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戏剧最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真、美、善三种主要倾向.其中,他的名剧《艾那尼》是浪漫主义戏剧的不朽之作,真的是如《(克伦威尔)序言》中要求的那样"将艺术从古典主义中解放出来".在剧中,他坚决反对新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教条,强烈要求戏剧的创作自由,并且鲜明的表现出了反封建的立场.本文分析了《艾那尼》怎样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真美善",及其与古典主义的激烈对决.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浪漫主义钢琴艺术所体现的审美特质,剖析了浪漫主义钢琴艺术相对于古典主义钢琴艺术所蕴涵的人性关怀,对浪漫主义钢琴艺术的审美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3.
张倩 《科教文汇》2009,(25):239-240
《熙德》是古典主义戏剧作家高乃依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突破性的创作手法、鲜明的政治思想与理性的指导精神极具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特色,是一部蕴含古典主义文学元素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4.
吴琼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4):后插4-后插5
不同的音乐风格演绎着不同的音乐发展历史,构筑了音乐文化发展进程中独具特色的艺术殿堂。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作为一种外在的音乐表达形式,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为辉煌璀璨的两个高峰时期,在整个西方音乐发展进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今社会,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音乐传承对当代西方音乐发展的融合研究仍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由美国作家保罗·亨利·朗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是一部有关音乐如何参与西方文明进程的编年史,堪称为音乐史学领域的大师级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5.
谢芳 《科教文汇》2008,(27):251-251
布莱希特是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他的作品很多方面都受到中国戏曲艺术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其名著《四川好人》的浅析,说明中国戏曲艺术在布莱希特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布莱希特如何使用中国的戏曲艺术来达到他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着眼,分析出勃拉姆斯的音乐思想与风格有以下几个特征:冷静对待浪漫主义音乐思潮;偏爱古典主义传统;重视、重用民族民间音乐;善用大自然题材;“纯音乐”与标题音乐并举;音乐略带主观、内向。  相似文献   

7.
郑蓓 《科教文汇》2007,(5X):188-188
瓦格纳,德国歌剧的改革者,一生致力于歌剧改革,实现了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本文从分析瓦格纳的几部代表歌剧入手,阐述了瓦格纳歌剧创作的特征——一种集戏剧、诗歌、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瓦格纳的歌剧创作风格对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王丽 《科教文汇》2007,(8S):174-174
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中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了批判,他反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将艺术单纯作为现实存在的反映物,更反对用阶级来评价艺术作品的优劣。他认为艺术既是对现实存在的体现,又能对现实进行超越和批判,艺术的真理存在于“审美形式”中,即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潘晓燕 《科教文汇》2009,(19):239-239,253
《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斯坦贝克以圣经中该隐和亚伯的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以颂扬人类的自由意志。他认为人类能够自由地选择善或恶,能够自我完善。斯坦贝克认为这部小说是他的艺术顶峰。针对这一点,本文从主题设计、与角色塑造等方面来阐明以下观点:1)《伊甸之东》这部小说的主题设计有精妙之处;2)小说中女主角的塑造与主题发生了矛盾,体现了斯坦贝克在写作艺术上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王金平 《科教文汇》2007,(3S):165-166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颂歌在理性和艺术上取得了显着的成就,被公认为是他天才最自然、最高超的表达,是他本人思想感情和人生哲学最明白无误的袒露。其内心深处交织的矛盾观念在其四首着名的颂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3)
脸谱属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是戏剧表演中的一种化妆造型艺术,能够将戏剧人物性格及特点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下,中国戏剧已经传播到海外众多国家,脸谱艺术也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被借鉴应用于动漫制作、广告设计等多个行业中。文章指出了脸谱艺术在动漫造成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以《猫和老鼠》为例,对脸谱艺术在动漫插画造型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启迪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亨利·菲尔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最著名的非《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莫属。在这部小说中,菲尔丁通过刻画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他的道德观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评。然而这部小说的成功与戏剧元素在这部小说中的出色运用是紧密相关的。本篇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这部小说人物刻画中的戏剧元素,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主题中的戏剧元素。最后,论文指出《汤姆·琼斯》是菲尔丁的戏剧生涯在他的小说中的继续。  相似文献   

13.
陈东妹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S):136-136,135
沈从文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特色是人道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它处处显示出作者的聪明和灵动,优雅和娴静。他在强调“美在生命”的同时,又注重文学艺术的现实指导意义,那些湘西题材的作品在严格的现实关系基础上,再现“乡下人”的性格与命运。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又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美学特色形成了沈从文独特风格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诗歌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诗歌艺术发挥和实现它的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诗歌艺术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离不开欣赏和批评。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兼新闻编辑布莱恩特的《致水鸟》就是一首很值得品读的短诗。威廉·柯伦·布莱恩特(WilliamCullen Bryant1794-1878)是美国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诗人,被誉为“炉边诗人”。他发表第一首诗时只有十岁。他擅长描绘大自然的美,并在诗中探索生命本体与宇宙精神的神秘契合,形成一种严谨而和谐的诗风。他的《致水鸟》(To Waterfowl)这首诗曾被英国诗人兼批评家马休?阿诺德称…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颂歌在理性和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被公认为是他天才最自然、最高超的表达, 是他本人思想感情和人生哲学最明白无误的袒露。其内心深处交织的矛盾观念在其四首著名的颂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曾林姣 《科教文汇》2007,(6X):80-181
亨利·菲尔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最著名的非《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莫属。在这部小说中,菲尔丁通过刻画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他的道德观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评。然而这部小说的成功与戏剧元素在这部小说中的出色运用是紧密相关的。本篇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这部小说人物刻画中的戏剧元素,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主题中的戏剧元素。最后,论文指出《汤姆·琼斯》是菲尔丁的戏剧生涯在他的小说中的继续。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颂歌在理性和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被公认为是他天才最自然、最高超的表达,是他本人思想感情和人生哲学最明白无误的袒露.其内心深处交织的矛盾观念在其四首著名的颂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冷南妮 《科教文汇》2008,(16):191-191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曾与古典音乐大师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3B”。勃拉姆斯作为十九世纪中、下叶浪漫派的作曲家,个性风格与艺术趣味独树一帜,和当时欧洲推崇的“综合艺术”、“标题音乐”新潮流正相反,他一生致力于“纯音乐”风格的创作,追随巴赫以来或更早的古典音乐传统,写作了除歌剧(那是瓦格纳正掀起革新运动的领域)以外的各种古典体裁的作品:交响曲、协奏曲、  相似文献   

19.
浪漫主义标题音乐探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淑芳 《中国科技信息》2005,(10):159-159,151
标题音乐是兴起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音乐作品形式。表面特征是用具体的文学性标题代替古典主义常用的作品性质性标题。这种表面现象很容易使标题音乐的实质性特点在“标题音乐”字面意义下被掩盖。  相似文献   

20.
作为异化理论的开创者,卢梭反对一切科学与技术,认为科技和艺术是伤风败俗的,它们堕落德性、玷污信仰、纵容奢侈、助长虚荣、华而不实,导致人性的普遍退化。作为浪漫主义大师,出于其自然宗教的基本立场,卢梭主张技术应回归自然,追寻自我,顺应本性明德至善。卢梭对科学与艺术的批判,展现了他对科技发展的忧虑和远见,他启示我们,人类必须合理地应用技术,并在人文与道德的规约与互动中发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