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完整的课堂观"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如何让学习在课前真正发生?在课上如何构建"基于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话分享"的最佳学力课堂呢?在课后又如何让学习继续延展?力图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有力地影响儿童"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变化,从而促进学生学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课堂真正的主体是儿童。在准备"认识周长"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究竟是要教师教学设计的精彩还是要对儿童的学习真正有帮助?教学究竟应该如何顺应儿童已有经验,怎样理解儿童的学习困难,促进每一个儿童更好更深入地学习呢?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纵观品德课的教学环节,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往往一味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往往忽视了学生需"独立思考"这一探究合作学习的本真。如果学生不会独立思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打一打品德课堂"伪探究合作学习"的假,让"独立"与"合作"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4.
正小组成员团团坐,学生主持学生说;小组讨论乐陶陶,教师悄然退出堂。课堂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学生合座,学生讨论,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那么,"合座"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吗?讨论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吗?老师还要讲吗?这样的学习有效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上,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的备课、授课甚至评课的标准都是建立在"教程"上的。即这种课堂的推进始终围绕"教师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而开展。由于这种课堂呈平面单线发展,尽管操作起来清晰、易行,但长此以往,使儿童阅读过程与文本对话展开不足,儿童脑海中只能留下平面、单一的抽象符号,无法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导致儿童个性思维的瘫痪怠工。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立足于儿童,关注"学程",让儿童从"我问"出发,经历"我学"与"我悟"的学习过程,从而在阅读中激活儿童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激扬他们思维的灵性!  相似文献   

6.
"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学习要有情境,有个体体验。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广泛推广"小组合作学习",而忽视了"独立思考"。如果学生不会独立思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小组合作,失去独立思考。要让"独立"与"合作"比翼双飞。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时常追问自己:儿童到底有多大潜能?你给他一方舞台,他何以能还你如此之多的奇迹?当"儿童立场"观不断被提及,当我们努力从"教学"走向"让学"时,我们的儿童不就站在了课堂的正中央吗?后来,我听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课上,老师先让学生借助课前的"先学单"提出不懂的问题,继而引导学生概括出故  相似文献   

8.
要想使"以生为本"与"以学定教"得以实现,教学设计前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都要了解儿童的认知起点,把握儿童的认知规律,考虑儿童的真正学习需求,基于儿童视角适时调控课堂教学。通过适时调控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更有深度,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让儿童的数学素养得到深度滋养,让儿童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等观念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开始追问——学习真的已经发生了吗?强调让学习真正发生,是否意味着还有很多虚假的学习正在发生?学习真正发生的依据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取证,以证实学习已然发生?……为此,笔者领衔的张齐华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开启了长达两年多的对学生真实学习现状的关注、取证与调研。  相似文献   

10.
徐斌 《湖南教育》2005,(1):39-39
李老师来信说,现在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一开始便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整堂课的教学就是学生在合作、在交流。这种现象很让他困惑:这样的教学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吗?这样的学习真正能够让学生有所收获吗?究竟怎样把握学生小组学习的时机呢?对此,特请徐老师来为我们作一个解答。  相似文献   

11.
"你教了吗?你教对了吗?你教会了吗?"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三追问,关注的点是教师层面,忽略了学生,是"教本课堂";而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本课堂就是遵循这样的理念,有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四追问——"学生学了吗?学生学对了吗?学生学会了吗?学生会学了吗?"参加孙庆博名师工作室"学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的展示活动,听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的《小露珠》,让我对这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主动探究是新课改中转变教与学方式的重要方法。但是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形式。表面上看小组合作让课堂十分热闹,但是这种热闹是缺乏实效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小组合作怎样才能有效?才能真正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反观我们的课堂实践,学生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了吗?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学生还没来得及与文本亲近,就要先来欣赏课件。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精心预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阅读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交流、阅读,把课堂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是反观我们的课堂,尽管乍一看现在有些课堂中,学生似乎是“动”起来了,“说”起来了,但是学生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了吗?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有专家提出,学生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去学"生",这里的"生"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涵学生的生活、生存乃至生命。这就从一定意义上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思考:我们诸多的阅读教学课堂,真正给学生以学"生"了吗?应当说还是完全没有。专家所言有道理乎?有!践行所言去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的学"生"又必须做到些什么?我们当应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呢?现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肤浅的思考和不尽成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形成。"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笔者欣喜地发现"自主、合作"的课堂真正改变了原来"教师讲为主"的"牵引"的课堂、"满堂灌"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学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我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思考。请看片段回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纵观当前的课堂,我们广大教师都在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合作课堂"。实践证明,合作学习的确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但是,老师们也普遍感到,热热闹闹的课堂下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原因又何在?如何实施才能让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取得实效呢?一、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一)学生方面  相似文献   

18.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让课堂呈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和张力.但审视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那热热闹闹的背后缺少冷静、有深度的思考.只有当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了学习主人,学会了独立思考,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开始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正>《学会合作》是苏教版六下的一篇实用文——演讲稿。这类体裁的课文,还能像记叙文、散文、诗歌那样去教吗?这是一个值得高年级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李劲松老师执教的《学会合作》第一课时,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李老师紧紧围绕"让学习真正发生"这一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20.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让课堂呈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和张力.但审视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那热热闹闹的背后缺少冷静、有深度的思考.只有当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了学习主人,学会了独立思考,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开始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