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刑事法律对被害人权益保护不够,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有发展成危害社会稳定的趋势。可以从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平衡被害人的获得法律帮助权、落实被害人的自诉权、扩大被害人的求刑权、强化被害人的赔偿权、赋予被害人获得社会救助权等六个方面着手,完善被害人权益保护体系,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对公民个人权益的保护,从根本上是为了恢复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但在实践中,既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也存在法律上的不足,造成被害人合法权益得不到真正的保护。因此必须从完善有关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制度入手,使被害人投诉有门,法院判决有据,执行有保证;从而使被害人的损害得到赔偿,维做妻定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3.
2012年"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刑诉法典,但是"重视被告,忽略被害"整体格局并未得到真正改善。面对刑事诉讼过于追求破案和胜诉,忽视被害人权益的现状,有必要从被害人刑诉参与权、陈述权、知情权和权利救济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以达到权益的平衡保护。  相似文献   

4.
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出发,解释了我国确立被害人当事人地位的非现实性,国家控诉权与被害人权利保护之间的平衡、从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目的出发就如何满足被害人的复仇情绪和获得赔偿的愿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犯罪活动具有社会危害性和私人侵权性的双重属性,并进一步从人权保障的理念角度提出私人侵权性先于社会危害性的理论。进而就如何保障被害人充分参与到刑事诉讼中来提出若干建议,并论证了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让广大金融消费者获取收益和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损害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选择权和救济权等情形。因此,建议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健全监管体系、强化风险教育等方式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犯罪被害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可以看出其中的确存在着对被害人权益保护意识上的欠缺、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的立法不周全以及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执行的不足等缺陷。如果对被害人的权益不给予应有的法律保护是有悖人权平等和司法公正原则的,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也一定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所以如何从法律的产生及良好运作上完善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一个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突出我国在保障被害人财产权益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分析完善被害人救助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评析我国现行法关于刑事被害人财产权利赔偿的规定,对比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主张在我国亦应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以期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的财产权益,从而避免被害人二次受害。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对国家补偿制度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刘忠 《考试周刊》2012,(23):194-196
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权利是非常丰富的,但我国目前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并不完善。上诉权应当是刑事被害人的一项重要权利,而现行法律对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上诉权并未作任何规定。不赋予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以刑事上诉权,不仅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救济、保护,而且常致刑事司法于被动境地,不利于矛盾纠纷的根本解决,有悖司法公平、公正。作者认为,要在刑事诉讼中平等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应当对与被害人上诉权有关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一一特别是对“上诉不加刑”原则、诉讼结构平衡理论、刑事公诉案件求刑权的归属和权利与权力相制衡问题等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并从立法上进行疏浚.维护司法公平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导游人员劳动权益法律保障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导游人员劳动权益法律保障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人格尊严权、生存权、社会经济权保护不到位等方面。为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重视导游人员的人格尊严权、生存权、社会经济权保护工作,并建立健全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严格执法,维护导游人员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在审查逮捕环节保护犯罪嫌疑人权益有相关规定,而我国法律中在审查逮捕环节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还远远不够,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是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也是刑事诉讼公正的价值体现,笔者认为为加强对被害人权益的保障应赋予被害人参与审查逮捕程序的权利并在此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刑事和解诉讼模式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重大意义的阐释为基础,论证了刑事和解诉讼模式的重大价值,同时结合刑事和解诉讼模式的内涵和我国当前社会形势的特点,指出在刑事和解诉讼模式下对被害人权益保护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确权:文明与和谐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地,地权也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改革以来,我国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并用法律的形式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然而,迄今为止,有的农民依然是地不能安身、产难以立命、权无法保障、益难以享有.对农民土地形形色色的巧取豪夺屡见不鲜,地权地利之争引发的个体冲突和群体事件也层出不穷.土地矛盾已经成为当今农村最突出的社会矛盾,并影响农村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确立农地产权是对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前提,明晰农地产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保护农地产权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拳措。然而现实中,农地产权保护中主体虚位、产权虚置、权能残缺、帮助权缺失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对此,我国应通过科学设置农地产权、完善村民自治、保障农民结社权、强化司法救济等,为农地产权保护提供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却成了处境艰难的“边缘人”,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权、社会保障权、教育发展权、民主政治权、迁徙自由权、自由结社权等方面。在法治社会,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最终要依靠法律手段来实现。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成立正式维权组织、强化行政监察职能、健全仲裁诉讼机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创建我国刑事被害人财产权益保护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保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是实现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和目的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和各国法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更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法治秩序所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结合当今各国的研究动向,探讨对刑事被害人保护的依据,提出了创建我国被害人财产权益保护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被害人当事人化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定位为当事人,赋予其许多诉讼权利,强化了被害人的诉论地位和诉松权利,但是,这一改革,尤其是第145条的规定,存在严重缺陷和无法克服的矛盾,不利于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公诉权,也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建议废除该145条规定。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是以追求个人正义的方式来实现社会正义.它改变了传统刑法注重对被告人的刑事惩罚、忽视被告人意愿的理念,通过被告人悔改和被害人获得抚慰使纠纷得到解决,以最大限度地约束公权力膨胀,以去刑罚化为皈依,充分考虑和保护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从制度层面规范刑事和解,是节约司法成本、实现刑法功能的重要途径.在刑事审判活动中,科学界定刑事和解的参与主体、适用条件和范围、模式,对惩罚犯罪、最大限度保障被害人权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交通肇事逃逸历来是刑法打击的重点,但在事故责任认定上现行较为通行的推定全责原则,存在只保护被害人利益而忽视逃逸方权益、不符合证据三性、降低司法效率等问题。形成上述弊端的原因在于责任认定功能的多样化、监督机制的缺乏及司法"重打击轻保护"的错误观念。应强化责任认定监督、强化司法对责任认定的审查及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时代,农村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既取得了诸多成效,又存在权益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排斥性供给与归属性需求的矛盾、物理性供给与社会性需求的矛盾、普惠性供给与特惠性需求的矛盾以及不确定性供给与持续性需求的矛盾。需要在检视供需矛盾的基础上,努力通过树立现代文明价值理念、强化权益保障环境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建立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村残疾人应有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既是工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也是它基本而重要的职责。一、对维权本意的认知近日,笔者翻开《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文字工具书,想从中找到能直接注释“维权”一词本意的文字来,没想到未能如愿以偿。我们这里推敲“维权”,无疑是围绕权益、权利而言。因此,“维”与“权”组成词语,为“维持保护相关的权利或权益”较为妥贴。“维权”一词的产生与法院维护诉讼当事人的权益,劳动保障部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社会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工会维护职工的权益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正是有了这些处于弱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