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困而学之成大才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处刘奉光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16、9节)孔子所谓生而知之者几乎是没有的,生而好学者也少数的,更多的是教而学之,诱而学之,从而知之。困而学之者...  相似文献   

2.
古文今解     
[古文] 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①."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 一、“生知”与“学知”的矛盾 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其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论语*季氏》,以下引证只注篇名.)孔子的“生而知之”是唯心主义的,但其“学而知之”包含唯物主义内容,由此形成了孔子思想的矛盾性.他还认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等人与下等人之间的差别是不可改变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这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他虽然承认“生而知之”,但认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此说明孔子崇尚古人勤奋学习求得知识.勤奋学习,对适应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必须不断学习.否则,他将被社会所淘汰.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直以来影响着当代语文教育。《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一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一、以人为本,联系生活在孔子之前,先后经历了"天本主义"和"神鬼主义"的阶段,"鬼神"成了主宰一切的"统治者"。而  相似文献   

5.
"知"是贯穿于儒道佛学说中的核心观念,与"智"通用,若不受妄念干扰,便是"般若"智慧。"知"是生命本体的根本表现形式,故简称为"本知论",即智慧学说。《论语》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即"能知"和"被知"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三种境界的关系、从"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的"生知"与"学知"的关系、从"知"与"仁""义""礼"诸观念的关系,对"本知论"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在最具体的事物中"致良知",观"天意",是《论语》的根本特征,正是这一特征,决定它比佛道更能引导人们入中国生命观之门。  相似文献   

6.
《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值得反复涵泳咀嚼。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除恶向善则须靠礼仪矫正,因而特别重视后天的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其著作开篇即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自称是孔子传人,其著作也以劝学张目,表面上看只是继承儒家劝学传统,其实着眼点明显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  相似文献   

7.
孔子这一教育命题,出自《论语·阳货篇》。后人对此误解很多,因此很不容易说清楚。汉代班固认为:“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汉书·古今人表》)这是就其品德而言。清代孙星衍认为:“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问字堂集》)这恐怕是就人的才智而说的。后人对孔子这一命题的解说,就多从孙星衍这一解释出发了。但如何解释“生而知之”和“困而不学”呢?就又众说纷纭了。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好学、乐学是求知的源泉。而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不会迸发出智慧和灵感。  相似文献   

9.
关于"愉快教学",古今中外不少教育理论家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相似文献   

10.
邓莉 《中国教师》2011,(11):78-80
<正>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学"是其思想的核心之一。孔子对"学"非常推崇,这源于孔子的一个基本判断。所谓"生而知之者",只是一种理想,"学而知之"才是正途。孔子曾自我评价说"我非生而知之  相似文献   

11.
<正>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言足以说明这部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著作对治世的影响。《论语》中的"过犹不及""和为贵""当仁不让与师""君子言义,小人言利""欲速则不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贫乐道"等内容至今仍然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中国传统的文化根基的形成大大受惠于这位德行高尚博古通今的文化集大成者——孔子。《论语》中丰富的内容涉及面非常之广,有政治的、  相似文献   

12.
孔子将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生而知之,第二等是学而知之,第三等是困而学之,第四等是困而不学。但问题是向谁学习呢?我们认为,应当师法自然。 人是自然之物,必须遵守自然法则。人类的悲哀,在于自己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实际上,人本身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作为销售经理,尽管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和人打交道,但有必要师法自然,从自然中吸取无穷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历来有人认为孔子在知识的来源问题上是坚持"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的"二元论"者,这是对孔子"学而知之"思想的一种误解。实际上,孔子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等划分是讲人的智力类型和认识能力的先天差异,并不是讲认识、知识的来源问题。孔子认为人类知识来源于对"经验"的学习,其主要途径是"学"与"思",在学、思结合的基础上,孔子还重视"行"对一个人的"学"具有重要作用。孔子关于知识的来源可概括为"学而知之",这一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孔子认识论思想的性质、内容及其特征,着重分析了孔子"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命题在众多研究结果中的分歧,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翁德森 《中文自修》2011,(10):42-43
独特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说:"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利),则有争心。"孔子这两句原本是谈为人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一位有着积极人生观和独特个性特征的思想家。《论语·述而》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一个思想深邃、举止文雅、态度和顺的长者。“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饭疏食,饮(白)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他在长期的讲学和从政活动中仁智兼备,成为了一名渊博的学者,但他仍“学不厌,而教不  相似文献   

17.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泰伯》篇。郑氏曰:“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民从之;若皆知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郑氏认为民皆愚顽,所以,王者设教,只要他们跟从,不须知道本末。这种解释和孔子思想不相符合。《子路》篇记载,孔子适卫,冉有仆。孔子回答冉有的问话说,“民庶”之后,要“富之”,“教之”,没有认为民愚顽不教的意思。西晋何晏《论语集解》修正了郑氏的解释。他说:“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知者,百姓日用而不能知。”何氏采用了战国时期对民的相当流行的看法。如孟轲说:“行之而不著焉,穷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下)《中庸》也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朱熹《论语集注》承袭了何氏的解释略有更益。他引用程子的话说:“圣人设教,非不欲家喻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耳。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岂圣人之心乎?”近人也相信这种解释,如钱穆《论语新解》说:“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也。若在上者每事於使民由之之前,必先家喻户晓,日用力于语言文字,以务使之知,不惟无效,抑且离析其耳目,荡惑其心思,而天下从此多故矣。”徐英《论语会笺》说:“盖政令之推行,有不得不然者,势也。政令既行,  相似文献   

18.
德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主动学习的启动力。  相似文献   

19.
几千年前,《论语》开篇就记载有孔子对快乐教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孔子已经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誉满欧美的著名学者、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这本畅销书,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才能取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在《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意识的激发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