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谈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担负着培养"信息管理蓝领"人才的重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设计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和核心.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对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更好地促进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职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文章对本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和基本思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的内容组织与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任务驱动型会计项目课程设计——以《基础会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实践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研究和实践证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喜欢实践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抽象的听讲、阅读等学习方式.因此,任务驱动型的学习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比传统学科型学习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任务驱动型会计项目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具体展示任务驱动型项目课程的设计,在教学中更强调专业知识的职业定向性、岗位针对性和实践性.从而突出高职教育职业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七步法"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理念,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考虑和设计,是教学设计创新发展的成果.本文基于"七步法"教学设计理念,对财经类高职院校面向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市场调查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陈希 《河南教育》2008,(12):59-60
当前我国高职"两课"教学面临困境,为改善高职"两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重点把握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三个环节.在课前准备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在课堂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后反馈环节,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6.
金燕 《时代教育》2010,(6):153-154
语文教学作为教育全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交流素质和人文精神,其重要性不容质疑.而当前的高职语文教育由于难以找准自身定位,未能在高职教育中发挥出这门课程的显著作用,并陷入了与高职教育目标脱节、和学生的专业领域偏移等种种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现今高职语文教学困境的三项对策,包括重新设计高职语文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建立科学评估交流体系等重要内容.这三项对策围绕着"改良"与"创新"两个层面而展开,通过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举措来改革高职语文教学,期望能重塑我国高职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挑战。信息化教学设计与高职教育的蓬勃兴起是分不开的。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政策的开放和国家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学生的数量不断提高,而相应的教师和资源明显跟不上,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就明显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种可利用的信息资源,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究。本文以高职课程中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课程为例,对高职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语文教学认识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应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转化和能力转化.在教学中不仅教学生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在实践中创造知识,形成能力.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在教学实际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换言之,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那么在中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职"现代电子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综合设计课程,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课程改革思路、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手段--网络课堂教学和实践实训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探索了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目前高职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及高职多媒体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应用手段分析,本文提出"基于虚拟游戏职场体验的实践就业能力培养"教学新模式,深入研究数字游戏的情境、角色、内容和评价设计方法与游戏职场体验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培养模式对高职学生实践教学中的学习兴趣、知识技能和就业综合素质等几方面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20.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