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然质态必将是顺应儿童心理,秉持儿童视角,站在儿童立场,构建基于儿童视界的数学课堂,让儿童真正走进数学课堂,引导真探究,促进真学习,创建充满童趣和数学味的本真课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儿童数学课堂应当成为一种"童趣课堂",教师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趣味使者"。在数学思考、表达、游戏和探究中,学生能够感受、体验到数学的"智趣""情趣""乐趣"和"理趣"。只有充满"童趣"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3.
"童心数学"课堂要求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即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经验自我需要和兴趣,把学生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创造视为教育活动的本质。要尊重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构筑理想的"童心数学"教学模式,首先我们应深入分析思考以生为本的实质,从而探寻实效性的"童心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儿童的课堂需求;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让儿童在生活中体验与理解数学;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美好,让"童心数学"的实践与研究实实在在地向前迈一步。  相似文献   

4.
"让学引思"的数学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主张从儿童本体、课堂本色、教学本旨、数学本质的视角,理解教师、学生、教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从教学力、学习力、认知力、思维力四个维度展开,让教师开启"让学"之旅,让学生生成真学样态,让教学引导认知体验,让数学提升思维境界。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的数学活动探索,理应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探索的真正主人,促使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应然转变,有力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真探索、真思考、全参与,重建学习者为中心的"现实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鉴于此,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现实出发,基于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围绕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操作、语言表达等现实因素设计探索活动,为创设顺应学生思维、迎合学生情感、拓展学生认知的现实课堂提供教学样貌和备课样态。  相似文献   

6.
汤卫红 《江苏教育》2014,(13):58-59
<正>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让儿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力量。在数学课堂中,儿童理应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体、数学课程的建构者、数学文化的"再创造"者。基于儿童、为了儿童、在儿童中,是"儿童本位"的数学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问题1:新课标为什么强调儿童本位?  相似文献   

7.
"合作力"是儿童数学"学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合作力"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目标追求。回望课堂,合作早已成为重要环节。但细细琢磨,我们不禁思考:课堂中的合作是真合作吗?合作让学习真正发生了吗?合作让儿童的"学习力"真正进阶了吗?我们的研究与实践在不断思考与追问中开启。  相似文献   

8.
真学课堂就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堂。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为例,从拓宽数学思维、共创真学课堂的角度,让学生在自主创造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在观察比较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在"真学课堂"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从数学内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经历真学习.通过揭示基本不等式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突出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享受数学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堂既是数学的,也是儿童的。基于儿童视界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在儿童和数学之间寻求一种动态平衡。一方面,教师要把冰冷的科学形态的数学不断转化为温暖的儿童形态的数学,让数学走近儿童,为儿童所喜欢;另一方面,教师要把自然状态的儿童不断培养为数学状态的儿童,让儿童走进数学,学会数学地思考,进而通过数学学会思考。在实践层面,基于儿童视界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让儿童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核心问题,构建"问学"课堂,就是让数学课堂改变小问题呈现、碎步子前行、短时间思考的现状,而是通过核心问题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促使数学课堂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学习真发生。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多"让",多让学生实践操作、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交流,找出数学知识的规律,理解知识,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肯"让"、会"让",定会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做到疏而不堵,处理好课堂上的成功和挫折,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处理好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给学生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处理好数学课堂上"放"与"收",使学生的数学思考落到实处,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将"数学思考"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可见"数学思考"在现阶段教育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数学思考"的实现程度已成为衡量课堂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让数学思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本文对目前的"数学思考"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根据现状分析,重点阐述了培养"数学思考"的策略,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创见性提问、把握时机和注重细节等几个方面,对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数学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童话教育促进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课题以儿童为本位、以课堂为主阵地研究童话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除了要解读文本,探寻教材的深度、广度、厚度外,更多的应研究儿童,探究多元智能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从解读儿童的经验留存、研究儿童的个性差异、探寻学生的认知风格、思考学生的学习障碍等方面挖掘儿童的潜在智能,让儿童立场成为多元智能起飞的跑道。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伪思维"现象,"伪思维"的出现,容易使学生的计算经验、操作经验、认知经验被忽视,因此,小学数学课堂要时刻警惕学生在课堂中的"伪思维"现象,要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从学生的思维现实出发,有效避免学生课堂上"伪思维"的产生,继而让学生在充满"真思维"的数学课堂上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学历案的数学学习过程较之传统数学教学过程,在课堂结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更加关注学习的"真"与"实",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真学习""会学习",建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数学课堂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教师要借助观察、猜想以及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将机械的模仿记忆转变为自我的实践探索。以"圆的面积"的教学为例,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方式,使得学生经历新知的推导过程,做到真学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早已开始改革。由"舞台剧"走向"生活课堂"、从"迷恋浮华"走向"追求高效"、从"关注教师"走向"关注儿童"。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让数学教学回归课堂的主体——儿童,关注儿童的生活,追求儿童的可持续发展。顺应儿童的需要,悉心呵护儿童的生命,彰显和发挥儿童的天赋潜能,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关注儿童发展的每一方面。教学满足童心,方法注重童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堂才是科学、高效的课堂,才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