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行业分析     
银行:加息符合预期金元证券给予"增持"评级央行再度加息0.25%,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加息。根据此前两月一次的加息节奏,此前市场普遍预计加息的时间窗口在6月份,这次时间有所推迟,因此市场已给予充分预期。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的高位,监管层对于银行的存贷比采取日均监管,为75%,事实上由于存准金率和部分超储的存在,银行实质上很难达到日均存款75%的放贷规模。加息预期已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央行越来越重视利率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从1996年至今,已经多次采用利率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4年10月28日,央行宣布加息.文章就是以这次加息为背景,来探讨央行的利率决策机制及其加息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央行4月5日突然宣布,自4月6日起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第二次加息,也是央行自2010年10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在半年内的第4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由2.25%上调为3.25%。  相似文献   

4.
前沿资讯     
国内要闻央行加息0.25%:央行宣布7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今年以来第3次加息,也是去年加息周期启动后的第5次加息。此次加息后,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升至3.5%和6.56%。据悉,下半年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将有所调整,这一调整主要针对2010年下半年来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5.
市场恶劣的走势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估计连管理层都没料到几则央行货币政策收缩的传言,能让市场忽如寒流横扫。事实上,央行加息的预期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的,目前世界金融格局处于大国博弈阶段,只要美联储不宣布加息,中国央行不太可能单方面加息。而上周三美联储已经决定继续维持低利率水平,这表明美国经济目前情况还没有恢  相似文献   

6.
端午节前市场便预期节假日期间可能会加息,或者至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央行并未有动作。本周公布的5月份CPI数据与此前预期的5.5%吻合,市场再次预期加息必不可少,但央行仅仅上调存准率0.5个百  相似文献   

7.
人民银行在假期结束前再度加息,该举基本在市场预期之中,同时折射出通胀形势再度严峻。因为之前人民银行通过多种途径表示,加息并不是首要选项,市场由此解读出情非得已的信号。对于来势汹汹的通胀,按部就班、不温不火的0.25%的加息能否奏效,各方心里都没谱。  相似文献   

8.
正俄年内三次加息遏制资本逃离近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7天回购利率)由此前的7.5%上调至8%。这是今年俄央行第三次加息。分析认为,今年俄罗斯经济最重大的一个主题就是资本外流。本月9日俄罗斯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相似文献   

9.
本周股市受到外界和市场传闻央行要加息的影响,出现了较大的下跌,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和PPI出现较大上涨时,市场更是议论央行将会在第一季度加息,这使得原本最近并不坚挺的股市更是蒙上一层下跌的阴影。受此影响周五大盘跳空低开近50  相似文献   

10.
上周提到央行延迟加息透露出政策调整的积极信号,本周央行依然没有加息,进一步确认了这一判断。市场对此作了较正面的解读,本周产生较大反弹。本周五,温家宝在访问欧洲之前,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宣告",中国成功遏制国内通胀,有信心价格  相似文献   

11.
基金视点     
华富基金:三月有望迎来反弹央行再次加息,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此次央行加息仍是意在管理通胀。受节前寒冷天气和节日的双重影响,1月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继续上扬,市场普遍预期1月CPI将在5.2-5.5%的水平,再创新高。在数据公布前有紧缩政策出台,在近期似乎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2.
7月6日晚央行再次宣布加息,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25bp,调整后将分别升至3.5%和6.56%,其他期限利率也随之调整。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的第三次加息,对此鹏华信用增利债券基金经理刘建岩指出,与前两次加息有所不同的是,本次活期存款利率没有变化仍然保持0.5%,同时从短至长的各期限利率水平均上调了25bp,即存贷款利率整体上移了25bp(除活期),而前两次加息是有差别调整的,长期贷款  相似文献   

13.
拉开发达经济体退出刺激性政策的序幕2011年4月7日晚,欧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是欧央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虽然发达经济体的复苏晚于新兴经济体,但从最新的情况来看,G7除了日本以外,都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并且经济增长从各方面来看可维持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浩彦 《家长》2011,(Z1):64-65
2010年的最后一周央行再次加息,给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收紧资金,抵御通胀。可对老百姓而言,即便是加息,把钱存在银行仍难以规避负利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浩彦 《家长》2011,(2):64-65
2010年的最后一周央行再次加息,给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收紧资金,抵御通胀。可对老百姓而言,即便是加息,把钱存在银行仍难以规避负利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继6月中旬上调3月期、1年期央票的发行利率后,6月23日,迫于流动性压力,央行又暂停央票发行,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再度加息的猜想。同日,货币市场利率持续攀升,7天期回购加权利率继续上涨并突破9%,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刷新3年半来新高,达到9.0708%,显示出当前资金高度紧绷的状况仍未有效缓解,短期内资金利率或将继续在高水平运行。  相似文献   

17.
周五市场再度出现小幅下跌,且资源板块个股以及科技板块等普遍暴跌,有色、煤炭以及前期的锂电池概念和稀土概念等跌得最惨!这显示市场正在不断释放做空动能。同时,由于市场的周末效应以及本周处于微妙的时间窗口,市场担心周末央行会选择加息以及再融资、CPI等各项经济数据在下周也要公布等诸多因素影响,周五市场就出现了普跌。不过,地产板块还是走得非常强。  相似文献   

18.
央行2011年4月5日再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10月以来央行第4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利率累积上调1个百分点。我们着重考察了有息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ROE等几个衡量企业财务成本和偿付能力的财务指标,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测算了累计加息对2011年上市公司整体及各行业EPS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当前A股市场的主要矛盾,看似加息预期引发的流动性恐慌,实则为货币高频紧缩和通胀高企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经济会否出现"硬着陆",或曰滞涨的隐忧。在央行确立高频加息之后,立足于流动性收缩的空方握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周三晚上,央行突然出人意料地加息。其实,早在加息之前,银行间的拆借利率已经飙升,这视为加息的前兆。因此,本次加息也可以说完全在预期之内,但加息的方式却出乎市场预料,即采用了对称加息方式,一年期的存、贷款利率分别提高至3.5%和6.56%。管理层通过对称加息,一方面希望居民资金存入银行;一方面又照顾银行利益。此次加息仍然没有改变负利率的状况,通胀依然高企,而猪肉价格周期的到来将使得通胀水平未来数月将维持在较高的位置。此前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