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人格因素是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作为大五人格模型没有涉及的一种独特的人格特征,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尚不明确。为了探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21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学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主动性人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解释量为21%。主动性人格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人格特征关系密切,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显著。目前影响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中,人格状态是个重要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人格中猎奇性、躲避伤害性和奖赏依赖性等特征呈显著正相关。医学生可以通过人格塑造、合理归因和适当的情绪宣泄来提升自我效能,同时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社区医务人员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笔者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EPQ成人简式人格问卷,对386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在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社区医务人员心理特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河南省四所高中782名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在具体维度上有显著的性别效应;人格特征中的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与英语学习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中的语言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数学学业自我效能与英语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性极低且不显著;人格特征、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学习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中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征与英语学习适应性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大学新生人格、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256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学校适应与自我效能感和内外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神经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值均〈0.001);(2)自我效能感和内外向对学校适应具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对学校适应具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值均〈0.001);(3)自我效能感在内外向、神经质和学校适应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P值均〈0.001),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3000和0.2758。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在人格和学校适应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6,(1):94-99
为探究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采用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某校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完美主义在年级、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水平自我效能感在高标准维度上存在差异显著。3不同自我效能感组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4完美主义与积极应对和应对总分有显著正相关。5完美主义和自我效能感对积极应对的回归效应显著。结论:高标准可作为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和本质进而预测和考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完美主义和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个体的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竞争态度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对417名大四毕业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学生竞争态度、职业决策效能感和坚韧人格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竞争态度、职业决策效能感和坚韧人格这三个量表的性别主效应关系显著。在良性竞争态度与职业决策效能感之间,坚韧人格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过度竞争态度与职业决策效能感之间,坚韧人格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479名大学毕业生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关系的数据分析发现,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效应,同时还能通过生涯适应力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正向的间接效应,生涯适应力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9%。生涯适应力能够正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2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学业成绩与内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内归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及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外归因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2)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内归因在青年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归因方式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创新领域的应用。在这篇文章中探讨了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内涵、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58):192-193
以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心理弹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大学生应付方式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我们对250名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测试问卷。通过问卷分析我们发现:自尊、自我效能感倾向与积极应付方式呈正相关,与消极应付方式呈负相关;当代大学生倾向于采用积极应付方式;应付方式中性别差异仅存在于求助因子中,年级差异仅存在于退避因子中;解决问题因子对自我效能感有较显著的预测作用,解决问题和自责因子对自尊有较显著的预测作用。最后的结论是,使用适当的应付方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调查大学英语课堂中高低效能感教师课堂提问的特征,比较高低效能感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提问的话语量、问题类型、交互调整方式及反馈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希望能对大学英语师资培养的改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用问卷法对福州市三所普通中学的524名高中生被试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和人格特征状况进行了测查,发现:(1)高中生被试的总体考试焦虑状况不容乐观;(2)学业自我效能、考试焦虑和人格特征这三者之间均两两存在显著性相关;(3)从三者的路径分析图可以看出,N神经质和E外向通过影响数学学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高中生被试的考试焦虑;E外向还通过影响语言学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高中生被试的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5.
家长气质及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38名大班幼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访谈和情景测试等方法,探讨了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家长气质及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差异较大。(2)幼儿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性别差异。(3)家长气质类型不同,其子女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异。(4)家长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支持与理解”因子与幼儿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拒绝与否认”因子与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5)家长气质与教养方式的某些因子有显著相关,由此推论出家长的内在气质通过外显的教养方式体现,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领导工作的复杂化需要领导者具有较高的领导自我效能感。本文概述了高校领导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和成因,重点分析其作用机制,旨在探讨领导自我效能感理论在理念、策略方面对高校领导培训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提高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格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总结概括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可供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师资培训参考的增进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师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挫折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师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挫折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量表测量法对某省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挫折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1)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显著,而城乡、专业、年级差异不显著;2)在挫折应对方式上,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专业差异显著,在性别、城乡和年级上均无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在性别、城乡上差异显著,在专业、年级上均无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挫折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高—低自我效能感组的大学生在挫折应对的积极应对方式上差异非常显著,在消极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挫折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自我效能感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自我效能感的提出与发展、内涵与特征、功能与影响因素,并对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70名大中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量表的调查,旨在探讨大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男女生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不一样,它们对男生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较突出,尤其是在重新评价上,且大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和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