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成语法对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的关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标准理论阶段,词汇的选择性限制作用于句法;在管约论阶段,词汇语义以题元角色的形式决定句子的合法性;在最简方案阶段,选择性限制和题元角色不是合并和移位的条件,词汇语义对句法的制约被取消了。ERP实验的ELAN效应验证了标准理论和管约论句法信息优先的合理性,N400和P600的对比证明了词汇语义与句法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王宁 《英语广场》2020,(3):21-22
关于句子理解中词汇与句法的关系,不同的研究者看法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句子处理过程与人类大脑的语言处理机制密切相关。Friederici的三阶段理论中扩展题元依存模型(Extended Argument Dependency Model)是解释词汇与句法加工的理论模型,探讨了句法与语义界面在句子理解过程中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言语感知遵循音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除了语音特征、音位和单词三个感知单元外,句子单元也参与了言语感知的过程。在这一感知过程中,句子语境分别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对词汇的识别发生影响。在句法方面,句子层依据句法规则对词汇层产生自上而下的反馈作用,通过词类限制和曲折形态特征核查等方式实现对词汇层上备选单词的筛选;在语义方面,句子层根据语义限制条件对备选单词产生激活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题元理论对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的研究意义重大。在生成语法的管约论阶段,词汇语义以题元角色的形式决定句子是否正确。本文概述题元理论并解释分析了题元角色在句法层面的应用,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在词汇语义与句法互动研究范畴内,动词意义影响句法结构,其意义成分映射到句子结构层面,决定句子的论元实现。本文拟结合动词本身意义,从题元理论出发,对英语动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
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递归性,人类语言是一个递归系统,动物语言则缺少递归特征. 人类具有生成无限多的句子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的能力,这种语言的创造能力和解释能力分别基于句法递归程序和语义递归程序(Sauerland & Stechow,2001).句法递归程序生成句子,语义递归程序解释句子.生成语法的核心思想是有限规则无限运用,即有限的句法规则生成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同样,经典逻辑语义学也有一条指导性原则,即组合性原则——句子的整体意义由句子各个组成部分及组成方式共同决定.从语言生成与语义解释来看,句法语义是两个自治的递归程序,句法表征与语义表征独立存在,正因为如此,才存在句法语义界面,句法语义界面在这两个递归程序中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范畴内,可以从语音、音系、形态、句法、语义、语用模块分析。而"界面"强调各个模块之间的互动和交互作用,通过总结不同的界面研究,包括句法-形态、句法-语义、句法-语用和语义-语用界面,描述二语习得中特定界面属性习得的难易程度及可习得性,分析造成习得困难的原因,为课堂语言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句法、语义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层级,动词语义制约句法形式,句法与语义之间通过界面或接口连接.借助梅尔丘克的意义—文本理论,文章通过语言的深层结构以及句法与语义之间的多对多关系阐明句法与语义界面的本质属性,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句法与语义界面是功能词附加、词与词组变换与小句结构优选三个部分有机组合的过渡层级.  相似文献   

9.
题元重合是一种独特的词汇语义、句法语义乃至认知语义现象,它为语言语义研究提供了颇具新意的分析视角、分析层面和分析手段。本文首先从内涵界定、特征描写、实质分析以及概念关联等几个方面对题元重合现象展开讨论,进而基于题元与动词语义及句子结构的密切联系,以整体事件语义中的题元为描写单位和对象,从动词情景事件和动词句式两方面着手,对题元重合的语义功能表现做进一步探讨,以观照其在事件范畴语义、句式语义中的特殊地位和运用价值,借此深化题元理论和词汇句法理论研究,从题元角色解读和功能语义分析维度对动词语义问题做出新的阐释。相关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题元理论和语义角色理论本身的认识,同时对于动词事件语义、句子语义分析以及动词精细化语义描写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图片描述实验范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产生过程中的句法启动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被试的目标句在句法结构上与毫无语义相关的启动句间有很强的一致性。从而说明了在第二语言言语产生过程中也存在句法知识表征问题。Pickering和Branigan提出的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言语产生中句法加工的过程。尤其是在产生大于一个词汇的短语或句子时,存在词条层关联节点的激活,这与言语产生过程中的句法加工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出发,围绕句法相关语义、句法相关语义表征和联接规则三个主要问题简要考察了当代句法—语义界面理论中词库驱动理论和句法驱动理论的异同。二者的相同点是:都承认语义对句法的制约作用,语义的表征对象是句法相关语义和有关联接模式。二者的不同点是:词库驱动理论认为句法相关语义来源于谓词,并单独决定句法结构和意义,采用词汇语义表征,坚持普遍联接规则和间接联接模式;而句法驱动理论认为句法相关语义来源于谓词和构式,构式义融合谓词义和决定句法结构和意义,采用句式义语义表征,坚持构式独特联接规则和普遍联接规则想结合,采用单层直接联接模式。文章最后结合汉语,评价了上述理论的优劣,并提出构建整合句法—语义界面理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言语理解是个体加工语言信息的重要过程,该过程离不开注意的参与。本文从词汇加工和句子加工两个方面综述了注意对言语理解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在词汇加工方面,注意分散导致词汇加工的速度变慢,注意对词汇加工的影响受加工任务的调节。在句子加工方面,注意分散阻碍了句子的语义、句法、预测性等加工过程。事件相关电位的相关研究发现,在词汇加工过程中,语义相关词对比语义无关词对引发的N400波幅小;与在完全注意条件下相比,在注意分散条件下的N400效应有所减弱。同样地,句子语义违反产生的N400效应也在注意分散条件(相比完全注意条件)下减弱。未来研究应着重关注和解决如下问题:(1)注意在词汇加工中的作用是否受到词汇属性的影响;(2)注意对词汇的语义信息加工是否受词汇情绪信息的调节;(3)注意分散对言语理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4)注意影响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语言层次的理解 ,有助于了解语言的性质、内在特征及其句法规律 ,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而语言的理解必然涉及词汇与句子等结构层面 ,也涉及语义方面的词汇歧义、词组歧义和句法歧义。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翻译是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汉语"穿"字的语义分析为例可证明从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界面研究角度出发,用语义理论的新发展指导,以构式为单位开展词汇语义研究,并将认知和文化因素引入词汇表征,可以得到较为完善的从语义到句法使用层次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网络.  相似文献   

15.
以汉语“穿”字的语义分析为例可证明:从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界面研究角度出发。用语义理论的新发展指导,以构式为单位开展词汇语义研究,并将认知和文化因素引入词汇表征。可以得到较为完善的从语义到句法使用层次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网络。  相似文献   

16.
句法和语义是句子理解加工的两个主要方面,人类大脑是否能够对句法和语义进行区分?又是如何对两者分别进行表征和加工的?这是目前语言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年诸如"ERP"和"fMRI"之类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兴起和盛行,为句子理解加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使研究者对句子理解加工的研究大大深化。本文旨在概述当前句法语义关系的ERP研究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7.
句法包含线性的句法结构和非线性的句法特征两个层面的问题,非线性的句法特征必须通过句法操作改变句子的线性结构,在句子的表层结构得到体现。非线性的全句语义-语法特征主要是否定特征和时体特征,它们作用于全句,必须通过移位、加标、重叠等句法操作手段实例化。但全句语义-语法特征不具有成句性,不能决定句子的性质不是句法学意义下的句子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句法层面上相反的两个句子最终表达相同的语义,在语义层面上看似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却最终产生相同的语义,本文主要研究汉语言中这种句法互反和语义互反现象。我们认为一种句法互反现象,是句子成分的应对性造成的;第二种句法互反现象是一肯一否却同义。语义互反现象与反义复合词、偏义复合词和同词反义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正要掌握好运用好一门语言,必须具有丰富的词汇。然而,在教学中,高中英语学习还主要是采取直接讲授、题海战术,习题讲练,可以说词汇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教师的教学活动大多不超越句子范围:横向,解释单词在语义、句法中意义;纵向,提供句法、搭配信息,再通过造句、英汉句子互译等练习达到使学生掌握词汇的目的。教师很少以语篇为出发点。另外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是以教师讲授为  相似文献   

20.
试谈汉语语序变化的合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结构之一。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不同的语序往往可以在句法、语义、语用上改变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因此在语言运用中,选用哪一种语序取决于具体的语言环境。本文试图结合句法、语义、语用来考察双向动词语序变化的合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