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以庸俗的“星、腥、性”为特征的低俗之风,与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不良广告一起被公众列为影响传媒健康发展的四大公害。  相似文献   

2.
广告是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的一种宣传方式(不含公益广告),目的在于促进销售,打开市场.广告"在新闻价值上,与消息同样重要,某一时代之广告,足以觇某一时代之经济背景,与夫社会之荣枯".[1]  相似文献   

3.
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情况屡禁不止,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它与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传媒界的"四大公害".虚假新闻的共同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闻界以禁止有偿新闻活动为突破口,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行业文明新风的活动正在深入展开。迄今在新闻传媒中明显的有偿新闻已得到有效的抑制,但还有一种介乎新闻信息与广告之间的隐性广告式信息仍然混迹于新闻版面之间。笔者认为在禁止有偿新闻的实践中,对这种现象有必要辨明真伪,引起人们的注意,与之划清界限,决不能让一些变相的东西蒙混过关。究其历史,广告或信息在我国新闻媒介中已存在了十多年。80年代末曾有人给它命名为“广告新闻”加以肯定。所谓广告式信息,是指那些把广告和新闻信息一锅煮的经济信息(包括产品介绍…  相似文献   

5.
“刻板印象”——新闻与广告的双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惺 《新闻界》2005,(5):63-64
新闻和广告是媒介内容的两大构成部分。新闻为广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广告为新闻采写提供经济支撑.二者可谓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但是这对盛开在媒体之树上的姐妹花却各有各的职业守则,各有各的道德标准.一种现象从新闻的立场看可能是臭名昭著,避之惟恐不及;从广告的立场看则契合了某种利益方面的需要,成了香饽饽.英文中有一句话非常精妙地描述了这种情景:“oneman's meat is an otherman'spoison”(某人之佳肴即他人之毒药)。  相似文献   

6.
广告刊播与媒介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公信力是公众对媒介的社会期待与媒介实际表现之间契合程度在公众心理上的反映。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多样,其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的质量为最直接、最关键因素。刊播广告能够壮大媒介的经济实力,有助于提升媒介公信力。但是,刊播广告有可能造成广告商控制媒介,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目前,我国新闻媒介刊播广告存在虚假广告、新闻广告、庸俗广告和随意插播广告、广告超量等问题,引起公众强烈不满,有损媒介公信力。珍惜媒介公信力,规范广告刊播行为,势在必需。  相似文献   

7.
新闻广告,通过新闻的形式来做广告,完全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比起赤裸裸的广告来,更令人厌恶。不管什么样的广告.以广告的面目出现,直接告诉你那是一个广告,要不要看随你,你可以喜欢.你也可以讨厌直接跳过。但“新闻广告”就不一样了,它是以新闻的面目出现的,让读者以为是新闻,看下去才发觉原来是一则广告。广告是真君子或者真小人,但“新闻广告”就是十足的伪君子了,  相似文献   

8.
热点问题·热点报道·热点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点是公众的热切关注之点,公众议论的集中之点。热点报道,是新闻传媒围绕社会热点所展开的有一定力度和深度的持续性报道。传媒进行热点报道,目的是为了进行新闻舆论引导。以热点报道引导舆论,应当注意:①精心组织好热点报道;②严格地遵循新闻规律;③辩证地处理好聚与散、疏与堵、浓与淡、续与断等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出现在广播中的一些可算作新闻但不是纯粹的新闻,可看做广告而又非广告的报道,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软广告。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新闻和广告的界限,其后果就是导致新闻越来越难听,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舍。或者说,其直接导致了广播新闻像患了精神病一样,  相似文献   

10.
广告与新闻混杂挑战传媒公信力--对三家报纸的抽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在广告传播中存在着大量广告与新闻混杂的现象。这种混杂现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报纸的广告版面或专版上,采用新闻报道和专题报道的形式安排广告,人们难以辨别到底是广告还是新闻。本文称之为“新闻式广告”;二是在报纸的新闻版面上的新闻报道中隐藏着明显的广告内容。一般的受众会认为它是新闻报道,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商业推销为目的的广告,本文称之为“广告式新闻”。无论哪种类型都模糊、混淆了广告与新闻的界限和区别,引起了传播误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