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服务交互的B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从服务交互的角度探讨B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评估.本文从人机交互和人际交互两方面构建了B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模型,并通过和"买易通"网站进行网络合作调研,对模型进行了实证证明,进而对模型各维度的顾客感知水平与顾客重视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2C电子商务质量模型中人机交互质量包括网站质量、信息质量、易用性三个维度,人际交互质量包括物流配送服务和客户服务两个维度.顾客感知的人际交互质量低于人机交互质量,而在重视程度方面顾客更看重人际交互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ISO9000标准的"八项管理原则"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应该借鉴"八项管理原则"的内容精髓,使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转型,进而最终促进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化群体作用的信息聚合服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信息聚合服务在一定程度卜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质量,但越来越多且越来越"碎片"化的信息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纯粹的信息聚合服务已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的质量控制、无法满足用户的社会化需求.在分析当前社会化信息推荐聚合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化的群体作用,构建基于社会化群体作用的信息推荐聚合服务模型,并以"玩聚SR"为例阐述了其实现的策略.研究表明,社会化推荐聚合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推荐的准确度,将成为互联网环境下挖掘有价值信息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金课"建设现已成为振兴高等教育、促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南京大学出版社长期以来为高校提供优质教学支持和服务的实践经验,分析高校"金课"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金课"建设过程中高校出版社的定位、功能服务及实践路径,以期为高等教育出版行业的服务拓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进入"深水区",亟待深入考察其建设质量与成效.基于场域理论与惯习的分析,围绕"拓展服务内涵与功能"主题,展开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服务内涵、服务功能、文化共识"亟待开掘,尤其是融产品研发、受众引导力、服务潜能等研究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亟...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出版业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十四五"时期的中国出版业提出建议.文章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出版在政策、产业、服务、传播、技术、监管六个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进行了总结,也提出了存在着质量问题、客观差距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矛盾等问题.文章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出版应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推动行业结构性优化并加强应急管控与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服务失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图书馆"服务失灵"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图书馆服务系统构成要素的政策、内容、方式、主体、客体及环境6个方面详细阐述其"失灵"的现象,从图书馆服务的逻辑层面提出了树立互动的Service2.0理念、构建多元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立积极的服务补救机制、系统整合图书馆服务、大力提升图书馆服务系统要素的质量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孟繁凯 《采.写.编》2021,(10):135-137
高校出版社的职能是编辑出版各类教材、教参、学术专著,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服务,并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紧密服务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图书的质量尤为重要.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4个方面.出版作为编辑与发行的中间环节,对于图书的印制质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技术编辑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从服务与协调、发印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版式设计中的特殊作用、印制成本控制与管理作用4个方面论述了技术编辑在高校出版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服务已成为扩展推广人力资源、提升推广活动绩效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服务的内在动机及其与参与服务行为、参与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结论]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服务的动机包括"自我发展"质量控制"社会认同"社会遵从"社会交往"5个因素。5个动机因素对参与行为与满意度的作用各不相同。"质量控制"社会认同"社会遵从"社会交往"4个因素对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服务的行为起到正向积极影响,"自我发展"质量控制"社会认同"3个因素则与志愿者参与阅读服务的满意度形成了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产生何种社会效应并不由大众对图书馆、对阅读的态度决定,而取决于它本身的服务战略.公共图书馆若想要在包容弱势、扶贫助弱的方面产生显著可观的影响力,需要首先在理念与战略上建立社会包容的使命与责任,在工作策略上向弱势群体倾斜服务资源,才能切实改善所服务的个人与群体的健康与福利,建立起安全、活泼、融合的社区生活.文章以上海市浦东图书馆的盲人服务为研究对象,借鉴<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社会产出原型框架>中对公共图书馆社会产出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分析,从"更活泼、更安全的社区"、"健康和福利"、"提升个体的公共生活质量"等方面表明了浦东图书馆服务对视障群体的社会价值.本案例既是有效管理理念与服务战略促成公共图书馆良好社会效应的证明,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促进社会包容的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