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座     
ECCENTRICITY 12星座的爱情怪癖撰文/青花之恋爱情会令人陶醉,爱情会使人着迷……你知道吗?在爱情使丘脑分泌多巴胺的同时,不同的人还会产生不同的怪癖。有些人自从沉浸到爱情中,行为习惯就悄悄发生了变化,另一半儿承受着“甜蜜的痛苦”,她自己却对此浑然不知。12星座的女生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否中枪。  相似文献   

2.
读研以前,也曾憧憬过研究生时的爱情,想象中会比大学时的爱情更加成熟,更加牢固,自然也会更加美好。但直到研究生毕业,爱情也没有来。不是没有人追求,不是没有机会,但总像缺少了什么,让人不敢轻易开始,机会在犹豫中也很快失去了。虽然用"那个真正让自己心动的人还没有出现"来安慰自己,但心里有种感觉,爱情躲着不出来,其实是因为自己对爱情的认识出现了问题,问题不解决爱情就会一直不出现。  相似文献   

3.
During 《音乐世界》2007,(11):136-136
讨厌红色:讨厌红色的人不喜欢别人跟他太过亲近。因为如此,对于突然来临逼迫式的爱情你会临阵脱逃。其实你心里是渴望激烈的爱情的,但由于这种矛盾的性格,使你在感情的路上一直波折不断,这些波折也使你对爱情更裹足不前,以致错失良缘。讨厌黑色:讨厌黑色的人在恋爱上看来是个讨厌被束缚的自由份子。十分相信以自己的直觉选择对象。尤其相信一见钟情,即使对方已有对象或家室,你也会不顾一切追求他,这点相当危险。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召唤     
正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给予越多,生命越丰富。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每个人都随时发出一种呼唤,促使别人荣辱毁誉、生死成败。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作蜘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蜘蛛网。我影响他人,他人又影  相似文献   

5.
调皮的男孩     
爱情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想必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安徒生就用爱神丘比特比喻爱情,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理解。爱情就像个调皮的男孩,无处不在,一不留神,就会被丘比特的箭射中,堕入情网。但你可不要玩弄爱情,不然受伤的将是你自己。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学术界对爱情本质的探讨至今还无人超过黑格尔,黑格尔对爱情本质的界定是;在爱的融合里将自我奉献给对方。表现为“爱情的主体不是为自己而生存和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操心”,只有这样,“主体才会重新发见他自己,才真正实现他的自我”,才能“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源”。只有这种以优美的心灵去扣击对方的心灵所形成的心心相印的爱情才是最美的。这一研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爱情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描写的都是爱情悲剧.爱情悲剧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不同时代、文化背景、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爱情悲剧也会呈现不同的特质,从而使人们获得多重美学感受,更丰富地品位、欣赏文学作品.又由于爱情悲剧要靠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建构故事情节,因而不同文化背景与民族风格的爱情悲剧也会体现出相同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特点.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学术界对爱情本质的探讨至今还无人超过黑格尔,黑格尔对爱情本质的界定是:在爱的融合里将自我率献给对方。表现为“爱情的主体不是为自己而生存和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操心”,只有这样,“主体才会重新发见他自己,才真正实现他的自我”,才能“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源”。只有这种以优美的心灵去扣击对方的心灵所形成的心心相印的爱情才是最美的。这一研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爱情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在自己的一系列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看法。他推崇一见钏情的爱情模式;反对爱情中含有功利性目的;主张在爱情生活中要宽容,因为嫉妒往往会招致灾祸;认为人们应当遵守“爱情秩序”,反对人们越轨。但作为一个艺复兴时代的人主义,尽管莎士比亚思想中有较多的进步成分,却没能最终突破门第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10.
导读平台     
英国著名作家培根说,爱情有时像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像位复仇的女神。法国科学家帕斯卡说,人的精神中如果有浓烈柔美的部分的话,那么它就是爱情。可是,爱是美好的,也是一种魔力。但培根又告诉我们,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爱情而发狂的人。所以说,爱要有理智,作为学生,最不应放纵这种感情,而应首先学习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你是无用的,爱就会离你越来越远,没有一个人会爱上一个无用的人;作为师者,不应把学生中爱的显现看作可耻的行为,而应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心理负担。导读平台@青心  相似文献   

11.
福楼拜的著名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因不满于婚姻的平淡而去追寻理想的爱情生活,她先是与人私通,被无情抛弃后,又与人偷情,后来也被遗弃,而她在追求所谓理想爱情的过程中,不仅耗尽了包法利的全部家财,也使自己债台高筑,在爱情的幻灭和债务的催逼下,只得服毒自杀。本文拟从爱玛对爱情的一生追求来探讨她这种理想爱情追求背后的悲哀,从而分析爱玛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2.
恋爱中的男女最怕遇到的就是"分手"了,可是,偏偏常常会遭遇这样的打击。在大多数人看来,分手无非左右两个方向,一种是"解脱",一种是"痛苦"。其实,如果爱情是我们向前走的方式,那么"分手"绝对是爱情的立交桥大转盘,通过分手爱情走向不同的方向,收获到的结局也是完全不同。面对分手,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冷静,判断你的这一次"分手"属于哪一型,然后用正确的方式为自己的爱情继续下面的情节。分手在所难免,但是科学利用"分手风暴",说不定还可以为你的爱情"充电"呢。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和艾米丽·狄金森是中美文学史上两位重要的女诗人。她们留下多首流传千古的爱情诗句,两人用自己的方式述说对爱情的感受。两人爱情诗风格各异,李清照含蓄委婉,柔情似水,迪金森直白大胆,热情如火。通过对二人爱情诗风格对比,反应出不同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对女性的影响,探求女性对爱情追求的共性。  相似文献   

14.
北村的小说注重对爱情的探讨,他认为现代人对爱情的理解是错误的.过度倚重物质,不适当地强调生理性,而忽略它的精神性和情感性.而对爱情的误解植根于对人的误解,强调人的动物性,而忽视人的神圣性.北村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矫正人们对爱情的认识,提升人的情感,使人类变得崇高和圣洁.从艺术表现上看,有说教味增强、艺术张力减弱的倾向,应当引起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莫小菲何许人也? 白天清醒着做梦,夜里沉沉地睡去。相信世界上有一见钟情,相信每一个女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相信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幸福。她以为自己在准备的状态中等待爱情,可是总被别人说是愚人——不知道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某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遇到不对的人,不知道自己怎么样才能走得出一个人的爱情幻想。  相似文献   

16.
色彩斑斓浪漫苦涩的爱情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情婚姻,是路遥小说的一个重要题材领域。他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众多不同类型的爱情婚姻,表现了爱情的不同社会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心理状态、不同人生结局,表达了自己对当代爱情婚姻领域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7.
我常常喜欢对一些俗语进行一种反常思考,有时会别有感悟。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通常的理解是,爱情会使人盲目,美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错把友情当爱情"的误区在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之间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在同性朋友之间,有极少部分同学会把自己对同性朋友的依赖情感定义为"同性恋",更多的情况则是表现为对好朋友的占有欲。异性朋友之间的友谊则会被轻易地定义为"爱情",所以出现了所谓的"早恋"现象,但其实质是"早练"现象。中学生需要理性理解友情和爱情。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学史上关于主仆之恋这一爱情模式大都以悲剧结局,这种悲剧属于社会悲剧。文章通过对《家》中觉慧与鸣凤、《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利夫与凯瑟琳这两对艺术形象的比较,分析产生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源及各自不同的爱情表现形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东方的专制主义压制人的个性发展,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使人性扭曲,人的道德沦丧。  相似文献   

20.
故事无法抹去哲洙(郑宇成饰)是一个梦想着成为建筑师的木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自己工作的建筑师公司会长的女儿秀珍(孙艺珍饰),由此展开了一场艰难的爱情。虽然两人的身份与地位悬殊很大,但是秀珍是一个为爱情倾注一切的人。排除万难两人终于生活在一起,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秀珍虽然什么家务也不会做,但是她仍然努力地学习做家务并且一点也不感到厌烦。可是秀珍是一个有严重健忘症的人,她最后连自己最爱的哲洙也认不出来。为了使爱人恢复记忆,哲洙尝试了许多方法,最后在春天的阳光下,他亲手为爱人建造爱的小屋,见到小屋的秀珍会恢复记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