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我来与所有的同学一起分享我的学习经验。说实话,我认为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比较优秀,所以“传授”这门经验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小时候我并没有学过英语,我与英语“亲密地接触”是在小学三年级以后,现在英语对我来说已是“小菜一碟”,我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我认为超前学习对今后的学习很有必要,它可以减轻我们对这一学科的沉重负担,然后腾出更多的时间研究其他学科,尤其是薄弱学科。  相似文献   

2.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采取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基于课堂观察的小学英语“小组合作”高效课堂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不管是初中英语课本,还是高中英语课本,不管是过去的英语课本,还是现行英语课本,“-ing”形式出现的频率都相当高。由此可见“-ing”形式在整个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位置,它始终贯穿英语的学习内容。现就“-ing”形式作一些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最近的一次课堂观察活动还是在两年前,我校与七都小学结对,开展经验交流课时举行的.那时我刚从村校转入中心校,从业才两年,对于"课堂观察"这个词只在上学时候的教育学书上见过,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这还是第一次.巧的是,对方学校正好借我所任教的四(3)班开课,我作为该班的英语教师,肩负着关注班级整体学习情况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每个学期,我所教的班级都有一些英语后进生,他们经常在课堂上元所事事,有的甚至上课说话。其实,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们不是不聪明,而是自认为学不会,而放弃英语学习。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很棒的,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冰心女士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关注每一位班级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谢永强 《考试周刊》2010,(3):142-142
一次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我在与几名学生交谈英语学习的情况时,听到好几个学生都这样说:“英语学起来真是太枯燥、太乏味了,单词难背,语法难掌握,费时费力,成绩提高又慢,我都不想学了。”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人英语学习的大门,怎么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呢?我想,这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上没有认真发掘和引导的原因,才会让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只要英语教师多想办法,有效组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英语之乐”,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这门学科了。  相似文献   

7.
赵勇 《陕西教育》2010,(7):85-85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然而,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要达到这个目标,仅靠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是很有限的。一些老师布置的大量无新意的单词抄写、句型默写、文章背诵使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潦草应付:农村家长百分之九十对英语学习“一窍不通”更使农村学生在课余生活没有真正应用英语的足迹和氛围。难道让新课程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仅仅成为课堂任务吗?难道让学生刚萌发的学习兴趣在繁重的抄写和家长课外对英语学习的不闻不问中被抹杀掉吗?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这种现状。我采取了“分组式”课外英语学习活动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采取合作与交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每次刚接一个新班级,我总是从调整学生的座位做起,无论班主任是怎么安排的座位,我都将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重新搭配成"一帮一"合作学习小组,以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课堂合作学习固然重要,但活动不能只限于课堂,更要延伸  相似文献   

9.
俞慧 《课外阅读》2011,(7):158-159
边观察边上课 案例一:这次去年一次“绍兴县英语学科新教师课堂教学观察研训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一位来自华舍实验中学的周懿老师的一堂精彩的示范课。对于外出借班上课,最怕遇到一个不活跃的班级。而不幸的是周老师恰好遇上了。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英文的使用可谓无处不在。很多人非常迫切的想要提高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并且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感责任之重,吾将尽我所能来帮助他们。在本人的这篇文章中,我首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来玩儿英语呢?”您可别对我的这种说法感到蹊跷,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会给您慢慢道来。其实我主要是要阐述在英语学习中我所主张的学习态度,以及我自己总结的一些所谓的英语学习方法。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谈,说不上独到,更不敢称权威。只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新的学习英语的思维方式以及考虑问题的角度。谈到英语学习方法简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若想面面俱到恐难为之。在我看来,这学习方法好比人自己的鞋子,合适与否只有自己最清楚。  相似文献   

11.
黄源深 《小读者》2012,(4):29-29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是一样。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反之,也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不少学习英语的同学却未必明白。更多的同学都热衷于做题目,以为这是学习英语的正确途径。结果做的练习册一本又一本,试题集一套又一套.做得头昏眼花.兴趣全无.英语水平却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陈元梅 《考试周刊》2010,(36):150-150
进入高中,学生的一个普遍反映就是英语难度加大,每次考试都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屡考屡差,久而久之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教师应从多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怎样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3.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许多英语语系国家通用的官方语言和联合国规定使用的五种法定的会议语言。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英语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很多国家都掀起了英语学习热潮。在我国英语更是备受“宠爱”。但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学了十多年英语的学生却口语困难。这说明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存在误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难点。那么,如何学好英语?我认为,必须做到“心”、“辛”、“新”、“欣”和“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小学英语是英语教学的起点,小学生初学英语时普遍感到新鲜,积极性都很高,要使小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且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持久,把活动巧妙地穿插进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实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一节课的时问有限,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因此,把握不好活动的节奏,往往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应该适时地对课堂活动进行“收”或“放”,做到既巩固知识,又有效节约时间;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下面我对英语课堂活动中“收”与“放”的运用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3年8月,接到教育部通知,我和另外3名来自不同省市的优秀教师将作为中国代表参加9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三届亚欧课堂国际教师大会”。我感到幸运又有些担忧——原来此次大会都是英语交流,没有专门的翻译,对于我这个平时见了英语就头疼的物理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时我真正体会了“在某一方面越是贫乏和无知,在这方面就越没有发言权”的硬道理。于是我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英语培训,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背单词上,因为我想去交流,不能给中国人丢脸。也就是在那一段时间,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  相似文献   

16.
南轩 《甘肃教育》2013,(20):15-15
我基本赞同王旭明先生的观点。他在微博上说“我们的母语汉语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并非危言耸听。我们的幼儿园有双语的.小学全面学习英语,高考权重和语文数学同等,大学没过四级不能毕业……国内的教育环境缺乏对母语的热情。甚至连大学的中文系也几乎成了“第二外语系”。不少学中文的学生对本国大量的优秀文化典籍不屑涉猎,知之甚少,却对英语学习情有独钟,他们手里捧得,嘴里念的,往往不是“国学”,而是“托福”和“雅思”。因为这是“出国”和“晋级”的必备.是他们社会生存的资格和门槛.因此极大地弱化了对汉语的学习.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同时,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成本高、收效低;学与用严重脱节,而且有很多行业,很可能一辈子不需要和英语打交道。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因学习英语而荒疏或降低了正常学业的水平.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应该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断。  相似文献   

17.
潘红星 《上海教育》2013,(17):64-64
去美国之前,我对美国的课堂有一个误解: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度,美国的孩子在课堂上肯定想怎样就怎样,吃东西、讲话、随便离开座位都可以。三周的课堂观察下来,我之前的想法早已完全改变。相反,我看到的美国课堂是这样的:学生们非常安静,回答教师的问题之前先举手,征得教师的同意再回答,没有轮到自己回答时学生会保持安静,专注地听别人陈述。我所听课的一位英语教师,给了我她所教的英语学科的评分方法。正是这份材料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对美国课堂中学生的纪律要求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份“要求”中,除了一些对本学科的介绍以及如何学习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8.
英语这一科目我可是荐熟悉不过的了。 从小学一年级的清华外语到现在的大桥外语,我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是,学习英语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刘能 《考试周刊》2011,(86):127-127
我是一名从教十年的英语教师,在十年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比学习语言本身更为重要.我将其归纳为“4C”能力,即competition,creativity,cooperation,confidence。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上对“4C”能力培养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史海蓉 《现代教学》2013,(11):64-65
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高低不齐,即便是写得比较好的英语作文,也是中国式的,能看得懂,但是表达不地道。英语学习是一个从无到有、积少成多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学习者是处于基础学习阶段,还是处于努力揣摩英语为母语者的语言表达方式的高级阶段,英语学习都离不开模仿。在教学中我发现:易被学生模仿的主要是语言结构,对伴随语言使用的动态模仿始终是学生模仿的盲区和难点。我认为“读后续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