出,"孩子能动手,就能促发思维能力".编穿艺术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编穿活动也是一种精细的手工游戏,对幼儿的作用是独特和多方面的,通过幼儿的动手动脑,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萌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在编穿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对于培养幼儿敢想、敢于的精神,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创造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