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建水紫陶的发展历程,提出紫陶发展可分为兴起衰落、恢复和繁荣三个时期,并对每一时期建水紫陶的生产工艺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兴起时期以个体为主进行生产,产量较低,由于政治和社会原因而逐渐衰落。恢复时期的生产方式由个体行为转为集体协作,产品更加丰富。而繁荣时期的紫陶正向规模化生产转变,产品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紫陶是由建水县碗窑村生产的一种工艺品,因受政治、经济及生产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紫陶的生产工艺、制陶习俗、行业组织结构、传承方式、功能及装饰文化在当代社会中都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文主要考察碗窑村紫陶的生产工艺及传承方式的变迁,以便能更全面地认识紫陶的文化内涵,促进紫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转变和革新前所未有。但是,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曾经指出的: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科学论断,准确地论述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深刻地阐明了文化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特殊而重大的作用.文章简要分析了构建企业财务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云南省建水县古城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在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其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建水古城在保护与发展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结合建水古城的实际,探究如何在保护古城风貌的同时实现城市化的发展,形成以积极保护为原则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陈海英 《职业圈》2013,(3):154-155
一、县级图书馆建设现状简析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是公共图书馆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7.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而且还猛烈冲击着传统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也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从清朝光绪年间工艺的形成至今,在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建水紫陶继承了历代建水窑的工艺特点,吸收了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兼容并蓄,最终形成了以"彩泥刻填"和"无釉磨光"为代表的特殊技艺,成为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陶艺品种,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9.
池州罗城民歌是地方特色文化,记录了当地的生产生活面貌和社会变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社会记忆。在现代化冲击下,民歌传承面临着资料零散化和代际断层等诸多困境。本文将在梳理罗城民歌传承困境的基础上,探讨破解困境的对策,以期为罗城民歌的传承实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光庭的《乡言解颐》记录京津地区的乡言俗语,同时涉及到了清乾隆、道光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民俗风情,对研究清代京津地区的方言俗语、社会生活史、风俗史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经济与生活领域进行沟通交换的桥梁,是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生活的连接点。随着近几年来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消费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群体。深入研究大学生独特的消费心理及特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从而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山西民歌被称为"山西文化百科全书",其中大都诠释出当地的民俗民风、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和历史文化等,而这些都从不同的层面体现出山西人民对生命孜孜不倦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忠诚。山西民歌以反映当地民间文化为主,是由当地老百姓自发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内容丰富,优美动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古老传统民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也是山西本土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仫佬族村落是保护传承当地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场域。目前,在国家政策指导和资金扶持下,仫佬族特色村寨石围屯以旅游发展带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大勒洞屯以政府为主导的村落维护与文化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经济收入、民族文化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乱搭建、劳动力流失、民族旅游开发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以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基础,调动村民保护古村落文化、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守望并延续仫佬族村落的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4.
安楠 《职业圈》2014,(17):107-10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群众文化发展思维还需突破。本文研究了我国群众文化的现状以及基层群众文化的缺陷,并针对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民俗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民俗的承载体。民俗语言和社会生活之间是一种共变的关系,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当地的民俗语言上有所反映。微山湖渔村的宗族观念在渔民上岸前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不仅反映于其观念的内在机制上,也反映于其仪式的外部形态上。这在当地渔村民俗语言的发展演变上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满族农耕文化作为吉林省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给满族农耕文化带来了挑战。该研究旨在探讨满族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以促进其保护和发展。满族农耕文化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及传统和文化的传承。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农耕效率,但也带来环境问题。满族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可以通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融合现代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来实现。通过这些措施,满族农耕文化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为吉林省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董丽娟 《文化学刊》2014,(6):132-135
乡村集市是乡村社会定期聚集进行产品交换和交易的市场,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乡村集市具有"民俗文化空间性",作为农村经济民俗生活的展演空间,一方面有其经济功能;同时,也承载着展演乡村民俗、映射地区文化传统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唐代丝绸文化在我国文化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发掘研究唐诗这一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文献形式,分析唐代桑蚕纺织业的发展和唐代丝织品的种类、纹饰及功能、地位,从而研究唐代丝绸纺织业的发展对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杭州市城北余杭区良渚镇荀山南麓有一座独具风格的博物馆——良渚文化博物馆,馆名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的。这座博物馆楼上楼下3个展厅,向人们描述了5300—4000年前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活情况,以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和雕琢精巧的玉器、黑陶突出展示了当时的稻作农业、制陶业、纺织业和玉器制作业,  相似文献   

20.
峻峰 《职业圈》2008,(1):61-62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首先具有其行业文化的特性,同时又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