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品 《今传媒》2010,18(10):118-119
军事外宣工作对于塑造我军良好形象,增强我军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国际交往、军事交流的不断扩大,军事外宣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做好军事外宣工作,必须做好目标受众的研究,增强军事外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议题设置研究,掌握军事外宣的主导权;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研究,整合资源为军事外宣所用。  相似文献   

2.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10,(11):35-37
为了使我军的跨越式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空间,我们必须立足现有条件,创造军事对外宣传效益的最大值:1、注重议程设置的针对性;2、摸透传播对象的真实心理;3、革除外宣工作中的内宣思维;4、外宣语境必须与世界接轨;5、抓住热点新闻做足外宣文章;6、反驳敌对言论必须击中要害;7、及时堵塞外宣工作中的漏洞;8、扶持对外军事宣传的权威媒体;9、努力扩大官方以外的军事外宣阵地;10、通过文化渗透影响境外受众。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间军事交往的日益密切,做好军事外宣工作,对于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军事外宣工作,需要不断整合资源,发挥积聚效应,不断增强我军外宣工作的实力和底气,更加有效地加强我军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军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期发生的几场战争清楚地表明,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一场世界性的新军事变革正在发生。世界多数国家都把建设信息化军队、信息化作战体系、信息化国防作为战略选择,加快了战略调整与军事转型的步伐。在这种新形势之下,本文从档案工作在军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自我要求这一角度探讨档案工作对于促进军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有效应对西方传媒议程设置中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已经成为我军对外宣传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为提升应对效果,我们必须转变旧有外宣观念,确立更加科学的、更具针对性的观念。一、确立长期斗争的观念应对西方传媒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舆论斗争,实质是中西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这种斗争具有长期性,只要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仍然存在,西方媒体针对中国以及中国军队形象的舆论攻击就无法根除,西方传媒议程中"中国军事威胁论"就无法彻底瓦解。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长期偏见、意识形态斗争的漫长艰巨,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04,(2):4-4
2004年是继续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一年。军事工作的宣传将按照军委和总部的相关部署,以深入学习、贯彻江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统领带动训练、管理、后勤、装备、科研、院校等各项工作的宣传,尤其要加强推进军事变革、人才建设、军事斗争准备、从严治军等方面的宣传。一、关于新年度军事训练方面的宣传。除在一、二版加强对训练工作的报道,加强对各个阶段的部队训练的及时反映和指导外,重点要办好两个调查思考类专栏:一版《积极推进中…  相似文献   

7.
韩瑞斌 《中国广播》2012,(12):40-42
本文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不同媒体进行一体化军事外宣的条件,一是设立一个统筹中心,二是提高一体化军事外宣媒介素养,三是下气力掌握军事外宣艺术。最后,对构建符合全媒体时代要求的军事外宣新模式提出三点建议:实施军事外宣‘‘走出去战略”;建立军事外宣“请进来’’常态化机制;创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军事外宣模式。  相似文献   

8.
陈飞 《军事记者》2014,(5):38-39
“大数据”技术,为军事外宣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空间。在决策模式、行为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积极运用“大数据”,将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实施更加精确、评估更加实时。,因此,我军应尽快进行“大数据”在军事外宣方面的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叶昊  李波 《东南传播》2010,(10):147-149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在新世纪新阶段,外宣和内宣之间的严格界限已经逐渐模糊,我军要树立"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正面形象,必须要"内外兼顾",做好对内宣传即是做好对外传播。地方都市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无论从覆盖面还是与读者的联系来看,都市报的军事报道在构建军队形象中有着巨大的潜在优势。组织好地方都市报的军事报道,既是对内塑造中国军队的需要,也是对外塑造军队形象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
张志冲 《军事记者》2011,(11):54-55
2011年4月27日,国防部首次例行记者会在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举行,这表明我国的军事新闻发布工作走向常态化和制度化,这不仅是我国国防发展成熟的表现,也标志着我国军队建设更为透明、自信。议程设置理论作为近期内备受重视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探讨议程设置理论在军事新闻发布中的运用。成为目前我军做好军事新闻发布工作的研究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军事广告传播对我军外宣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轶群 《军事记者》2011,(10):26-27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广告对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美国是世界上广告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商业广告活动频繁。并且很重视军事广告的传播。通常来说,广告短小精悍。包含的信息简洁、明确、突出.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对于展示军队形象、传播军事信息,促进军队“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美军的军事广告传播。对我军外宣工作也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军网英文版创立6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对外军事传播能力,如今已成为国内权威的英语军事新闻网站。目前,我军具有外宣功能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还不够强,难以有效地对抗西方传媒的话语霸权,而融合了军事、新闻、外宣、英语和网络等特点与国际传播要素的军网英文版,无疑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外宣力量,可以有效地扩大军事外宣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建新 《军事记者》2013,(10):12-13
习主席提出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为军事新闻工作提供了大有作为的机遇和空间。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必须以强军目标为指导开展军事新闻宣传工作,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聚焦用力。  相似文献   

14.
推进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近年军报宣传的一个重点,军事部、政工部等部门分别开设了相关的专栏。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了军事科学院王保存研究员的《世界新军事革命》一书,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动因、内容、特点、发展趋势、影响等有了更深了解。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作为记者既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紧迫感,也要在宣传过程中注意时时处处讲科学,防止片面性。军事变革分为全面军事变革和局部军事变革。局部军事变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一项或数项军事技术的创新及新式武器装备的出…  相似文献   

15.
李雪红 《军事记者》2014,(11):26-27
近年来,地方各新闻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军营.浓墨重彩描绘我军参加非战争重大军事行动的壮丽画卷.记录人民军队在信息化、现代化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行的足迹,为展示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塑造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形象,追踪世界军事风云.做出了不懈努力和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期专题,我们约请部分媒体人就此话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地方媒体的国防和军事宣传.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推广,新时期的军事外宣需要充分把握好互联网特点,注重关系在传播中的作用,尊重受众便利性的信息诉求,立足匹配性的互联网核心品质,形成集社交、移动和发布于一体的军事外宣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05,(2):14-15
在新的一年里,全军在深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深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方面都面临着艰巨的使命和任务。军事宣传依然是军报宣传的重头戏。新年度军事宣传的总体打算是:按照四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根据军委和总部对新年度工作的部署,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搞好军事、后勤、装备、科研、院校和军事理论研究的宣传,具体打算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向国内的对外传播媒体和海外媒体提供外宣稿件,是地方外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写好地方外宣稿件,是新时期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笔从多年的地方新闻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外宣报道重在选择题材。这是因为,外宣报道和内宣报道的受众、功能和性质不同。内宣报道强调直接的  相似文献   

19.
吴刚 《军事记者》2015,(3):56-57
加强军事文化对外宣传,弘扬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塑造人民军队良好形象、提升军事文化安全力,已成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与互联网等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具备诸多潜在的军事外宣优势,加上其庞大的受众规模,足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可以成为军事外宣的优质媒体。将军事外宣“移动战略”纳入国家外宣框架,走媒介融合发展之路,挖掘手机媒体互动功能,考虑国外用户使用习惯差异.搞好内容开发,是实现军事外宣“移动战略”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