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死亡的高度关注贯穿了克里斯蒂那的诗歌,通过对她诗歌的分析,说明了诗人对死亡的深刻感悟,以及诗人能够克服恐惧、坦然面对死亡并且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2.
陈廷敬不仅是康熙的重臣,而且是杰出的诗人.本文通过清人诗话对陈廷敬诗歌的筛选、保存和传播,以了解诗人陈廷敬的当代认知,从而试图对他的诗歌作出恰当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兼有诗人与剧作家双重身份的易卜生,在其诗歌与剧作中充分体现了诗与剧相结合的特色.首先,其诗歌中戏剧性情节的设置使其诗歌具有诗剧的典型特点;其次,诗人往往通过对戏剧性场景的描绘,展现处在这一时刻中的人物行为和心理情绪;再次,诗歌中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大量存在显示出诗人对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的深刻洞察;最后,易卜生的许多诗歌常通过抒情主人公的独语和对话来表现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增强了其诗歌的戏剧性特征.易卜生诗歌中的戏剧性因素赋予了其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也为他后来在戏剧创作中的诗与剧的完美结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雪莱和徐志摩都是浪漫主义诗人,在他们的诗歌当中,都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的赞美,通过对他们的大自然诗歌的比较,试图找到中英两国诗歌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的主要成就不仅在于小说创作。20世纪初,哈代以成熟的诗人身份出现于英国文坛,并为后人留下了918首诗作。哈代的诗歌既不是维多利亚时代风尚的,也不像现代派诗人那样走极端,而是兼有这两种风格特征.可以说,哈代是从维多利亚时代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诗人,在英国诗歌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作用.本文拟就从哈代诗歌的形式,主题及创作技巧等方面作一粗浅分析,通过对哈代诗歌的现代主义色彩的探讨,表明哈代作为诗人的现代性一面。  相似文献   

7.
英美诗歌中韵律节奏的音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诗人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来吸引读者的艺术.诗人赋予诗歌文体以音乐性的韵律节奏,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引发共鸣,并使他们从中得以教益.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英美诗歌的节奏性和韵律性及其所采用的方法,探讨诗歌创作的形式、格律的使用,对读者欣赏水平的提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宋代理学家汪苹认为诗歌散见于太虚之间,需要诗人通过其才智才能够看到,最终表现为诗歌,并且通过诗歌可以起到"观其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往往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迭意,即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写景抒情方面,即通过雄浑壮阔的景物描写来抒写诗人凄凉的身世,悲苦的心境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从而形成了杜甫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沉郁雄浑,为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歌增添了壮丽的一笔.通过杜甫漂泊西南天地间的四首诗来分析他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大名诗歌包括隶籍大名的诗人及仕宦、游历于此的诗人的诗作,其中以仕宦、游历诗人为主.那些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诗人一方面繁荣了本地诗坛,有效地参与了宋型诗的建构;另一方面在诗歌中还有对地域文化的体认与表现,他们之间的诗歌唱和,尤其是异地寄赠传播了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王书怀诗歌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探讨,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了在特定历史年代,诗人创作的坚持和创新。从多角度对诗人的作品进行重新审视、论证,尤其对诗人的诗歌语言和诗歌取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试图通过对王书怀诗歌的研究。挖掘其诗歌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文学和历史成就,进一步对其诗歌的美学特质进行探究,使其诗歌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得以更清晰的展示在世人眼前。  相似文献   

12.
英美现代主义诗人E.E.Cummings以他独特的诗歌形式显示了卓越的抒情才能和艺术敏感。本文选取E.E.Cummings众多诗歌中的一首in-Just,通过多模态文体学视角对文本in-Just进行分析,以求从新视角发掘诗歌奇特形式下掩饰的诗人内心欲望与想法,窥探出他用独特的形式想要表达的语篇意义与情感。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解读唐朝诗歌发展的历史,主要是几个伟大诗人创作主张,他们的诗歌成就以及对后人的影响;通过追溯华夏诗歌的生态环境,把握当今时代的发展脉络,借鉴欧美诗歌的英雄双行体格式,打破华夏诗歌单一韵脚发展的桎梏,为诗歌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意象图式理论被运用于诗歌作品的赏析中,为诗歌文本分析开拓了新道路。本文将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对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To the Cuckoo》进行诗歌意象分析。分析得出该诗歌呈现出多维的意象图式集,诗人通过对杜鹃声音的寻找唤起自己童年时的美好回忆,也体现出诗人心中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相似文献   

15.
海子作为中国第三代诗歌浪潮的杰出代表,其独具个性的诗风,庞大复杂而又相对集中的诗歌意象,都有着审美和研究的价值。以往学术界对海子诗歌的研究多集中在"麦地情结"上,很少言及诗歌意象具体分析与诗歌王国的向往。通过对诗人的成长、诗歌内容、思想向度等方面的分析,重点探讨诗人笔下另一意象的集中——"王者情结",以及其与诗人的非正常死亡之间的隐秘关系,以期能对学术界研究诗人海子提供一个崭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歌多数以自然为题材,把家乡新英格兰的花草树木融入到创作当中.在弗洛斯特的众多诗歌中,树木和树林是贯穿整个诗作的重要意象.因此,从树林在弗洛斯特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入手,对这一意象进行深入剖析,能够总结出树林在弗洛斯特诗歌中反复出现与诗人独特的生活经历有关,并且诗中的树林意象的变化也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作为美国文学史中两位重要的实验型和创新性的现代诗人,卡洛斯和康明斯的地位无疑成绩卓著的。在这两位诗人大量的诗作中,通过对卡洛斯的"寡妇春怨"、"在去传染病医院的路上"和康明斯的"正当"这三首诗歌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这三首诗歌中存在着对春天的关注(春怨与沉思;严酷的早春三月;美丽的春天下具有欺骗性的威胁)和不同之处(1.关注的焦点的不同:异化;严冬末尾的三月和隐含初现的苏醒;人类的邪恶2.反映主题的技巧的不同:直接与明晰;骇人与隐含)。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一方面这三首诗歌从主题上看与英美文学中春天诗歌的传承和互文关系(古希腊诗人伊比卡斯、英国诗人乔叟、T.S.Eliot),另一方面,这三首诗歌也创造性的超越了传统。因此,这三首诗歌展示出20世纪文学创作的新特性并表露出20世纪诗歌异于传统和浪漫主义诗歌的端倪。  相似文献   

18.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十四行诗包含了许多的意象表征,每一种意象都与某种意义相关联,赋予诗歌以可直接描绘的实感,也构成了诗歌的精神.意象是诗歌中表达情感的手段,没有意象,诗歌就显得苍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上都达到了同时期的高峰,诗人通过各种意象来赞美他的爱友,也通过意象来叱责情人的背叛,感慨岁月的无情,表达诗人的爱与恨.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诗人们堪比想象力丰富的画家,他们在诗歌中灌注了纷繁复杂的色彩,使得诗歌具有了画的内涵.李贺就是其中一位热衷于通过奇特的想象,出神入化地运用色彩的诗人.他将色彩词与意象高度结合起来、有时善于用色彩替代意象,并创造性地使用了色彩词+叠字的搭配方式,从而创作出许多色彩繁杂的诗歌,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20.
正充满感染力的美读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在美读时,阅读者往往可以和诗人一起翱翔在诗歌的广袤天地中。诗歌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通过不断的默读,美读,朗读,学生可以体会诗人的情感,去见诗人见过的世界,明白诗人所表达的思想,通过美读,学生可以升华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还可以加深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一、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部分占有一定的数量,有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古代诗歌中生僻字繁多,学生在初次接触时读不懂,难以理解,就会产生疑问。教师要让学生对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