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春林先生今春写了一篇书评:《〈学术史与心灵史的交响〉———冯济平编〈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自述〉读后》。他认为,这些学者自述就其整体而言,不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学术变迁,而且展现了一代学人的心灵轨迹。仿此,我将这篇李春林个人的学术小传命名为《学术与心灵的交响》:他太重视学人的人格建构与学术研究这两者的互依互动的关  相似文献   

2.
吴林伯先生与《文心雕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林伯先生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心雕龙》研究专家 ,他的研究成果把《文心雕龙》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他的研究方法 ,给我们有益的指导。另外 ,他在经子之学方面的成就 ,也值得尊敬。学习他朴学学术研究方法 ,以及独立的学术精神 ,是我们今天走向学术繁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戴庆厦先生在58年的学术生涯中始终重视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语言事实,以此为基础开展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他精通景颇语,建立了景颇语研究的理论体系,他对藏缅语族乃至汉藏语系也有广泛的涉猎。在学术研究中,他坚持"立足本土",重视国际视野和跨语言视野,自觉地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起来,体现了他开放、包容的学术态度,求实、务实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3,(1):141-147
“竹内鲁迅”是日本鲁迅研究的一个不可回避、难以逾越的高峰。靳丛林的《竹内好的鲁迅研究》将“竹内鲁迅”置于整个日本鲁迅研究史中来评说,并且高度重视竹内好凭借鲁迅对日本历史与文化的反思,从而彰显出鲁迅对于日本乃至全人类的世界性意义。全书以深刻的辩证思维解说“竹内鲁迅”,重视研究对象的生平、个性与研究对象之关系,形成了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的亲和与默契。日本式的实证主义研究与中国式的宏观理论探讨相结合以及其他比较文学方法的采用,使得“竹内鲁迅”更加丰赡精深、个性鲜明。而将竹内好的传记性材料乃至年谱亦纳入书中,使得读者在了解一个全面的竹内好的同时,更理解了竹内好亲近鲁迅,一生与鲁迅相纠结的必然性。这样,本书自身就成为了一个带有自足性的“竹内鲁迅”文本:一卷在手,“竹内鲁迅”扑面而来,带着其全部堂奥与魅力。‘  相似文献   

5.
孙克 《文化交流》2016,(2):46-47
正刘祖鹏生活在浙江湖州,擅长画江南水乡风光。从他的作品里,我感觉得到他对这块土地有深深的眷恋,也正是这江南水乡,给予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他凭借出色的艺术天分和格外的勤奋,终于成就为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画风的中国画家。观刘祖鹏的山水画,有种别开生面的感觉。他的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水墨山水画风,不但在北方画家中找不到,就是在盛行此种水墨技法风格的浙江,好像也很独特。中国山水画历来有南北之分,从地域的不同所造成的人文特征看,形成某些差异显然是客观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最后二十年江淹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20年,是江淹研究的最辉煌时期.其中,前15年集中在基础性研究和原有大三课题江郎才尽、拟古诗、《恨》、《别》二赋的深入开掘上;后5年,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对其所有创作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审视上,研究方法也从单一走向多元,预示了江淹研究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7.
王建中 《文化学刊》2008,(1):148-152
著名学者彭定安先生用3年时间写出一部百余万字三卷本的长篇小说《离离原上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古诗形象地表现了这部小说的主旨,因为它讲的是当代知识分子"枯"与"荣"的故事。作品主人公欧阳独离是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透过他的欢乐与痛苦、奋进与挫折,作品反映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在当代文坛,像《离离原上草》这样多角度、全方位表现一代知识分子的佳作,还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8.
傅璇琮先生的学术活动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从“文革”结束至今 ,他的学术论著源源不断问世 ,同时 ,他还推动、规划并组织实施了唐代文学研究的一些“大型合作工程” ,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 ,其人其文已经成为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 ,引起了学术界乃至思想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 ,学术界便对于傅先生的学术活动特别进行了归纳、总结 :或称为“文学的社会历史学研究”①,或称为“文学的历史文化研究”②,或概括为“实学研究与文化探索”的结合 ③,或概括为“文化学的批评方法”④ ———就具体研究方法和学术成就而言 ,这…  相似文献   

9.
徐梅华 《职业圈》2014,(36):108-109
视觉艺术中运用感知与真实力,涌现出各种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运用“美是真实的感知体现”这一美学思想,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内涵,为传统的视觉艺术注入了新的创作元素,视觉艺术在其内蕴的人文和地理、历史环境熏陶之下,以鲜明的个性拓印出了时代的文化内容,用大自然的滋润、人文历史丰厚的收藏,形成了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文化形态,它对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实现视觉艺术与公共文化之间的契合,具有推动社会大繁荣、文化大繁荣的实践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亚通 《文化学刊》2012,(5):108-11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改革与发展成就的背后,也带来了农村文化的工业化、市场化破坏与乡土文化“空心化”态势。村落特色文化。既有地方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特质和现代化风貌,又有浓郁的地域性、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创造性、突出的先进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是拯救当前农村“万村一面”和“文化失语症”的良方。本研究通过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浙江省“种文化”百强村林家村“桃花笔会”特色文化的个案考察,剖析村落特色文化的生存生态、功能、及所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化学刊》2011,(5):127-127
周在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文化及文论的创意,从资料的积累、问题的思考探讨到观点的形成、理论的表述,以及从创造性思维的提倡到创新理论成果的完善等整个文化创造的生态过程,构成了文化学术创意的机制。营造优化的文化创意机制。促进文化创造流程的良性循环,显然是文化建构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11,(4):157-157
丁钢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诊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文化研究方法走过了一条自经验总结到科学实证再到理论多元的发展道路。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感性描述阶段。这一时期的认识方法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具有神秘性、故事性、如是性和情感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纪晓晨 《文化学刊》2014,(4):98-103
鸟居龙藏对于中国东北和蒙古的研究贯穿了他的学术生涯并且成果颇丰,他致力于此的研究也是为了反驳当时世人皆以为满蒙之地无历史文化的论断《满蒙古迹考》回溯了作者有关满蒙文化的研究轨迹,内容侧重对渤海、辽、金三国的考古探查,本书也鲜明地展现出作者的治学态度与研究特色。透过鸟居龙藏的学术眼光与遗留下的宝贵资料,当今的人类学东北研究也可从中收获启发。  相似文献   

14.
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学界誉为“博通四部、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1895—1990年,字宾四,江苏无锡人),是一位以研治中国文化而蜚声于世的著名学者。他一生致力于本民族的文化研究,自觉以阐释和弘扬中华文化为职志,展现了一位富有高度文化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学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切关注和深刻思考。钱先生毕生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而他对中国文化的抉发、研讨,他的文化思想、文化主张,又是建立在他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基础之上的。他力图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以观同察异,并在此基础上去探寻和揭示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质和基本精神。换言之,他研究西方文化,对比中西文化的同异,其着眼点仍落在阐扬中国文化上,旨在张扬文化的民族个性,揭橥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吴志强 《职业圈》2012,(20):30-30
每个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其独特的管理方式的形成过程.以及解决问题、指导行动的方法,个人个性与管理模式的融合点。他拥有自己的传奇、英雄,应对变化的经验。换句话说,就是有其独特的企业风气、传奇和企业个性。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和信念。一流的企业是一些价值观被彼此认同的人聚集并实现其价值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王泉根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学术格局中占有着核心的位置,其学术成就集中表现在从儿童文学思潮史论、基础理论问题、学科建设、作家作品研究、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等多个层面建立起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整体观。他的学术研究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原创品格、中国话语",从而使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全局发展的任一学术问题的关注都打上了深深的开拓者的印迹。  相似文献   

17.
底层文化资本是近年来阐释底层子弟高学历成就的创造性概念.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发现了其概念的拓展、多样化的表现式样、与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及在社会流动中的特征.展望未来,该文从底层文化资本的角度剖析教育不均衡,提出拓宽底层文化资本发挥的社会流动效用的教育阶段,避免底层文化资本被神化等,以推动底层文化资本的学术研究向纵深方向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东北历史特点鲜明。一、与中华文明发源问题关系密切;二、是在地理环境影响下文化交汇的典型地区;三、是多种社会形态并存及民族融合的典型地区;四、是边疆地区对中国历史影响的典型;五、是东北亚地区文化传播、交流的核心。因此,古代东北史蕴涵着丰富的学术研究价值。首先,红山文化的研究,向文明起源理论提出了挑战;其次,古代东北史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再次,悠久的古代东北史,对于研究草原游牧民族起源的学术价值不容忽视;最后,古代东北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疆域问题的焦点。古代东北史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其有益于建设、振兴、发展东北;有益于推动国际间文化交流;是纠正错误的历史观,揭穿一些别有用心企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文学理论的走向,提出跨文化研究可以成为文学理论回应文化研究冲击和挑战的一条途径。作为一项综合研究方法,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是对中、西二元模式的超越,追求的是审美与文化、内部与外部、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具体包括文化间性、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三个层面的间性研究,其目的是实现中外文论的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20.
端木蕻良不仅文学创作成绩斐然,而且戏剧、书法、绘画创作也有骄人成就。他的戏剧创作题材丰富,主题突出,多角度演绎着对人生的热爱。在长达30多年的戏剧创作历程中,他创作了十几部独具特色的戏剧经典佳作。他的书法作品风格鲜明,笔力遒劲,结体俊秀,章法自然,行草兼备,书风潇洒,春意盎然,浸透着他对生活的情愫;他的绘画艺术维妙维肖,形神兼备,路为纸,地为册,行作笔,心当墨,充分表现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礼赞。其戏剧、书法和绘画艺术与文学创作成就一样,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