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了解并学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一个文化现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所有学科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中小学生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认识理解流于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把握不够深入的问题。音乐作为培养艺术修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显著优势。文章分析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期能够在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以杭州雕版印刷为例,教师以资源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方式、以生活为阵地而组织实施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地方课程,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认知、深度实践和深度传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做了探索和实践:以中职语文课程为载体,开发课本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依托,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合理使用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为抓手,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完美体现。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大使命,其特殊性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不可或缺性。基于此,阐述了公安院校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学习情况,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疆警察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传承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学校提升立德树人质量的现实需求。进课程的关键点是以“特”为核心,在既有建设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以“融”为根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学校课程体系;以“统”为主线,实现课程组织的结构化;以“实”为基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有效性。达成上述要求可以采取以下实施策略:学校基于循证原则进行课程发展规划,通过多主体协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在校内研训和各层次教师培训中,着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伟 《英语学习》2023,(8):37-41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具有深远意义。在英语课程中引导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项目式学习是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阅读、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项目式主题阅读大幅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学习语言、理解文化,还在实践探究中构建意义、认同文化,在行为外化中表达文化、传承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由知到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主要实践样态为:融入语文校本课程、融入语文选修课程、融入语文课外活动、融入既有的语文课堂。鉴于这四种实践样态均存在种种不如意现象,为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应从微观层面的语文课程结构入手,即分化并单列一门语文课程,专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确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独立课程目标,单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教材,构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专门课型,加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然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人们的传统文化意识日渐淡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少。青少年群体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要推动者,更应学习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出发,以中小学校为立足点,以期探寻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采取遴选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古诗词班本课程的教学策略,通过古诗词教学体验活动、主题活动等研学活动,增强古诗词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有效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与传统美德.力求以完整...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李春燕同志以"延续文化血脉"教学内容为例,从教学背景、理念方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设计说课稿。该课内容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化,也是对后续学习的文化引领。道德需要文化引领,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人格塑造与价值引领的教化育人功能,道德与法治教师更是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历史使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李春燕同志的文章,就是人以文化、以文化人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幼儿园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课程,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化教学模式融为一体,促进幼儿教育高质量持续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要动因,以学生立场为基本策略。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要建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人文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文章阐释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实例阐述了通过化学习题讲评、化学课堂教学、介绍我国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和跨学科主题教学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淑琴 《甘肃教育》2024,(2):125-128
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为幼儿带来精神启迪,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因此,幼儿教师要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潜在的教学资源,整合幼儿课程,使得幼儿在学习成长中积极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优良特点,自觉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文章主要结合幼儿课程教学展开研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课程的必要性,并结合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母语学习课程群的建设以学科素养为基点,立足大课程的格局,弱化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界限。该课程群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延展课程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走进中华意象,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培育母语学习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与发展的古典文化体系,蕴含着丰厚的教育价值,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精神为内容的育人活动,为新时代学生培根铸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归属,其教育过程是个体生命在文化涵养浸润中从文化理解、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的养成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要寻根探源,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在课程化实践中具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种活动实践中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贯彻落实《指南》,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落实课程教材主渠道、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以编撰校本教材《论语选读》为抓手,以校情为基础,深入挖掘《论语》中的经典内容,促使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圣哲前贤思想的精神滋养,全面提升人文素养。现将该校在校本教材编写方面的经验与使用成果呈现如下,与读者分享。当今,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智慧,是语文学科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基于此,我校通过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鲍宗武 《天津教育》2023,(20):177-179
<正>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课程,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本文以统编版教材为例,简要地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意义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渗透策略。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应当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祖国的未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教育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提出要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切实推进教育教学领域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发展与传承。尤其在音体美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承担启发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教学任务,更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展开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有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体学科教学的途径展开探索,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教学艺术性、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