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可以运用榜样、故事、游戏和竞赛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供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
孙卫 《成才之路》2010,(36):24-2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构建,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郑梅娟 《考试周刊》2012,(90):59-60
教学新理念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新,通过采取富有实效的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不仅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更需要数学教师努力创新,借助方法的优化,兴趣的激发,不断凸显数学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积极的、独立的、主动地学习数学,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真正从认识到行为都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陈明星 《成才之路》2011,(26):71-7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时所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觉、能动地学习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7.
陈霞 《考试周刊》2014,(75):63-63
<正>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13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的确,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但遗憾的是不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衰减,逐渐讨厌数学课,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之一,就是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验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一、巧妙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会学习。1.巧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相似文献   

10.
苏庆裕 《考试周刊》2014,(29):71-71
<正>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过程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笔者总结了以下5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华忠 《山东教育》2005,(28):48-4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就目前的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的状况来看.我们不得不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创造快乐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和探索,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樊丽霞 《考试周刊》2011,(33):77-77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于是数学成了学生的负担,逐渐讨厌数学、冷漠数学课。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不得不反思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那么,构建“活”的小学数学课堂,应符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可见,数学学习是一种"过程",学生应参与多种数学活动,在体验、探索、合作中学习。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阐述了怎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凸现“经历学习过程”、“在体验中获得经验”这一“课标》中的新理念。从经历主动建构的过程、体验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和形成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数学学习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了陈述,并且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的描述论证了以上的观点.表述了“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的观点,以期推动课改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李树申 《孩子天地》2016,(7):247-248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初中数学的内容采用"情景创设——得出结论——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