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世俗化是鲁迅《故事新编》对历史文本重写的独特处理方式,也是他透视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鲁迅将那些具有文化原点意义、被历代典籍不断复写而神圣化了的神话、历史人物,从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中剥离出来,放逐到世俗的语境中进行勾勒;在这一过程中,世俗意识形态中的"物质"成为神圣们"降落人间"的重要"着陆点",世俗场景中的"围观"成为他们"降落"后时时面临的尴尬处境,这些都顺理成章地成为鲁迅重写历史的着力点,并由此实现对传统文化精英及历史原典的层层阻击,从而还原被遮蔽的历史本相。  相似文献   

2.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侯杰和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范丽珠两位青年教授的力作《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宗教意识》自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修订版以来,受到海内外学的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3.
“神圣”与“世俗”的关系是解读西方哲学的一个维度。神圣性对应着“一”、“不变”、“无限”、“不朽”,世俗性对应着“多”、“变”、“有限”、“朽坏”。从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三类关系的视角,整个西方哲学呈现出一个神圣性不断增强,又从神圣走向世俗,继而在世俗中逐渐迷失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文学尤其是小说作品中,道教自元明以来逐渐从神圣走向世俗。尤其是明清两代的白话小说对道教的这一地位的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神魔题材、道教形象和情节结构方面对道教的神圣传统进行了全面融合与消解,加速了道教世俗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神圣与世俗:马克思哲学的两个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楹 《教学与研究》2005,1(6):21-26
神圣与世俗是现实生活的二重品质。马克思哲学以反观、规范、引导现实生活为其理论旨趣,由此,神圣性与世俗性关系的辩证解决使马克思哲学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生成了新型的哲学样态,形成了独特的思维逻辑;同时构成解读马克思哲学,揭示其深层文化本质、哲学特质的重要路径。文章强调追寻神圣是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内蕴;而神圣与世俗的关系也是当下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哲学,从而审视、检讨“我们的”生活的重要视窗与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剧作家过士行关注着因沉迷于"艺道"而忽视世俗生活、错过世俗幸福的特殊群体。随着《鱼人》、《鸟人》、《棋人》、《坏话一条街》四部剧作的渐次发表,过士行笔下人物回归世俗生活的步伐渐快渐大。从剧中"超凡者"对世俗幸福态度的变化、作者赋予剧作的悲剧感与喜剧感的消长、"追随者"丰富世俗幸福的方式以及"旁观者"的世俗要求这四个角度入手分析,可以梳理出过士行剧作中呈现的世俗化倾向。过士行的"世俗",不同于文坛上其他的"世俗文学",而是个人的解放与自在。  相似文献   

7.
神圣世俗观是解读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视角。和西方思想传统不同,儒佛道经典哲学在本体论、人生论和修养论层面上片面强调神圣与世俗的交融、贯通,消融了神圣域和世俗域的固有界限,表现出形而上学特征。立足于对生活世界的深度阐释,现代中国哲学构型强调世俗界域中的问题意识,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哲学现代性观念基础上重构形上核心义理架构,进而塑造出现代中国哲学话语系统和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8.
欧洲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欧洲文明史上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对欧洲社会政治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极具代表意义。加尔文宗教改革对世俗政治的建构,主要包括人的自由神圣性、政权的世俗性、经济生活自由和法律的至上性。这四个方面的建构,实现了世俗与神圣的相互统一,对欧洲社会政治世俗化转型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真诰》是道教上清派重要经典,记载有不少学道求仙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想象丰富,而且具有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小说的要素,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体现出神圣与世俗相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传教士威廉·米怜撰写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对《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办报思想作了阐释。序言所阐发的报学思想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清理其学理意义,在报学思想史上找到它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阿奎那自然法对神圣与世俗的有机共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托马斯·阿奎那这里,自然法如同一座桥梁,其一端架在人定法的这一边,另一端则植基于永恒法的彼岸。一方面,自然法是形上的、神性的、不变的;另一方面,自然法又是形下的、人性的、可变的。自然法可以与永恒法、人定法发生互动,从而呈现“上通下达”、“一体两性”的特征。其实质就是以“形上的”“神圣”精神来指导人“形下的”世俗实践,充分体现出阿奎那思想中“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移和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实现了对“神圣”与“世俗”的有机共构。  相似文献   

12.
灌阳县丧葬仪式中的大歌,虽然在庄严神圣的仪式中演唱,但却讲人事,唱人情;不讲鬼怪,不唱神仙。大歌所表现的内容、演唱和欣赏大歌的人以及大歌的效果,都是在世俗的境域内,大歌具有浓厚的世俗性。  相似文献   

13.
近代文人的入世之心更切 ,风气也更为败坏。其急于入世 ,多是为了名利 ,“入世”即“入仕” ,首要之务是“附势” ,于是形成了以权要为中心的若干文人集团。一旦入世受挫 ,文人或消沉 ,或愤激 ,甚或颠狂。尽管近代文人中不乏仁人志士 ,他们代表了近代文人的主流 ,但众多庸碌之辈却最终使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14.
古代泰国(暹罗),教育为佛教所垄断,寺院是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教育就是用来保存宗教传统的,因而世俗教育必然依附于佛教教育。近代以来,泰国逐渐走上现代化道路,泰国佛教世俗化的趋向亦在加快,其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泰国的世俗教育逐渐脱离佛教教育并逐渐普及;教育日趋世俗化、现代化,成为泰国教育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佛教教育在保持传统同时,也处在缓慢变革中。佛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的发展交相辉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较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一种超世的信仰,但具有巨大的世俗价值:宗教信仰给生活在并不完满的俗世中的人们以巨大的心灵安慰;宗教满足了世俗社会对伦理道德的需求,有助于俗世人强化善恶因果律和天理良心观;宗教为俗世民众正视人生苦难提供方便之门,给人类超越死亡恐惧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Current debates about whether schools which are not secular should be supported by the State within a society which is secular demand clarity abou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ecular and the non-secular. It is argued that the notions of a secular society and of a secular polity help to illuminate the nature of a secular school. More substantively,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have reason to support a form of polity which allows both secular and non-secular contributions into the public, forum, without privileging either; and that there is at least a case to be made that a non-secular school may more adequately prepare its pupils for participation in such a polity.  相似文献   

17.
The current age is characterised by many as secular, and a source of such a characterisa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Nietzschean claim that thoughts about there being some ultimate reality have to be jettisoned, and human existence and the world need to be embraced as they are. That claim is renewed by some secular thinkers who insist that education has to be reconceived in ways congenial to the new age. It is argued that central to their logic is the dichotomy between the religious and the secular or the otherworldly and the earthly, and that this dichotomy is simplistic as well as problematic.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two worlds’ view, the ‘two aspects’ view is suggested, with an interpretation of reality that the noumenon––the non‐human––has to be taken in the negative sense. Against secularising the domain of educa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re still remains a place for education to occupy between the two poles of religiousness and secula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