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存在,要求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使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学困生的成因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要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也尝到成功的乐趣、有所提高.语文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用深厚的师爱和信任去感化他们,科学地评价他们取得的进步,引领他们走上语文学习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的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的真谛在于引导、在于激励,能激励数学"学困生"热爱学习,引导数学"学困生"学会学习,而首要的就是让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思维水平的情境,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学习中有相当的"学困生",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是提高数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学困生"的转化也要讲究策略,要以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原则,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有克服数学学习上任何困难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教材、教法、学法的改革,教师的教学定位是让优秀生"吃得饱",一般生"吃得了",学困生"踮一踮脚够得着".但让学困生"踮一踮脚够得着"谈何容易?他们有的表面上上课很认真,实际上是做做样子,不懂装懂:有的虽然很努力学习了,但学习成绩还是没提高.如果在小学低段,教师就放弃了他们,他们后面的学习就更无法进行了.转变学困生,教师应有"人人会学习,人人会学好,人人会成才"的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基于以上认识,我从借助成功体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尤其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差生",要相信每"差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只要我们教育者多给他们一份肯定,多一份爱,让"差生"向积极方向转化是完全做得到的.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我们教师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特别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重视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笔者认为,让数学"学困生"转化为"学优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因材施教,转化学困生要有针对性对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使他们都能得到适合于自己情况的帮助.一般来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他们智力发展水平低,观察抽象、分析能力较弱;二是他们非智力因素方面表现为求知欲低,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介绍适合他们  相似文献   

7.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后.因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在发生变化.再加上九年义务制教育不实行留级制度和大量外来民工子弟的流入,初中数学"学困生"增多.分化提前.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多方面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加强心理辅导、多方面关爱"学困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评价个性化、增强自尊心.  相似文献   

8.
农村学校的"学困生",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热情低下,学习方法刻板,知识面狭窄等.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要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正>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学困生"。一提到"学困生",很多教师都感到头疼,他们基础差,知识缺漏多,新知识学不进去。有的教师抱怨,有的教师训斥,实际都是"恨铁不成钢"。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学生学习成绩有差异,这是必然的。而"学困生"往往影响全面提高教  相似文献   

10.
要想提高学困生学习语文的水平,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造机会,通过其自身体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感受公平,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被尊重;体验成功,让学困生重塑自信;分层教学,勿操之过急,在循序渐进中施教;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要尽量生动有趣。"言传身教"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佳方式。只有一位阳光自信的老师,才能将学困生带出阴霾,走进阳光。  相似文献   

11.
所谓英语"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每一个教育者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因而"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就成为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立芳 《学周刊C版》2011,(6):144-144
每个教学班都客观地存在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关注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需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承认差异,给予学困生思考的时间,给予他们参与机会.激发他们内在动力,产生良性循环。2.为了学困生降低教学重心.铺设阶梯,降低难度,重视学困生的信息反馈。3.捕捉闪光点.激发上进心。教师在做教学准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困生。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英语学困生成了教师、家长及学生本身说不出的"心痛",也成了英语教学界关注的课题。教师肩负着怎样的责任,怎样让学困生走出困惑的境地,让他们在快乐、自由的探学中发现英语精彩与魅力,需要我们煞费苦心地思考。凡事都要从根源上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方能除病治本。从学困生心理存在问题出发,多探寻其中的原因,突出理想引导、实践锻炼、分层测试,让他们在欢快的学习情境中有所发现,定会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英语学科综合素  相似文献   

14.
我目前教的虽然是九年级,但是学生的基础很差,且放弃英语学习的人不少,怎样让这样的学生想学英语,学好英语,降低低分率,是长期困扰我的问题。作为教师,我应义不容辞地帮助这些"学困生"脱困,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适时对他们进行"进补"。那么,要给"学困生"们补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学习困难的学生之所以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而导致自信心逐渐丧失,最终形成了失败者的心态.要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理念不仅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升级,同时也在积极影响着一批勤奋好学、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但是在这样的群体背后,还隐藏着一批"学困生"。身为教师并不能放弃"学困生",同时也不能让学困生成为课堂中的"旁观者",需要寻找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助,让学困生可以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教师转化一个学困生,实际上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是给同样头疼的父母雪中送炭。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达不到培养目标所提出的要求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退让",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1.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思考;2.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去展示;3.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去争论;4.给学生一个支架,让他们去攀登;5.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去评价.归还学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中的难题,要解好这道难题,让学困生不犯"困",需要教师独具匠心,采取一定策略加以转化。一、三十六计,攻心为上教师如果想转化学困生,必须在情感上唤起他们对教师的认可,以攻其"心"。攻心之计,一靠技能,二靠人格。所授之课首先必须让学困生喜欢听、期待听,这是他们能学进去的前提;其次要让他们能听懂,只有听得明白才能学得到位。让学困生爱听,教师应运用丰富的  相似文献   

20.
姜阳 《科教导刊》2021,(2):170-171
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难度的提升,班级中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一些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被称为"学困生",为了帮助"学困生"获得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帮助学生积累化学知识.对于众多的方法而言,其中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常识和学科能力的层面获得必要的学习关联,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