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提高白光照明的显色性,利用稀土离子Ce3+、Tb3+和Eu3+设计KY(CO3)2基的白光照明材料。实验中,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Ce3+、Tb3+和Eu3+掺杂KY(CO3)2后的物相结构;利用荧光光谱仪分析发光材料的光谱特性,计算相应光谱的色度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KY(CO3)2:Ce3+、KY(CO3)2:Tb3+和KY(CO3)2:Eu3+3种发光材料均为单斜结构的纯相样品;在275 nm紫外光的激发下,3种样品分别发射出蓝紫色、绿色和红色3种不同颜色的光线。通过优化三基色的成分比例,得到色度坐标为(0.37,0.34)的高质量白光,实现光色可调的白光荧光粉的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氧化铋基材料进行掺杂改性研究,考查其电化学性能,探寻其用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Ho-Nd和Ho-Sm共掺杂的氧化铋基电解质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了物相结构的分析;用交流阻抗谱测试样品在400℃到800℃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掺杂后的产物包含四方相、立方相和棱面体结构;样品的电导率随着总掺杂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所有样品中,(HoO1.5)0.05(NdO1.5)0.05(BiO1.5)0.9的电导率在700℃有最高的电导率,达到13.76×10-2 S cm-1。结论: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合成的产物可以成为一种有潜力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解质材料。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常温预还原-热处理法制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钠”综合性研究实验,探究了原料种类和热处理温度对Na3V2(PO4)3/C的物相、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H4VO3中的V5+更易被草酸常温还原,机械活化后所得前驱体为无定形结构,由该前驱体热处理制备的Na3V2(PO4)3/C结晶度更高,且电化学性能更优。通过优化合成温度,发现在700℃下合成的Na3V2(PO4)3/C具有最高的比容量、最优的倍率性能和最佳的循环性能。在实验中,学生通过材料制备、结构及形貌表征、电池制作与电化学性能分析等环节,能够达到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上转换发光材料是指能吸收多个低能量的长波辐射,经过光子加和之后发出高能量短波辐射的一类材料,这种独特的转换性质使其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水热法、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共沉淀法等,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在生物领域、药物传输和生物成像、有色燃料废水吸附剂中的应用.最后对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使用乙醇生产制备C4烯烃具有良好的前景。本文以乙醇作为平台化合物,获取乙醇催化偶合制备C4烯烃的最佳条件。从催化剂组合设计与反应温度入手,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线性回归表达式,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最后得出制备C4烯烃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450℃,催化剂组合为200 mg质量分数0.5%Co/SiO2-200 mgHAP-乙醇浓度0.3 mL/min。  相似文献   

6.
该文设计了基于溶液燃烧法制备具有快速储锂性能的五氧化二铌(Nb2O5)电极的综合实验。使用XRD和SEM分析样品物相和形貌,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不同晶相Nb2O5的电化学性质,并使用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研究Li+扩散动力学,同时以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测试考察赝电容行为。结果表明:经950℃煅烧得到的H-Nb2O5具有最优储锂性能,在100 C的超大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达104 mAh/g。该综合实验设计简单,涵盖了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等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改变制样工艺条件在SiO2/Si基片上沉积MoS2薄膜,以形成异质薄膜器件,并对其微观结构、形貌特征和NH3探测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MoS2/SiO2/Si异质薄膜器件表现出了明显的NH3响应性能,并且器件的响应与薄膜厚度和沉积温度存在关联,最高可达230%,远超过单一薄膜。同时,器件的响应速度较快,响应/恢复时间为7.4 s/24.8 s。进一步通过构建界面能带结构图,对器件的气敏机理作了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8.
用硝酸钆、钨酸钠、聚乙二醇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Gd(WO_4)_2荧光粉,然后通过掺杂Yb(3+)、Er(3+)、Er(3+)、Tm(3+)、Tm(3+)稀土离子获得上转换发光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扫描电镜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比和反应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980 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可以发出暖白光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主要完成人:李焕荣(河北工业大学),王弋戈(河北工业大学),王延吉(河北工业大学)等该项目属于无机化学学科应用基础研究成果。针对新型稀土主一客体功能材料制备、组装及其发光性能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了系列新型稀土主一客体功能材料的发光性能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制备新型稀土主一客体功能材料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发光材料的设计和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
稀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这类材料的发展历史,发光机理及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合成了Yb3+、Gd3+双掺杂CeO2电解质材料,并添加4%CuO作为烧结助剂同时制备了Yb0.1Gd0.1Ce0.8O2-α-4%CuO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Yb0.1Gd0.1Ce0.8O2-α和Yb0.1Gd0.1Ce0.8O2-α-4%CuO的结构和形貌。Yb0.1Gd0.1Ce0.8O2-α和Yb0.1Gd0.1Ce0.8O2-α-4%CuO在750℃电导率分别达到1.3×10-2S·cm  相似文献   

12.
化学工业流程题是近年高考实验命题的新宠之一,其特点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突出体现物质的制备与提纯过程,融合教材主干知识、基础实验及实验评价于一体,备受高考命题青睐.下面,试举两例分析:例1(2010年山东模拟)某实验室对煤矸石(主要含A12O3、SiO2及Fe2O3)制备聚合氧化铝[Al2(OH)nCl6-n]m(1≤n≤5,m≤10),简称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建筑、汽车、家居和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玻璃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玻璃市场预计在2025年达到约63亿美元的规模。玻璃是常见的硅酸盐材料,制备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Na2CO3)、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生产玻璃时,把原料粉碎并按适当比例进行混合后,放入玻璃熔炉加热熔融。由于石英的用量比较多,所以普通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熔融到一起得到的物质。  相似文献   

14.
针对腐蚀环境这一最大不可控变量,探讨了CO2分压、环境温度、pH值、含水率等因素对CO2及超临界CO2腐蚀的影响,并介绍了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和电感法等CO2腐蚀评价方法。鉴于CO2腐蚀产物膜的重要作用,详细阐述了腐蚀产物膜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对腐蚀的影响及研究方法。基于CO2腐蚀环境影响因素、腐蚀机理及腐蚀评价方法,总结认为成膜型缓蚀剂能够隔绝油气井管具与CO2等腐蚀环境接触,是行之有效的腐蚀防控方法,咪唑啉类抗高温复配型缓蚀剂是未来缓蚀剂研发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高效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的锰钴氧化物催化剂,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模板,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具有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尖晶石型锰钴氧化物(MnCo2O4)。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全自动物理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硼氢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多孔MnCo2O4催化剂具有立方晶相结构,其三维有序大孔孔径均一,比表面积达到65.7 m2/g;与体相MnCo2O4和其他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多孔MnCo2O4催化剂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活性,对硝基苯酚还原的反应速率常数可达6.59×10-2s-1。多孔MnCo2O4催化剂在5次重复利用后对硝基苯酚的转化率仍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将科研内容融入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在信息化时代,数据类型多样化及其容量的急剧增长对存储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存储器件因具有较好的存储能力和较高的集成密度成为存储器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该文设计了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WS2存储器的研究型创新实验。采用机械剥离和干法转移制备了WS2场效应晶体管(FET),采用拉曼光谱对WS2进行表征,利用氧等离子体处理SiO2表面引入界面态来实现多位数据存储,并进一步对存储器的电学特性和存储性能进行了测试。该创新实验涵盖了材料表征、存储器件制备、电学和存储特性测试以及机理分析等过程,涉及半导体、材料学、微电子和集成电路多个学科领域,且能结合实际科研内容,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C与SiO2反应生成CO而非CO2的原因;指出在实际生产温度下,Si和SiO2均呈液态,理论上不应引用298 K时的生成焓与标准熵;计算了2200 K时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并进一步讨论了298~2500 K温度范围内反应焓变与熵变对298 K时相应数值的偏离情况,绘制了较精确的ΔrGmθ-T图;发现对于C与SiO2的反应而言,在此温度范围内,热力学函数对298 K时相应数值的偏离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8.
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结构发光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结构发光材料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生物探针、纳米光电器件、零阈值激光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对稀土离子掺杂的氟化物、磷酸盐、氧化物等纳米结构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9.
SiO2具有许多特性,用其作壳层材料来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使其具有更多的特殊性质。本文综述了SiO2包裹磁性纳米粒子、量子点以及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个关于非均相Fenton磁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的综合性实验。制备出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Fe_3O_4/α-Fe_2O_3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和FTIR等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组成及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为Fenton试剂用于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结果表明,实验所得样品具有核壳结构,粒子粒径约为50~80 nm。该催化剂对甲基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具有可利用其磁性回收利用的特点。本实验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操作简单,涵盖多个知识点和实验技能,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验能力,提升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