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求电路上用电器的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涉及电路上的电阻(R)、电流(I)、电压(U) (和欧姆定律)。由于用电器在电路有串联、并联以及混联多种情况,且有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之分,所以求解有关电功率的问题可能较为复杂,现试举几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点疑问在第九章导数和微分的应用“函数的增减性”一节,给出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后,用它证明了下述定理:“设函数f(x)在区间(a,b)内可导,如果在(a,b)内f′(x)>0,那么f(x)在(a,b)内是增函数;如果在(a,b)内f′(x)<0,那么f(x)在(a,b)内是减函数;如果在(a,b)内恒有f′(x)=0,那么f(x)在(a,b)内是常数。”定理中的前两种情况(即f′(x)>0、f′(x)<0时),在此后判断函数的增减性、求函数的极值等有关章节中,进行了广泛的使用,显示了它的巨大作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形之下,最后一种情况(即f′(x)=0时),却弗如远甚,它除了在定理中昙花一现外,此后就默默无闻了。莫非它真的是同胞三兄弟中的一个平庸无为的小弟弟?  相似文献   

3.
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 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 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 以惯性越大.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资H  相似文献   

4.
算术根概念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它和代数式的恒等变换、解方程、函数的定义域和图象、三角中的恒等变换等都有密切的联系;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学生往往形式地接受它的定义,而在具体运用时常发生类似下列各种错误: 1.式子化简 (1)不考虑参变量a的取值范围把下式化简为(a-1)~2~(1/2) (2-a)~2~(1/2)=a-1 2-a=1 (2)不考虑a b可能是负数的情况把下式化简为((a b)(a~2-b~2))~(1/2) =(a b)~2~(1/2)·(a-b) =(a b)·(a-b)~(1/2),(其中a>b)  相似文献   

5.
潮州话的“(不会)”,用法及意义相当复杂,我们将它分成自主动词前、非自主动词前及形容词前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1 自主动词前的“(不会)” 自主动词前的“(不会)”,情况最为复杂,因为它仅跟自主动词有语义上的联系,而且跟主体和自主动词后的补语也有联系,甚至跟句子以外的说话者也有联系。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无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先秦道、儒、治刑名法术的学者无不讲它;汉代不仅学者讨论,还被施诸实践,造成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盛世。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无为”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自然观、政治观、人生观诸方面的内容。它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对于它的内涵和发展情况,学术界还没有人系统论述过。本文只试图就它在先秦时代的情况作一些探索。先秦“无为”思想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从西周初年(《诗》、《书》)  相似文献   

7.
物体怎样运动(包括运动性质和运动轨迹),取决于它所受的合力和初始条件。牛顿运动定律提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关系如下:F=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恒力(1)F与v0在同一直线上匀变速直线运动(2)F与v0成某一角度匀变速曲线运动变力(1)F的方向始终与v在一直线上变变速直线运动(2)F的大小不变,方向总与速度垂直匀速圆周运动(3)F的大小与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相反简谐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反过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反映出物体的受力情况。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去推断物体运动情况;或从物体运动情况探求物体的受力特征是动…  相似文献   

8.
晓天 《少年月刊》2012,(Z2):82-83
导弹,是一种军事装备,是摧毁(cui hui)军事目标和杀人的武器。然而,只要善于利用,却可以使这个"杀人魔(mo)王"变成"和平使者",为人类造福。电视导弹它长20厘米,重(zhong)3.5千克。等它发射到高空时,便开始工作,先将地面上的情况拍摄(she)下来,再通过传输(shu)装置(zhuang zhi)将信号传  相似文献   

9.
"3S"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总称.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方面.本文着重阐述了"3S"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尤其是"3S"集成系统在森林、草地、动态监测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从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象入手 ,分析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丰富内涵 ,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合大纲、教材、教法、社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效地利用教材和补充教材 ,这不仅在于它的外在因素 (教学目的等 ) ,而且还在于它的内在因素 (教学规律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1.
汉语动词"打"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打“字经历了从古至今的长久发展,其意义也逐渐丰富起来.汉语“打“字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对它的研究便也有章可循.历代学者都对“打“字有一定的研究,他们虽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但也使我们现在对“打“字的研究可以究根追底,有据可查.笔者在综合和比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审视汉语“打“字的语义演化过程,以期开辟“打“字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李润 《茂名学院学报》2003,13(2):13-16,23
《马氏文通》的“次”在汉语语法史中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了“次”的性质、范围和来源,“次”与“格”的区别及使用范围,分析了“次”的作用、“次”的矛盾及其原因,指出了它在语法史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诞生80年来,冲破重重难关,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源于中国共产党是“三个代表”的党。  相似文献   

14.
"合形"是一种汉字修辞方式,前人对它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其构成方式研究不够全面。汉字变化灵活多样,"合形"在"汉字+汉字"的主要构成方式外应当会存在一些变通,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汉字修辞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相似文献   

15.
万宁方言的量词"朋"跟古汉语的"朋"有极大的渊源关系,论文就"朋"在万宁方言中的用法进行介绍,并对它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分析,又从语音的角度来考证,从而揭示它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论文论析了“贝”是中国远古时期最早产生、使用的货币 ,并对造字之初汉民族先民以“贝”为汉字表义偏旁的造字思维理念及文化蕴涵进行了深入独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奇书”与“才子书”是明末清初小说史上非常重要的批评术语,用以指称通俗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为提升通俗小说的“文化品味”和强化通俗小说的“文人性”而作出的理论阐释与评判,可看成为相对超越于通俗小说之上的文人士大夫对通俗小说的一次价值认可和理论评判,对通俗小说的发展带有一定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华语文本中"他者"的因素相对于其他语言的文本来说,出现较晚成熟也较晚.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华语文本中的"他者"本身就带有一种较为强烈的"晚熟"现状.在很多文本中,这种带有特殊叙述策略的"他者"形象说到底,就是一种不成熟的符号与象征在现代文本中的时隐时现.如何解构这种悖论?需从叙述策略这个大问题出发,解构文本中"他者"的叙述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是”及其复合体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根据其不同用法,从语义功能、语法功能加以分析,旨在指出“是”字的不同层面及使用规律,指出维语的相应译法。  相似文献   

20.
“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且普遍流行的概念.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具有“忍”的特质.对中国人而言,“忍”的心理与行为不仅体现在理论上之“应然”且亦是一套“实然”的社会心理现象.“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积淀的结果,有其特别的心理内涵与心理机制.作者试图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忍”的心理和行为作一中国文化上的溯源和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