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兴华  李刚 《中国科技信息》2006,(6):326-327,332
该文通过对“巨人集团”多元化经营失败的案例分析,发现导致多元化经营陷阱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家行为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过分依赖“人治”。所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架构,实现现代化的企业决策机制才是解多元化经营陷阱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
合法设置“知识产权陷阱”已成为国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手段,为了帮助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及时规避国际化经营中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陷阱,通过归纳法总结出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陷入专利陷阱的过程及该过程的陷阱隐藏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规避陷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资本经营与环境导向的企业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玲  何卫东  尹明 《软科学》2000,14(1):25-27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带来了经济的巨大增长和全球社会的经济繁荣。然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却没有让人类忘记它的存在和力量。众所周知,全球性的“温室效应”、酸雨的加剧、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的日益紧缺、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都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世纪之交,生态经济问题已成为全球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作为生态经济问题主体之一的企业,其管理模式必将面临新的选择。一、企业管理的历史演进企业管…  相似文献   

4.
资本经营也称为投资。是资本经营主体把资本转变为资本要素,并用于建设、形成资产的阶段。投资决策是资本经营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本经营的成果。投资决策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寻找投资机会,确定投资方式以及确定各种投资方式的结构。要认识资本经营,首先就要认识什么是“资本”?只有充兮地认识了“资本”的概念与内涵,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资本打造好企业航母,真正地发挥资本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一、资本的概念与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指出:所谓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机遇管理理论中用来筛选机会点的门槛研究,企业在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均会遇到一些必须逾越的“门槛”,如果企业的形势要素水平达不到“门槛”的规定,进入该行业、该地区或从事该项业务的机会就不存在,机遇也就更谈不上了。因此寻找机遇,必须了解实现本企业目标所面临的“门槛”。  相似文献   

6.
物流"效益背反"陷阱的产生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庆红  曾国平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257-258,272
物流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低成本、优质的服务和快捷的客户反映上,其中降低成本是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物流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降低物流成本过程中,不少企业陷入了“效益背反”的陷阱。本文认为“效益背反”陷阱是企业成本降低的障碍;分析了“效益背反”陷阱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用系统化的观点规划物流,用信息支持系统解决供应链的效益背反,整合物流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买壳上市"遭遇黑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因而选择海外上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渴望大量融资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青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企业“知本风险”管理,是企业针对知识资本资源在经营与运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它包  相似文献   

9.
企业管理涉及到财务资金管理、机器设备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产品量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人”这个因素是企业所有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从现代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核心这个论点出发,阐述了我国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应全面树立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实施以“人”为核心管理的途径这三个方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论企业经营战略的转换与战略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企业经营战略的转换是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谋求长期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选择。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变,企业需要一种动态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转换能力”,利用这种“转换能力”实现企业在充分利用潜在的机会条件下原有战略的转型和新战略接替。企业战略的转换是在竞争过程中转换,以不断培育和创新企业竞争优势为前提。美国学者申德尔(Schendal)和霍弗尔(Hofer)所领导的“战略转换”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管理逐渐从“以物为本”或“以资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特别是在现代伦理型企业中,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企业伦理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基于此,论文论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伦理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到产权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资本的重新配置和资本的市场化运营。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结...  相似文献   

13.
张军  龚建立 《软科学》2002,16(1):74-77
本文介绍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威胁。许多企业由于已获得的成功反而不能实现持续发展,这种现象被称作“成功陷阱”。通过对“成功陷阱”的分析,本文提出要构筑二元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4.
FDI两大范式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理念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建国 《中国软科学》2002,(11):40-43,52
马克思范式与OIL范式是分别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跨国直接投资行为的两大代表性的FDI理论,并成为对中国企业“资本过剩型FDI”乐观判断与“OIL优势型FDI”悲观判断的理论基础。本文分析说明,以过剩资本和垄断优势资本为核心的理论范式对现阶段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缺乏全面的解释力。作者以有效资本为分析工具,试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新的理念支撑。  相似文献   

15.
多元化经营的战略选择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叶学锋  魏江 《科研管理》2001,22(6):57-62
本首先对“多元化经营是陷阱”提出了质疑,指出多元化本身并无优劣对错之分,现实中许多多元化的失败主要是由经营中的众多非理性因素构成的。在此基础上,作提出应当用关联性准则来指导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为此章从企业业务(能力)系统的构成,认为能力键的强弱是决定关联性的最主要因素,并从能力键的两个载体--企业思维和业务运作将多业务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最后分析了这四类企业的特点及其多元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引入职业经理人担任高层管理人员是中小型家族式科技企业“二次创业”的必要措施.但是目前中小型家族式科技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社会资本薄弱,从而导致职业经理人在企业内部交往网络中的“弱嵌入性”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困境:人际网络的规模有限且无法在其中占据结构洞等核心枢纽位置,从而丧失了获得稀缺资源与关键信息的机会和网络控制的权力.鉴于此,有必要发掘企业文化中的信任资源、培育宏观社会资本;同时职业经理人自身也有必要进行微观社会资本的自我投资与累积.  相似文献   

17.
江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科技人员投身市场经济实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个创举。它在创业与探索中历经坎坷,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的企业创新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成长。它以其灵活的市场机制,通过科技先导、知识密集的增长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江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自80年代初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为江苏的科教兴省和经济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有关理论的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民营科技企业正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给企业以机会,不给企业以结果,这是现代型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我国政府十分清楚,加入WTO送给消费者的是“蛋糕”,送给大多数企业的是“屠刀”。地球似乎一下子被放到了企业老总的桌面上。是做地球的主人,还是做地球的奴隶?是把地球玩弄于股掌之间,还是被地球上竞争的灼热阳光“吱”地一声熔化掉?这不取决于政府,而取决于企业自身,取决于企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的内涵发生变化,竞争中的合作,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开始了新的合作。——既竞争又合作,在竞争中实现双赢,可以说是“竞争”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20.
自深圳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与深圳市产权交易中心合并计划叫停之后,肩负重任的高交所下一步将棋落何处,更加引人注目。年前,由三大交易所合并而成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已相继设立杭州、西安分所,一统南方市场的设想咄咄逼人。2月底,高交所终于拿出一套新的方案——“中小科技企业权益资本市场”。据悉,该市场有与深交所“小企业板”配套的思路,并做了很多制度创新,比如流动性交易制度、保荐人制度、投资承诺人制度等。这个新推出的市场与原市场究竟有何不同?有些什么规则?对企业又将有何利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