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蕴含了深厚的时代价值、民族价值与文化价值。弘扬黄河文化,重在讲好黄河故事。一方面,黄河故事将成为中国人民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向国际社会讲好黄河故事,是构建国家形象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举措。通过对大河网英语频道对黄河故事的外宣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依托跨文化传播和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对黄河故事的外宣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提炼黄河故事外宣策略的主要特征和内在逻辑,尤其在平台策略、主题策略和语言策略三个维度的创新手段和特色做法,以期对黄河文化海外传播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是黄河文化再次繁荣的历史机遇。通过梳理黄河文化传播力的现实需要和现存问题,提出从制度化、符号化、观念化和生活化四个维度重构黄河文化传播“共通意义空间”的路径,从而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效能,促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正向循环。  相似文献   

3.
杨靖 《兰台世界》2017,(2):75-77
治国先治史,档案工作对于国家弘扬自身优良传统,增强文化软实力,建构正面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通过档案工作建构国家形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通过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重视与大众传媒合作、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等途径发挥档案国家形象建构作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厚军 《出版参考》2021,(1):45-46,51
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新时代赋予水利出版人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和任务.本文从探讨解析黄河治理历史文化的价值特点、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黄河文化的价值转变等理论研究出发,结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在开展黄河文化出版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以期为聚焦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出版界同仁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唐诗黄河意象代表着唐代诗人对黄河的文化感知,具有独特的形象特征与审美特性.以文学地理学视域考察《全唐诗》中描写黄河的诗作,可知唐代诗人关于黄河意象的塑造蕴含着鲜明的黄河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并可进一步挖掘其在文化符号及文化贮存等方面的价值.根据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设计黄河文化传播方案,亦是一种兼具学理性与创新性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6.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弘扬黄河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之源,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之举。微时代在弘扬黄河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现实问题与文化阐释的张力、国家意志与行政逻辑的落差、价值多元与西方文化的渗透、区域传统文化的趋同与求异、传承载体与传播渠道的局限等现实困境。需要围绕多元主体协同推动、资源要素优化整合、载体渠道融合共生、弘扬机制建构完善等方面,探索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应然进路。  相似文献   

7.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传播黄河文化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弘扬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如今,自媒体蓬勃发展,人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信息传播的广度宽度不断拓展,这为黄河文化传播效果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分析当下自媒体传播黄河文化的现状,尝试就自媒体如何提高黄河文化的传播效果提出相应路径。  相似文献   

8.
冼星海的作品很注重音乐形象,《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形象充满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战斗精神,其中黄河便象征着中华文明,展现着顽强不屈的华夏精神。  相似文献   

9.
黄河文化传播是继承弘扬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弘扬民族精神、民族气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作为官方媒体传播平台,学习强国平台在传播内容上通过资源整合与专题报道,聚焦黄河文化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意义;在传播方式上通过场景叠加与渠道整合,聚焦黄河文化的多媒体传播与融媒体传播;在传播策略上通过滚动式传播和交叉式传播,提升了传播的连续性和长效性;在传播对象上兼顾受众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实现了全民普及覆盖、聚焦核心受众的传播效果。学习强国平台的黄河文化传播策略是当代媒体传播的典型范例,对整合传媒资源和打造主流传播渠道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其中也对黄河文化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出版单位在学术期刊、学术专著、大型丛书、百科全书及其他融合出版方面做出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尝试,此外仍有文化资源保护、水利成果展示、文化认同、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创新需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1.
努力培养和塑造良好的部门形象和机关干部形象,这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建平县档案局(馆)在塑造“团结奋斗、勤政廉政、拼搏进取、务实争先”的部门形象时,大力弘扬了“三种精神”:一是。弘扬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2.
陈斌  张丹 《中国档案》2022,(5):62-63
<正>黄河—中华文明主要的发源地,它见证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档案文献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是开展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做好黄河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传播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黄河档案概述1.黄河档案基本情况黄河档案馆是全国水利系统中被水利部批准成立的第一家水利专业档案馆,于1985年正式成立。黄河档案馆肩负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信息化建设和黄河档案工作管理的重要职责。馆藏总量约56万卷(册),其中,档案26万卷,科技资料10万册,图书期刊近20万册。  相似文献   

13.
国内黄河文化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高产学者群体和核心机构尚未出现,研究主体、发文刊物均比较密集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学者间和机构间的合作均比较少。黄河文化研究热点不断演变,整体上黄河文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文旅融合、文化产业等问题被学者们关注较多。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黄河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传承弘扬,以及黄河文化对传统文化复兴和民族文化自信建立的支撑等问题是近三年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郑晓红 《报刊之友》2013,(3):101-102
良好的社会风气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弘扬出来的,但是在日益数字化和碎片化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典型形象的宣传不仅选取角度要科学,而且要合理把握典型形象的价值。衢州“最美”系列的典型宣传在整合优势传播,重塑典型审美价值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历来被中外研究者所关注。"外国人讲黄河故事"在当下主要表现为有关黄河的媒介产品。纪录片《中国黄河源之旅》作为他者视角的个案,其建构出的黄河存在共性与差异;并通过内外叙事视角的互补、线性叙事结构的强调、对叙事对象的观照等共同勾勒出此形象。超越个案反思他者视角偏见与误读等问题有助于建构积极对话的黄河文化主体性传播范式。  相似文献   

16.
《新闻窗》2005,(1):16-16
我省新闻媒体积极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巩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成果,贵州日报、当代贵州杂志社、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电视台联合制定了《“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自律公约》。现全文刊发.供新闻单位参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体的发展,新闻摄影不再是新闻内容制作中的配角,其和文字、视频等内容间的完美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新闻本身的感染力。为了让新闻摄影作品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新闻摄影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说,当下我国新闻摄影作品既肩负着向大众传递事实真相的责任,也发挥着在社会范围内弘扬正能量的作用。本文对加强新闻摄影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汪新叶 《档案管理》2023,(3):99-102
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以独特的金石档案形式记录着汉代农业的发展,这种无可比拟的自然属性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工作的基石。本文以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潜在价值和数字化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遵循共享性原则,构建一个结构有序、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数据库”,切实有效地实现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最后,依托数字虚拟展示系统对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数字资源进行交互性的整体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覆盖菏泽全域,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和平台。黄河档案是黄河流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形式不一、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它们既是黄河文化的历史记录与物质承载体,又是弘扬发展黄河文化的重要媒介。[1]档案管理部门应深入挖掘利用黄河档案资源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信息,探索符合菏泽实际的新路子、新机制、新方法,把稳档案文化的建设方向,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主动融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的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20.
在迈向体育强国的进程中,中国体育国际形象传播越来越重要。通过大型体育赛事、明星运动员、国家形象宣传片等方式,中国体育国际形象传播取得了良好效应,并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弘扬主流价值观、商业化趋势明显、回归个体本位、主动意识加强。今后,还需要在丰富传播内容、扩大传播视角等方面全面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凸显民族特色,增强话语权,以促进中国体育国际形象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