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凤栖 《报刊之友》2012,(1):146-147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网络群体的特点,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也在客观上加大了群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本文为探究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理性缺失现象的本质和影响,对这种现象的表现特点、传播路径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叶利明 《新闻世界》2014,(2):161-16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公共平台的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渐呈增多趋势。而现实群体性事件与网络群体性事件之间的演化路径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可以说,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沿着群体话语的异质化向群体话语的同质化发展的,而现实群体性事件则是从群体同质化发展成为群体异质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拟态群体性事件是我国在现阶段互联网新技术革命时期出现的独特社会现象.网络在中国所显现的政治功能越发明显.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尤其是群体性事件高发期,网民数量激增,网民参与热情高涨,所以研究网络拟态群体性事件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兰 《当代传播》2014,(2):60-63
各种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转型社会的一道景观。而互联网自身的传播特征,使得它成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扩散器和发酵器,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个概念也被学术界大量使用。但这样一个概念是否科学?本文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集群行为"两个概念进行知识社会学分析,认为"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来自官方文本,被赋予了负面色彩。其实"网络集群行为"这一价值中立的概念更适合用来界定各类复杂的线上行为。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群众监督政府工作提供了一个高效且低成本的方式。公安机关作为政府执法职能部门,频频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焦点。近几年公安机关在应对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故应当加强对互联网的研究,了解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应对时存在的问题,建立事件处理的动态更新系统,优化处理流程,完善法律条文,加强制度供给,开通网络互动平台,促使网络群众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逐渐转向网络社交平台,而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特性也为群体性事件的发酵和扩散提供了更大平台。本文从传播形态角度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具有代表性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在舆情的变化中梳理出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进入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借助网络平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新动向.由于网络自身具有的虚拟、平等、开放、互动、快捷、海量以及聚众等特点,借助网络媒体、手机短信、及时聊天工具、博客、BBS论坛等途径而发生、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在近年来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其社会影响力并不亚于甚至更甚于传统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19):49-53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新的政治环境催生了舆论工作的新变化,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相生相伴,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作为舆情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积聚的突出反映。传统网络和微博平台作为快速发展的舆论思想阵地,形成的"民生舆论场"影响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在4G移动互联网时代,政治环境与媒体的移动趋势催生了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与舆情监控的新需求,已显现出了网络舆情的物质载体由PC转向智能手机,内容载体由图文转向视频,内容平台由社交化网络媒体转向视频社交移动APP终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迅速、扩散性强、互动性强、难以控制、意见领袖作用明显、容易出现极化现象和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等特点.网络群体性事件一般经历孕育、扩散、高潮和解决四个阶段,谣言对事件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形成开放性对话机制、进行危机议题管理和信息发布等是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淘宝事件"引起包括商务部在内的社会广泛关注,其网上聚集、网上攻击的特点,让全社会不得不对互联网的力量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因电子商务价格提升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提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然而,由此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网络群体性事件与受众表达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化对网络舆论的认识,并尝试提出规范与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2~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群体性事件研究立项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从立项数量、立项类别、立项学科、立项单位和地区、所属系统、课题负责人职称等六个方面对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研究立项呈现增长趋势.通过对研究主题分析后发现,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群体性事件的宏观综合层面、网络群体性事件、环境群体性事件、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法学相关研究等五个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今后群体性事件将向着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建议加大多学科交叉研究力度,推动群体性事件研究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吕莉 《新闻世界》2013,(7):164-165
【摘要】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使得各界都对其投以高度关注。本文以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出发,区分了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论,从现实和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戍因,并总结其信息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临 《东南传播》2010,(7):26-28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也已成为观测我国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理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其网络舆情的关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及其舆情引导的角度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涛 《现代视听》2012,(4):47-52
本文结合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变历史与国内外的研究重新对其进行认识,并将其定义为中性事件。从5个角度揭示网络群体性事件存在的根本原因、制度原因、思想原因、技术原因和直接原因,并阐明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演变的机制,对微博将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影响力最大的网络因素做出预测,提出了解决网络群体性事件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靳凯  周平 《新闻世界》2014,(4):115-117
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而与之相伴的网络舆论的变化也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简要剖析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成因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为我们今后在引导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工作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红 《东南传播》2014,(6):118-120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集群行为,其因瞬时爆发性、虚实交互性、范围广域性等特征对社会产生影响。从中立性立场出发,网络群体性事件既可以是促进政治发展的,也可以是威胁社会安全的。我国频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大众关注,为引导网络行为的良性发展、构建合理的网络秩序,需要开展以政府为发起方、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网络治理活动。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中开放的政治通道、有影响力的盟友加入、精英的分裂以及国家的支持或抑制态度的四维分析不仅为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提供了合理解释,而且立足于此理论,可探寻出有效的网络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度、烈度、参与人数都日渐上升,社会舆论也呈现了新特点,这些问题都亟待回应.本文通过对2010至2011年间发生的195个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大样本案例量化分析,探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机理.本文结论认为“公众共同的利益诉求”“事件发生地”“首发媒体”“首发位置”“中央媒体参与报道”5大因素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关键成因,其他因素同样参与着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而随着互联网的发生、发展并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之后,网络群体性事件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必须直面的一个新生课题。由于其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突出的群体极化倾向和微妙的虚实互动性,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认识和重视,积极开展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和治理,坚定不移地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引导作用,加强现实层面的制度供给,才能有效地维护网络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晓云 《新闻界》2014,(2):41-44
网络群体性事件正在成为公共性问题讨论与解决的互动平台,本文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并指出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批判的氛围和公共议题的趋向。在此基础上,从公共领域的视角剖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认为网络媒介、各类社会问题和具有批判意识的社会公民都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建构性力量。由此,在公民精神的宣传与引导、理性公众舆论的培养、政府畅通民意与"官意"的交往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价值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