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1.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  相似文献   

2.
高梅 《教学月刊》2014,(4):47-50
正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因为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要突破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难点,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判读技巧,达到灵活应用。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要诀:同线等高)2.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相似文献   

3.
等高线地形图对学生的空间能力要求较高,本文从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学习、地形判读和综合应用三个方面开展递进式活动,以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为起点,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制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体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并以凉山州昭觉县为例,基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认识,从产业扶贫、易地扶贫、生态保护三个角度提出脱贫建议,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形成和谐的人地观。  相似文献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出现频率较高。教师应教给学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与技巧,让学生在高考中轻松解答相关题目。  相似文献   

5.
<正>【教材版本】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思路设计】以电影情节导入,使学生认识到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确今天学习的对象——等高线地形图。首先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板图,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利用板图,分析在地形图上判读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规律;通过"指掌山河"的环节让学生了解山体部位,并在地形图上能够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游戏使学生直观  相似文献   

6.
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中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但是,学生的空间思维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图形转换的训练,很难熟练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广大地理教师为此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其内容和思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取常见、常用的生活用品作为素材,将抽象的平面地图具体化为直观的三维立  相似文献   

7.
平岚  郭建 《地理教育》2013,(4):26-27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地图部分提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教学目标,这将为学生"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以及认识、适应、利用地理环  相似文献   

8.
在高三一轮复习前,同学们接触等高线地形图较少,所以往往对等高线信息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将借助典型例题,例析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及地形剖面图等内容,帮助同学们提高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增强解题能力. 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种地形的判读 1.一般地形的判读 一般地形包括陆地基本地形和山区局部地形,陆地基本地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山区局部地形包括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根据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特征,可以对其进行判读.  相似文献   

9.
地形图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起伏变化的普通地图 ,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地物按图例符号加注记表示。其内容的详略主要受地图比例尺的制约 ,根据实际需要 ,在国家经济建设、教学、科研和国家建设中 ,采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中学区域地理教材中的地形图基本上是小比例尺图 ,考查局部地貌类型的地形图 ,比例尺大些 ,而根据等高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多为大比例尺图。Ⅰ .读图技巧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一 ,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①数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数值 ,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 ,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 ,以两地的水平距离…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本节是《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综合探究的内容。是学生认识身边熟悉的社区,逐渐了解多种多样的社区以后,并学会运用地图获取信息,认识社会的一节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学会地图的选择。然后分别设计了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土地利用图四幅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判读和使用,从而使学生了解获取地图信息的基本要领。  相似文献   

11.
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它比较抽象,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难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原理地面的高低起伏,在地形图上是用等高线来反映的。等高线是把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是一种反映高程的等值线。所以,可以把等高线看成是不同高度的各个水准面和地面相交的曲线,把这些曲线投影到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到图纸上,所得到的便是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大地表面的形态虽很复杂,但它总是由各个基本地形组成的。只要熟悉了表示这些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形状,则再复杂地形的等高线图也就不难判读了。1.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构成地表面的基本地形有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峡谷、盆地、陡崖和悬崖等。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限于图幅的原因,不一定全部闭合。(3)在图上等高线不会中断、不会拧成螺旋状;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相交,只有在直立的陡壁或悬崖处,等高线才会重叠在一起。(4)山坡坡度均匀,等高线的水平间距大致相等,陡坡密集些,缓坡稀疏些。(5)在山谷两侧,等高线呈“V”字形,“V”形尖端...  相似文献   

12.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读图分析题是地理试题的基本题型.也是地理试题的特色。用各种形式的图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是历年高考考查地图识图、分析图的主要方式。其中高考命题的焦点之一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仲在华 《考试》2009,(3):62-62,82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现象的空间演变、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都可以通过等值线图展示出来。中学地理中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太阳高度线等。其中又以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三种最为重要。等值线图为考查学生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提供了平台,历年高考试卷都非常重视对等值线图的考查,如2007年全国文综卷Ⅱ考查了闭合等高线的问题,江苏卷考查了山谷与山脊的判读问题。可是等值线的判读中常常遇到一些“拦路虎”,本文就在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过程中所遇到的“坎”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等高线地形图”一节的前后钟祥市冷水中学严克勤(431900)“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图”一章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的地图,内容抽象。由于初一学生缺乏投影透视知识,空间想象能力差,在此地图上辨认地形的高低起伏感到十分困难。为了...  相似文献   

15.
等高线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不仅考验了学生图形结合能力,更考验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生逻辑思维与图形结合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就需要老师认真研读课本,深挖教材,将等高线这个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19):142-143
本文从等高线的概念、特点、等高线地形部位判读、等高线的数值计算、等高线与区位选择、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等几个方面,叙述了有关等高线的教学,内容详细,直观明了。  相似文献   

17.
姜兴伟 《地理教育》2015,(Z1):81-82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通过对前一节"地图的阅读"的学习,已使学生对地图有初步了解,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地形图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地图类型,故具有地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即地形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学习中是较为基础和重要的一节。  相似文献   

18.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让很多学生感觉困惑和棘手,因为它对学生地理空间概念、空间想象和分析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现水果篮可以变化出多种等高线地形的模型,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等高线地形模型具有价格低廉、体积小、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便于学生小组学习或单人进行实验来观察学习。一、与传统等高线模型图对比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等高线地形图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图像种类之一,能较准确地表达区域的地形特征。因此备受考试命题专家的青睐,频繁出现在各类考试中,是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和锻炼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媒介。遗憾的是,许多学生虽勤于钻研却始终无法完全突破此类图像,一旦遇到复杂图形仍然一片茫然。其实,等高线地形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真实的三维地形转化成二维图形(见图1、图2),也就是对地形实体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丁生军 《广东教育》2006,(12):39-39,62
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它比较抽象,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