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拟以虹影书写女性成长的小说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的分析为基点,论述虹影对于女性在成长中的生存境遇和主体性生成过程的深入思考。通过对于概念的厘清从而确定研究对象,探讨虹影的女性成长书写在她的写作中的定位。对虹影小说中女性成长的背景作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试图探究虹影小说中女性成长背景的特殊性及其存在的模式。并从虹影的几部代表作中的女性形象来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映照。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女性作家以不舍的少女情结深入到隐秘的潜意识中打捞女性成长岁月里的生命体验,展示女性酸涩甜蜜的成长之路。欣喜、失落、焦虑、迷茫——少女成长中的种种丰富而又复杂的生命体验始终贯穿着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文本。  相似文献   

3.
《虹》是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女性成长主题是贯穿这部小说的一条主线。遵循成长小说的基本模式: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惑与抗争——成长中的领路人——在大自然怀抱中的顿悟等几个方面来解读厄秀拉的成长历程。探讨女性为了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中寻求自我、寻求生存空间而面临的不同矛盾冲突及矛盾的解决方式,我们发现《虹》体现了三代人不同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4.
“女性成长小说”概念的清理与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长小说"有着诸多的概念界定,但是这些界定和阐释基本上是建立在以男性主人公为成长主体的小说文本之上。真正的"女性成长小说"是在"五四"之后开始出现的,但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并不理想。通过对于女性成长历程中"他者"境遇的揭示以及对造成这一性别境遇根本原因的细致厘清,并在两性成长内涵与两性成长叙事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得出"女性成长小说"的概念界定。同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还要注意到女性成长的艰难、女性性别自我、女性主体性生成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各种小说都有自己的模式,女性成长小说也不例外。以《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和《水与火的缠绵》为例,女性成长小说中的女性成长。作为成长对象的女性虽然各异但也有一定的共性。女性成长过程基本上都分为三个阶段:婚前的青春阶段,婚姻阶段,婚姻破裂及以后阶段。女性成长的方式主要为女主人公在与男性的关系、婚姻的关系和事业的关系中成长。成长的结果多是女主人公事业有成,心理独立,情感明晰。  相似文献   

6.
从被塑走向自塑——铁凝长篇小说的女性形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凝的三部长篇《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可以看作一个女性大文本 ,对女主人公作了“互文性”的历时观照 ,从中可以看出女性与男性之间从“战争”到“和平”的演变 ,及女性自我和女性主体的成长进程 ,也可以看出作家对女性成长的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孙峰 《宜春学院学报》2013,(11):99-102,154
按照族裔来划分的话,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可以归纳为非裔、华裔、西语裔和印第安裔女性成长小说等不同类别.在当前,国内外对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开始有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该类型小说在内涵、思路与方法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厘清美国少数族裔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的一般性特征,从而进一步发掘其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白小说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建构了女性诗学,展现了女性与成长、女性与暴力、女性与苦难、女性与死亡等一系列隐秘的现代女性心理图景,探索了女性内成长的曲折历程.但由于作者带有一定的自恋倾向,过分依恋女性自身,固守着女性的依附性和偏执性,同时忽略甚至轻视以男性为代表的整个社会现实,以致在女性心理审美历程的探索中,未能使女性内审意识上升到女性自我意识的彻底觉醒,因而也就不能给妇女解放指明正确而清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以苏青《结婚十年》、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为例,追溯女性成长历史,结合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观念,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意蕴,试图解读我国女性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0.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展现了男性少年的成长历程,小说塑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男性少年形象。而女性也成为这一类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形象,这些女性具有美丽、善良等特有的品质,这些品质使作品中的女性呈现出类型化、概念化的特征,小说中的女性仅仅作为一种性别符码也体现了作者的传统男权观念。  相似文献   

11.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主要为女儿、妻子、媳妇、母亲等,而由女性这一家庭角色所衍生出的女性特质则是“女儿性”“妻性”“母性”等。作为综合属性,三者始终蕴含在女性的成长过程中,而何种特质占主导地位,这与女性的角色阶段、责任意识、价值定位等密切相关。在情感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女性唯有正确理解自身在亲情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及价值体现,才能处理好各种家庭情感问题,从而在立足社会时少一些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成长小说摆脱了长久以来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家”的种种遮蔽,还原出“家”在女性成长过程中深刻真实的本相。在这些小说中,“家”带给女主人公的感觉常常是破损压抑的,小说文本深入到女性微观的生命世界中,淋漓尽致地书写了在这种“不完全”家庭的阴影之下女性个体性格特征和性别意识生成的过程中细微的生命感觉,并以戏剧化的情节展示出家庭对于女性成长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它对于备受压抑和禁锢从未获得历史命名的女性经验来说,无疑是最为隐秘的反抗利器和最为有效的表达手段.它从不同角度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真实"的女性成长原生风貌,并指向了女性成长的真实内涵.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主要存在着四种隐喻类型:"双我"幻象折射后的镜子隐喻、启示性与叛逆性合一的"神秘女性"隐喻、意蕴丰盈而张力充沛的两极对立隐喻以及以"彻悟"为核心的女性成长蜕变隐喻.  相似文献   

14.
叶梦是现代散评议颇具探索、开拓精神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对女性成长发育和生殖生育等历程中的种种生命奥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些散文是对传统的女性禁忌的颠覆,标志着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也是叶梦以其女性的独特体验为视点对男权文化的反观和挑战,这些散文呈现出一种新的女性美,也体现出作者积极的创造的生命哲学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童年记忆”这一角度切入,分析童年记忆给女性成长带来的独特而巨大的影响,以求更全面地评述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30年代革命故事里的女性反成长叙事,沿着欲望通过抑制/激活机制进行话语转移的理路完成了革命女性和边缘女性想象,彰显了欲望与理性的永恒悖论和两者间的对抗式对话,也出示了革命风潮中女性如何欲望、如何成长的部分真相和答案。《她是一个弱女子》、《一九三0年春上海》(二)和《出奔》三个小说文本,颇典型地代表了这个时段女性成长失败的诸种陷阱和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回家的路,即是个人的成长之路。《飘》历来被看作一部爱情小说,但它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女性成长的故事。小说多角度展现了女主人公斯佳丽处在新旧女性蜕变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家园意识与女性成长的内在关联是理解《飘》的情节发展和人物个性的重要切入点,斯佳丽正是在重回家园的渴望和努力中,在独立性、依赖性和自恋这三重个性与现实的冲突中,一步步迈向成熟、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90年代多样化的文学创作中,一些女性作家将目光转向转型期的都市青年女性,关注她们生理与心理的成长过程.她们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都市青年女性的生存状况,以不同的写作方式,从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与女性自身的敏感来探讨女性的成长之路,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思考女性的命运.这让我们认识到,在当今商品化的时代里,都市青年女性的成长艰难又漫长.  相似文献   

19.
女性科技人才是我国人才结构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重要示范作用。通过对湖北省公共部门的女性科技人才调查,结合ASD成长模型分析,发现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存在适应阶段的制度系统的战略规划不足、选择阶段的技术系统的创新匮乏、发展阶段的环境塑造的缺失等问题。以改革创新为指导,通过优先将性别差异纳入开发科技人才决策中,优先创新女性人才机制,优先调整女性科技人才结构等来改善我国女性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推进科技领域的性别平等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女性成长小说呈现出的多维度构建方式和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社会的不断认识和把握,同时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定位和伦理价值影响。《小妇人》和《嘉莉妹妹》中的女主人公们因为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氛围,而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成长路径和成长追求。她们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伦理价值观因为社会发展而进步,同时也受到时代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有收获,也有失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