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第一步:巧提问,认识你我 师:初次见面,谁有办法让我们快速认识? 生:自我介绍. 师:是个好办法.怎么介绍既快又好呢? 生:大家写在纸上,老师您一看就知道了. 师:太耗时间了,需要写的时间,还需要看的时间. 生:我们问,您回答;然后您问我们,我们回答. 师:就听你的意见吧.我问大家两个问题,就能了解你们了.第一个问题——我们班谁胆子最大?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巧设疑点师板画小兔,问:你们认识它吗?(生齐:小白兔) 师:以前我们学过写小白兔的儿歌,你能背一背吗?生:小白兔,穿皮袄,耳朵长,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师:记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拍手背一背。(师生齐拍手背儿歌)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呢?今天我们来讲它的故事。[投影展示多幅图] 师:请把多幅图按顺序连起来看,你看懂了什么?讲一讲。(看图准备2~3分钟)师:知道这几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生:小白兔运南瓜的事。生:小白兔想办法把南瓜运回家。生:小白兔滚南瓜的事…  相似文献   

3.
师生对对碰     
《中等职业教育》2009,(17):38-38
师:你作业咋能这么写呢?!我上课为了节省时间才在黑板上乱写的…… 生:那您下次好好写! 师:如果一位中国学生在美国加州目睹了一起交通事故,警察来了以后问他知不知道事情的经过,他该怎么对警察说?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一册看图说话“小白免运南瓜” 一、激趣导入 师板画小兔,问:你们认识它吗?(生齐答:小白兔) 师:以前我们学过写小白兔的儿歌,你能背一背吗? 生:小白兔,穿皮袄,耳朵长,尾巴小, 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 师:记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拍手背一背。(师生齐拍手背儿歌)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呢?今天我们来讲讲它的故事。 [投影展示多幅图] 师:请把多幅图按顺序连起来看,你看懂了什么?讲一讲。 (看图准备2—3分钟) 师:知道这几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 生;:小白兔运南瓜的事。 生2:小白兔…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我为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上了一堂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一件小事>──记叙文写作的范例》,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一上课,我与学生们通过问答形式温习了关于记叙文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 师:“什么是记叙文?” 生:“记叙文就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方法的文章。” 师:“回答完全正确。那么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 师:“回答正确。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哪些?” 生:“顺叙、倒叙和插叙,插叙有时也叫补叙。” 师:“好!要写好记叙文,还需要哪…  相似文献   

6.
<正>无处不在的矛盾师:我们今天来说说《庖丁解牛》。生:老师,我们都有一个小苦恼,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总是面临着许多矛盾,却不知如何解决。师:是友谊还是亲情中遇到的矛盾?是权益与义务的冲突?生:都不是。老师您看这样一段话:人们倾向于鼓励一个人要在一个领域不断深耕,以此获得突破性的进展;而经济学中的“边际递减效应”告诉我们,越往后,进步越不容易。您再看:“少数服从多数”是广受认同的原则,但见识超群的人总是少数。就是类似这些问题,总有人问我:对此,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7.
丛蓉  丛筱燕 《山东教育》2002,(34):30-31
师: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翠鸟》。谁会写这两个字?好,请你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看,他写得对不对。师:写对了吗?生:“翠”字写错了。师:谁来给他提个醒,怎样改对这个字。请你自己找个小伙伴来讲吧。生:“翠”字上面的“羽”字没有钩,下面的一竖刚刚出一点头,不穿过去。师:对,赶快改一改。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为什么给这种小鸟取名为翠鸟?“翠”是什么意思?生:是因为这种鸟身上的羽毛大部分是翠绿色的,“翠”是翠绿的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查字典了。师:真好。不懂的词查字典,你很…  相似文献   

8.
关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效指导应增强学生的需要意识【案例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举起一朵大红花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大红花。师:(板书:大红花)下面的红带上写的是什么字?生:文明少年。师:这朵花该献给我们班的哪位同学呢?请你们推荐一下。生:我推荐刘一秋。师:同意献给她的举手。(有一半学生举手)请你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9.
郑志薇 《学语文》2012,(1):17-19
【教学流程】一、导人师:今天。很高兴能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的《错过》。那么,“错过”是什么意思?生:回答。师:我们看文中是怎么写的。请大家齐读第二段。  相似文献   

10.
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我的心情很激动,早上6:00就醒了,你们呢?(学生自由回答)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时刻的?(学生自由回答)对,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的工具,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刻?(收集反馈信息)多媒体演示:屏幕出现钟面图。学生尝试认识钟面时刻。(1:00、4:00、10:15、4:45)师:这些时刻你是怎么看的?(学生自由介绍认识时刻的方法)谁能把钟面上的时刻分类,并说说你分类的依据。学生尝试进行分类。多媒体演示:根据学生回答,屏幕出现学生分类后的情况。二、自主探究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看时间的方法,那我们到底…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写字。(板书:不简单)。老师写的字怎么样?生:好!生:老师写的字不简单。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不简单。师:想一想,再加一个字或一个词,我就更高兴了。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真不简单。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确实不简单。师:上课前,老师有句话要送给大家。  相似文献   

12.
师:小猴子下山来,首先来到什么地方?生:来到玉米地里。师:你们看见过玉米吗?吃过吗?(根据学生回答,师简笔画一个玉米)师:玉米地里的玉米长得怎么样?(相机出示幻灯片)生:很多。很大、很漂亮。师:书上是用一个什么词来写玉米的?生:又大又多。师:老师悦前半句,看哪个小朋友能帮老师把句子说完:这里的玉米真大呀?(生:大得比小猴子还大呢!)这里的玉米真多呀!(生:多得数也数不清!)师:看到眼前的玉米,你心里会怎样?小猴子看见了,他会怎样?谁能在书上找出来。生:非常高兴。师:谁来学一学当时小猴子的表情?(…  相似文献   

13.
因字施教培养能力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看课题,想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生:写景。师:写的是哪里?那里怎么样啊?生:写的是小兴安岭,那里很美丽。师:想不想知道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是什么样的?下面请大家听老...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一节课。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会写信吗?写过信的请举手!生:会写。师:写信要注意哪些事情?怎样写才能打动人,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是终身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一、看材料,感受和谐场景 师:这是我很喜欢的两篇儿童文学作品,请看大屏幕.(PPT:“珍珠鸟”、“小狮子爱尔莎”.) 师:根据题目,猜猜作者会写些什么? 生1:我猜作者会把鸟儿写得像珍珠一样洁白. 生2:可能会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珍珠鸟的样子. 生3:可能会写小狮子爱尔莎成长的过程. 生4:会用童话的形式向我们讲述这两只小动物的故事. 师:那就带着你们的阅读期待,快速浏览,解开心中的疑惑吧!时间4分钟,温馨提示:注意手指要放中间,注意力集中,抓紧时间. (生快速阅读两篇文章) 师:猜想的内容作者都写出来了吗? 生1:没有,但我不觉得遗憾,因为这里面写到了许多让我感动的情节.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四”中的第四题是:“看图说反义词,看谁说得多。”其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小组说了反义词,现在大家一起看图来说,看哪些小朋友说得清楚,说得多。同学们要动脑筋,想好再举手,一次能说几对反义词,举手时就伸出几个手指头表示,好吗?(大屏幕显示题中“一个大圆柱和四个小圆柱”图画)生:我说一对:“大与小。”师:什么大?什么小?能用句子回答吗?生:有一个大圆柱是黑颜色的,有四个小圆柱是白颜色的。师:说得真好。说了两对反义词,请你说出来好吗?生:“大”的反义词是…  相似文献   

17.
师 :同学们 ,我们相处这么久了 ,你们了解我吗?(同学们不作声)那么你们想了解我吗?生 :想!师 :好!这节课 ,同学们就来当一回崔永元 ,采访采访老师。(用笔作话筒 ,注意作记录)你们向老师提问 ,问什么问题都行 ,老师保证实话实说。(学生交头接耳 ,准备提问题)生 :老师 ,您今年几岁了?是哪里人?师 :我今年31岁。我就是本地人 ,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不过 ,现在316国道就在我家门前经过 ,交通很方便。生 :老师 ,您结婚了吗?有小孩吗?师 :你看我结婚了吗?(学生笑)我的孩子和你们一样 ,也是一名小学生 ,她很聪明 ,学习很…  相似文献   

18.
师 :上次作文 ,我们写了《看乐爷爷画画》 ,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 ,把它写下来。这篇作文 ,大家写同样的题材。现在 ,老师要给你们写另一篇作文(板书 :《快乐的日子》) ,要求大家写各种各样的题材。大家看看 ,按这个题目的要求 ,写的是什么?生 :写的是“日子”。师 :什么样的日子?生 :快乐的日子。师 :对 ,一定要写出快乐来 ,让大家看了感到快乐。现在 ,我要同学们说一句话 ,回答 :在什么时候 ,我做什么?考虑一下 ,再告诉老师。生 :一个春天的下午 ,我随哥哥到树林里打鸟。生 :在一个夏天的中午 ,我去捉“知了”。生 :一个夏天的早上 ,我…  相似文献   

19.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段动画片,请看屏幕。(电脑演示 鼠与小闹钟的故事片段)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小动物们早上6点起床,晚上8点睡觉。 师:看来小动物的作息非常有规律,你们呢?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生:我早上6点起床,7点上学,晚上8点睡觉。 师:同学们的生活也很有规律。请看这是咱班的作息时间表,这是一张火车时刻表,宋老师就是坐4月17日下午5时8分的火车从东营来苏州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好吗? 生:…  相似文献   

20.
赵春梅 《班主任》2013,(5):59-59
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学生们常拿着写字本或画图本问我:“老师,您看我写得好不好?您看我画得漂不漂亮?”我常自以为是地给学生挑毛病:这个字写得不端正,那幅图画得不像。一路“指点”下来,如今,学生们已经上四年级了,依然常拿着本子征求我的意见,但他们的问话却变了,他们不再问我写得好不好,画得漂亮不漂亮,而是问:“老师,您看我这样写行不行?您看我画得像不像?”最初,这样的问话我并没有在意,后来,问的次数多了,我才慢慢意识到有点不对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